志祺七七
2022.11.02
購物狂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每年底百貨公司周年慶,或各種電商平台接連推出的「購物節」,總是會吸引很多人不小心手滑,買了一堆其實沒那麼需要的東西。這種明明沒必要、卻還是「想買點什麼」的人,常常會被大家戲稱是「購物狂」。但精確一點來說,購物狂可能還是有分等級的!
像之前新聞報導,台中有一名「富二代」男子,每個月花四、五十萬元在買書,但是買了也沒拆封,甚至常常買到忘記、重複購買。家人帶他去就醫後,才發現這是「強迫性購物症」,進而接受治療。這聽起來真的是滿誇張的!因為很少人,會用這種方式在花錢
買東西很開心,這相信大家應該多少能體會,但到底要買到怎樣的程度,會成為一種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呢?「強迫性購物症」到底有哪些徵兆?可以治療嗎?
-
【什麼是「強迫性購物症」?】
我們一般說一個人是「購物狂」,可能單純就是指,一個人很愛買東西、消費力很高。但是,如果愛買的程度,已經是無法自拔的狀況,而且會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各層面,像是社交、工作、和自身的健康,那就可能就有「強迫性購物症」的疑慮了
強迫性購物症的患者,通常一整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想著跟「購物」有關的事,而且會頻繁去購買非必要的東西,而且花的錢,也遠遠超過自己經濟狀況可以負擔的範圍
【買!買!買!】
他們買東西,通常是基於情緒上的衝動,覺得「這個東西很好、很優惠、不買不行」,而不是真的理性思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個東西」剛買到東西的時候,他會開心一下子,但隨後又馬上陷入羞愧、自責的感覺,覺得自己又亂花錢了
不過,這些自責並不會讓他們收手,反而像惡性循環一樣,用下一次購物的短暫快樂,來舒緩剛剛的負面情緒、空虛感。一般來說,患者初次發病的時間,是介於青少年、到20來歲之間。但這個過度購物,要嚴重影響到他的生活,通常是會等到他出社會、患者完全掌控自己的開銷之後。
而且,強迫性購物發生的場合,從昂貴的奢侈品店、到二手跳蚤市場都有可能,所以這種疾病跟收入高低,並沒有太大的關聯。當然,對收入較低、資源缺乏的族群來說,這樣的疾病會讓生活陷入嚴重困境,也會帶來很多潛藏的嚴重後果。
-
【嚴重的惡性循環】
強迫性購物症,最直接的影響是,患者的經濟狀況可能會開始入不敷出。經濟出問題之後,家庭關係也可能會連帶受到影響,當家庭開銷暴增、家人的勸說,又很難改變他的行為,大家就很容易吵架。
不只是家庭,在其他的社交上,患者通常也會跟其他人越來越疏離。因為他怕「爆買」的行為被別人看見,會被批評,所以多半獨來獨往、或是長時間待在家網購。
在家庭失和、社交孤立的情況下,患者自己的心理狀況,也會開始岌岌可危。很多患者同時會有其他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焦慮症、或是 物質使用疾患。不過這些憂鬱或焦慮的共病,究竟是強迫性購物症的「因」或是「果」,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
另外,強迫性購物症患者,也很常出現「囤物」的狀況,導致家裡有堆積如山的東西,嚴重影響他和家人的生活品質。無法克制買東西的衝動,居然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那麼到底是為什麼,這些患者必須一直買不停呢?
【為什麼會得到這種精神疾病?】
強迫性購物症,很可能來自於「遺傳」和「家庭因素」。有研究顯示,這種強迫性購物的症狀,跟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家庭環境的因素方面,很多患者是來自於長期失和的家庭、或是家中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
這些家庭困境,可能造成一個人自尊低落,也比較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然後只能藉由購物所帶來的短暫愉悅感,得到控制感、和自信,暫時彌補心中的空洞。所以,每當他們感到焦慮、或是憂鬱,衝動購物的慾望就會被激發
另一方面,同儕、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力也不能小看。如果從小,他身邊的人都崇尚多多益善的「消費主義」,自己也很容易陷入過度消費的危險、把買東西視為唯一的快樂、舒壓來源
但是,衝動消費之後,這些人買到的往往不是快樂、而是更多焦慮跟自我責怪。然後再藉由買更多東西,逃避這種不舒服的感覺。那麼,在進入這樣難以脫身的惡性循環之前,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或是怎樣才能讓自己好起來?
-
【要怎麼預防?】
大部分的疾病,都有一個處理原則:那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盡量預防。但以強迫性購物症來說,這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有難度的
剛剛我們有說到,患者初次發病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這時候因為有家長或其他家人,會幫忙控管開銷,患者的生活不至於會有很嚴重的影響,所以大家不一定能發現,哦這可能是「強迫性購物症」
但等到他出社會、自己開始賺錢之後,可能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不一定來得及。那也因為要及早發現,不太容易,所以如果要預防的話,主要有兩個可以嘗試的方向。
第一個,是從小就及早學會控管壓力和情緒。過去我們討論過很多心理疾病相關的議題,可以發現原生家庭的經歷,常常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甚至是他一輩子的價值態度。一個人小時候在家庭中的遺憾,很可能會需要用很長一段時間來修復
所以在這個部分,主要還是要多多倚賴家人,尤其是父母長輩等照護者,多多注意、協助。那另一種預防方式是,先對商業的行銷、廣告手法,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因為很多廣告行銷,都會利用人的某種心理弱點或陷阱,那如果我們對這些套路可以先有一定的認知,或許就會更有機會,可以靠著理性的力量,避免衝動的消費。不過,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已經有某些「強迫性購物症」,來不及預防了,又要怎麼辦呢?
-
【如果遇到了,要怎麼治療?】
這邊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一定要儘早尋求專業的協助,以免強迫行為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難以控制。而在就醫之後,相關的醫療協助,可能會包含藥物、和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部分,主要目標是幫助患者辨認「什麼原因或什麼情況,會誘發自己衝動購物的行為」,然後正視「衝動購物」這件事,會為自己、身邊的人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也就是說,這邊會先透過「建立認知」的方式,讓患者有更強烈或積極的動機,去面對這個疾病。接著,治療方向會協助患者去培養除了「購物」之外的紓壓管道。像是,每當有壓力時,就去泡澡、或運動,而不是逛網拍
除了心理、認知方面的矯正,患者可能也同時需要尋求財務方面的幫助。包含建立新的消費習慣,像是多多記賬、減少使用信用卡 等等。因為這邊治療的目標,除了減少疾病所引發的行為以外,最終還是希望可以讓患者的經濟、跟心理狀況,都能獲得全面的改善。
【我們的觀點】
在進入觀點以前,我們要先謝謝大家把影片看到這邊。那在這裡,我也要特別感謝志祺七七所有的會員,因為有了大家的支持和贊助,我們才能持續運作這個頻道,跟大家一起研究各式各樣的問題,真的是非常謝謝大家!
如果你願意支持我們走得更遠,歡迎點頻道主頁的「加入」按鈕,成為我們的會員,或者也可以用「超級感謝」,小額支持我們。好的,那話說回來,我覺得適度的花錢、犒賞辛苦賺錢的自己,其實可以是一件很正面的事
有時候工作忙到沒時間休閒,當我們把錢變成喜歡的樣子,確實是可以從壓力當中,得到一點療癒。尤其生活在一個廣告滿天飛、一天到晚都購物節、房子又買不起的年代,花錢這件事情,漸漸也,幾乎是跟「寵愛自己」劃上等號了
但是,如果把買東西,當成「唯一」的快樂來源,甚至只是為了買而買,可能反而會離幸福越來越遠,甚至也可能是一個「心理出現狀況」的警訊
如果你很擔心自己也有類似的問題,或許可以試著練習:在按下「立即購買」之前,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想買這個東西、究竟是因為我需要它、還是因為我想做情緒上的發洩」、「如果只是想發洩,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
不過,其實要有這樣的病識感,並不是很容易。所以個部分,或許還是要多多靠著身邊的親朋好友,幫忙注意或提醒,甚至是給予相當程度的體諒。因為有時候太過批判的關心,反而有可能會把患者推得越來越遠
不過,雖然今天我們主要是介紹「強迫性購物症」,但有這些爆買行為的人,他其實也有可能是遇到其他問題,不一定是強迫性購物症。比如說在躁鬱症的「躁期」,患者也可能出現狂買爆買的行為。所以確切的狀況,最好還是要透過醫師的診斷喔!
-
好的,最後來問問大家,你有遇過「強迫性購物症」狀況的人嗎?
A. 有,我覺得我自己好像就是
B. 有,我身邊有人有這種狀況
C. 沒有,我沒有遇過這樣的人
D.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強迫性購物症」!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囤積也是一種病嗎」以及「百貨週年慶為什麼都在10、11月」;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Next
高雄人都知道的不老傳說!「陳財佑」抓漏廣告,為什麼到處都看得到?|《台味七七》EP027|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