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1.18

爸媽進軍IG啦!繼臉書逃亡浪潮後,身為小孩的我們到底要不要按下追蹤...?|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1:16 【爸媽想在Instagram追蹤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有點猶豫?】
02:18 【但使用社群網站不就是為了創造連結嗎?】
03:29 【可是...爸媽也有自己的臉書朋友圈,一定要追蹤小孩的IG嗎?】
04:19 【社群網站設下的人際關係界線,碰上爸媽可能開始模糊】
04:55 【我們的觀點】
06:23 提問TIME
06:37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7分鐘的時間,來和大家聊聊「爸媽進軍IG,該不該追蹤」吧!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最近「長輩們」似乎也開始加入Instagram了。像我最近在逛meteor就發現不少「爸媽進軍instagram」這類的文章標題,下方的留言也出現:「爸媽發現我們不太用臉書之後,改用IG啦」,甚至是「快逃」之類的評語。

那我們整理留言中的各種評論後,大概可以歸納出這兩個方向:首先是反對爸媽追蹤Instagram的人。基本上理由大多是「個人領域被入侵」啦、「怕會問東問西」。但也有人覺得爸媽追蹤自己的Instagram沒什麼不好,還可以從instagram找到聊天話題欸~嗯,看起來...支持和反對的差異蠻大的噢。

但話說回來,從「爸媽入侵IG 」「長輩進軍IG」這些用詞來看,臉書和Instagram的使用者年齡層似乎有點不同?事實上根據資策會2017年統計顯示,台灣facebook活躍使用者的主要年齡層在25-50歲,尤其是25~34歲的上班族;反觀Instagram活躍使用者則是在12-24歲。這樣的年齡層分布,看起來也大致吻合了爸媽常用「臉書」、小孩更常用「Instagram」的現象。


-

【爸媽想在Instagram追蹤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有點猶豫?】

根據數位時代和Cheers雜誌2018年的報導指出,在台灣臉書用戶有1900萬人,比Instagram的740萬人多出許多,也因此更容易被拿來當作網路上的聯絡方式,像是剛認識的人、公司同事或老闆、通識課不太熟的同學。但臉書沒特別做隱私設定的話,一旦寫完廢文、按下發布,你的廢文形象「所~有~人」都看得到,但實際上你只是想要比較熟的朋友互相取暖一下就好。這就產生了不同形象的管理問題,很有可能就會影響使用意願。

2014年心理學家戴維斯針對臉書的研究中指出,當我們發覺越來越難區隔自己「公開呈現的形象」,與「只對特定朋友展現的形象」,慢慢的在那個社群網站中就會越來越不活躍,戴維斯把這個現象稱為「社交情境崩解」。因此,當爸媽從臉書轉戰Instagram時,似乎也讓人有種「社交情境崩解」的既視感,會讓有些小孩開始有點猶豫,到底要不要讓爸媽追蹤自己。

【但使用社群網站不就是為了創造連結嗎?】

嗯..的確,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同意,使用社群網站大多是為了「拉近」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創造更多連結;但某些時候我們也希望自己的某個形象,被特定的人看到就好,而不是所有人。這種想法被稱為選擇性的自我揭露,也有被美國心理學家Delerga研究過。

Delerga將「自我揭露」視為人類基本的心理需求,主要功能是透過分享自己的情緒、想法,建立和他人的親密關係,它包含了五個面向

一、情感宣洩: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感受
二、自我澄清:揭露自己的觀點、感受、立場,進而被了解
三、關係發展:加深彼此的認識,建立連結
四、社會認可:獲得歸屬感並且被認同
五、社會控制:藉由揭露個人的想法、資訊,企圖影響其他人

相較於自我揭露,「選擇性」的自我揭露則是根據不同的目的,採取對應的維護關係策略。常見的外顯行為有「隱瞞訊息」或是「選擇性的透露訊息」。

比方說對特定的事情可能會選擇報喜不報憂,像是小孩可能就不會想提學校不開心的事,而爸媽也可能會避免提到家裡的經濟壓力,怕給小孩額外的煩惱,這就是常見的隱瞞訊息。

又比如說半夜po文說「肚紙餓~餓~der」,可能就是一種選擇性地透露信息。真正的意思也許是希望某個人可以帶宵夜給自己,而不是希望爸媽真的拎著宵夜來敲你的房門。而這可能就是一種「透過選擇性的訊息透露,提昇自己跟特定人親密關係」的方式。


-

【可是...爸媽也有自己的臉書朋友圈,一定要追蹤小孩的IG嗎?】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們在臉書上的好友,熟的不熟的全都混在一起,而爸媽的臉友們可能也是這樣。然而研究顯示年紀越大,尤其到越接近60歲,原先經營的社會網絡,反而會有縮小的趨勢。怎麼說呢?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蘿拉提出的「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認為,當人越接近六十歲,漸漸地意識到自己「所剩的時間不多」,會傾向開始切除一些不重要的關係。於是隨著年紀漸長,爸媽開始覺得既然自己的時間不多,與其在不太熟的臉友貼文上按讚留言,不如放更多心力在自己的小孩身上。那既然小孩更常用Instagram,就來了解一下Instagram到底是什麼東西吧!!!

於是身為小孩的我們,一方面算是順勢得到更多爸媽的關注,但另一方面卻也產生了人際關係的界線問題。


-

【社群網站設下的人際關係界線,碰上爸媽可能開始模糊】

社群網站可以藉由「上線/離線」來決定什麼時候要上線展開溝通、什麼時候可以離線誰都不理,於是,「上線/離線」的動作,也很容易讓溝通變成是一個一個的片段。這種片段化的溝通,也許在雙方氣噗噗時,可以用離線來拉開距離,讓彼此冷靜;也因此,一旦我們按下離線,界線也就被拉出來。

但我們跟爸媽之間從小到大累積的情感羈絆,不見得能輕易的在吵架的時候直接離線,或是爸媽問起自己的情緒性po文,選擇不作任何解釋,而這也可能是部分小孩跟爸媽之間,在社群網站溝通不太順暢的原因之一。

【我們的觀點】

就我的看法會覺得,我們在社群上發佈的動態,有時的確是比較適合跟有共同經驗的朋友分享。比方說老闆很機車很摳啊,或是今天下雨所以心情很糟的廢文,爸媽看到後可能會想很多,甚至打電話來問,但其實我們只是發牢騷而已。

就爸媽的立場,即便小孩已經成年、是大人了,搞不好在他們的眼中依然是個小孩,也難免會把小孩的問題當作自己的責任。換個角度來看,爸媽其實也是好意想關心,看看有沒有幫的上忙的地方。但小孩搞不好也會感受到一股壓力,覺得不把問題處理好會對不起爸媽,陷入一種負面情緒循環,最後很可能就選擇盡量不要在社群平台上跟爸媽互動,免得節外生枝。其實社交媒體上沒界限,不等於關係上就一定會親密,小孩選擇跟爸媽維持適度的距離,也不見得是關係的疏離。父母或許也得試著接受,就算小孩不再什麼事都分享,也不代表小孩不看重跟爸媽的溝通。

總之,我會覺得人跟人互動的前提,基本上還是建立在尊重。而缺乏尊重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情緒很差、溝通不順暢。比方說,如果爸媽能尊重小孩,就不會去過度干涉小孩的PO文;而小孩也因為尊重爸媽,即便不打電話,還是會定期在社群網站上跟爸媽講一下最近在幹嘛,更新一下動態讓爸媽看到避免他們擔心。像這樣以尊重為基礎所建立的溝通方式,或許就能讓彼此處在一個比較正向的情緒,也比較有機會更理解彼此。

-

好啦,那最後也想問問大家,如果是你,會選擇讓爸媽追蹤你的Instagram嗎?
A:會啊,我光明正大沒什麼不能看啦。
B:不會,我只想跟特定的人分享欸。
C:另外開個給爸媽看的帳號
D:其他,留言跟我們說~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爸媽如果想在Instagram追蹤你該怎麼辦!
此外可以點這邊的《學生頂嘴專用系列》,看更多跟爸媽有關的溝通議題;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矛盾的情感是常態!我們為何與父母成了精神上的陌生人:https://bit.ly/2HsS9d8
→ Context collapse: Theorizing context collusions and collisions:https://bit.ly/2DijMSj
→ 高齡者的兩難:要信還是不信 (To Trust Or Not To Trust?):https://bit.ly/2RScSv8
→ 影響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社會需求因素:https://bit.ly/2LdzNdH
→ 台灣IG月活躍用戶數已近三分之一人口!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執行長黃逸旻:用這5招提高粉絲數:https://bit.ly/2T1VIbM
→ 資料中心不來但投資加碼,Facebook承諾台灣三件事:https://bit.ly/2W3qPWu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美國政府破天荒關門27天,是川普總統的野望還是兩黨惡鬥的結果?《 從?反觀? 》EP005|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