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10.31

你知道你已經被 Google 抓來訓練 AI 了嗎?8 分鐘告訴你產業 AI 化的必備 3 要素!|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1:12 AI 取代醫生了嗎?
02:00 AI 怎麼做到的?
03:06 AI 發展的核心要素
03:46 產業出題X人才解題
05:30 台灣 AI 技術的未來
06:31 我們的觀點
07:31 提問
07:49 掰比~別忘了訂閱!
00:0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產業 AI 化」吧!

-

今年二月,台北榮總宣布說他們開辦了「AI門診」!聽起來超級酷炫,我想像起來覺得那個診間會超級高科技,可能還會出現 AI 機器人醫生。不過在興奮之後,我內心突然感到有點驚慌,想說難道連醫生這麼專業的職業,也會被 AI 取代嗎?

沒想到在仔細看過資料之後,才知道我剛剛腦中的小劇場,都白想了!AI 門診的診間根本就跟一般的診間沒有不一樣,不僅沒有機器人,連配備的醫療器材都沒有比較多!那為什麼要取名叫做 AI 門診呢?絕對不是因為有一位醫生的名字叫做 AI,而是因為電腦裡的軟體完全升級了,讓醫生可以利用電腦裡的 AI 系統,快速地判讀醫療影像資料,來減少人為錯誤!

不過 AI 是怎麼幫上忙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AI 取代醫生了嗎?】

當你走進 AI 門診的診間時,第一個看到的還是醫生,不過你之間檢查時所拍的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都已經進入 AI 的系統,並且迅速幫醫生整理好資訊了。這時,醫生就能好好的詢問你的病情,並跟檢查結果對照,進而更精準地判斷你到底是生什麼病、要怎麼治療?

所以 AI 門診裡的 AI 系統並沒有辦法取代醫生,它只是輔助醫生的工具而已。像是臺北榮總放射線部的主任郭萬祐就有提到,他以前要從數百張核磁造影中一顆一顆去找的腫瘤,現在只要把影像上傳進系統,大約 20 秒後,系統就會把哪裡有腫瘤標記出來,還會告訴你腫瘤的大小。

可是 AI 系統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件事的呢?

【AI 怎麼做到的?】

AI 技術運作的「根本」,就是要先有非常、非常多的數據,以及強大的運算力,這樣我們才能透過整理這些資料來獲得我們想要的資訊,並應用在不同的技術裡,像是語音辨識、影像辨識等等的。

舉例來說,我們現在用 Google 的時候,它有時為了要確認你是不是機器人,會給你一個九宮格的圖片,然後可能會要你把有「車」的圖片選出來。這一方面除了是要驗證你是不是機器人之外,一方面也是在幫 Google 建構資料庫,而這些資料就有可能會幫助 Google 在開發自駕車時,能提高自駕車辨識街景的準確率,這樣的技術我們就稱為「電腦視覺」。

而目前的 AI 門診就是運用了這項技術,我們的科技部先透過了「醫療影像專案計畫」,來建置了一個擁有 4 萬 6 千多個案例的資料庫,然後再聘請跨領域團隊,開發出了可以自動分析判讀醫療影像的 AI 演算法。而且醫生在每一次使用這套 AI 系統時,也會告訴系統它這次判斷的對不對,這就會讓系統一直學習,一直進步。


-

【AI 發展的核心要素】

從剛剛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要開發一套 AI 系統其實需要經過很多步驟,以及不同領域的配合。像是要有人負責「大量」資料的搜集,也要有人發展強大的運算力,這個部分就非常仰賴晶片的設計與製造。另外演算法的設計與調整,更是 AI 科技的靈魂,這邊就需要非常多資訊工程相關的專業人才,才能讓資料得以應用在各個領域中。

最後,因為 AI 的特色就是讓機器可以具備學習、分析與決策的能力,所以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才實際運用 AI 的過程,更是能讓系統越來越專業、且越來越好用的關鍵。


-

【產業出題X人才解題】

只不過,不同的產業所需要的數據跟演算法可能都不一樣,也不是每間公司都有辦法聘請相關的專業人才,所以政府為了掌握產業問題與培養 AI 應用技術的能力, 決定以「做中學」方式,實際將企業痛點和 AI 人才緊密接軌,提出了「產業出題X人才解題」的政策。

也就是政府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有需要的企業,在平台上 po 出他們哪裡需要 AI 技術的支援,而擁有 AI 技術的團隊在看到問題後,就可以針對他們有能力解決的問題來解題,等於是政府提供一個媒合平台,讓產業跟人才能合作解決問題。

像是去年就有一間公司說它希望能「使用 AI 拆解出照片中的 model 的妝容,並精確地分析出使用的美妝顏色」,而這間公司其實在 Android 跟 ios 都已經有上架美妝 APP 了,全球下載量還達 7.5 億,並與多家歐美的美妝大廠合作。但他們的困境在於,他們 App 裡的虛擬彩妝是透過人工調整參數與遮罩,彩妝種類很有限,也無法複製雜誌上的妝容。所以就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平台來找到解決辦法。

而解決這問題的團隊是「魯棒」(Robust)他們透過 神經網路演算法 來辨識出有上妝的部位,並去除膚色與光影干擾後,就可以拆解出原始眼影的顏色。當透過這個演算法分析出顏色與上妝部位後,就有辦法讓用戶用 AR 來虛擬上妝,讓原本 App 的功進一步提升。另外此 AI 模型還可以把雜誌模特兒的影像還原成素顏,魯棒團隊也說這樣的技術未來或許可以延伸運用在「反恐偽裝」或「犯罪防治」等領域。


-

【台灣 AI 技術的未來】

剛剛介紹的這個案子,只是眾多題目中的一個案例而已,其實 AI 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可以應用的領域真的有很多,像是這些。而台灣發展 AI 也非常具有優勢,除了我們有許多高科技人才之外,我們領先世界的半導體供應鏈、跟世界一流的系統設計及製造能力,都讓台灣極具研發 AI 的基礎實力,相關的職缺近年來也是翻倍成長。

也因此,現在有很多學生都希望能朝 AI 人才的方向前進,除了電機、資工依舊夯之外,資管、統計等科系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另外,為了能培育更多人才,政府更進一步將 AI 往下扎根至中、小學生,像是今年 108 課綱上路後,AI 補充教材將可進入各級學校的正式教育中,強化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今年夏天,經濟部與教育部也跟台灣微軟、 Google 合作,推出 AI 人才培育課程,招收了約 1000 名高中職學生,透過扎實且有趣課程來提升他們對 AI 領域的興趣與實力。

【我們的觀點】

當我們看到美國、中國都投入大量資源在發展 AI 相關產業時,我們不難想像 AI 將會是引領下一時代的關鍵技術,而它能運用的廣泛性,也讓許多人對 AI 技術投以高度的期望。而在國際間,「不進步,就會落後」的情況下,政府的領導,與產業、人才的投入都相當重要,所以台灣也透過多項政策在發展 AI 技術,並培育相關人才。

但我們在觀察目前 AI 的發展時,也會發現 AI 並沒有像我們以前看小說、看電影時說的那麼神奇,它主要還是輔助的角色,大部分是幫助我們能「更快速、更精準」地去解決問題,並無法完全取代人類。也就是說目前已知的 AI 技術並無法進化成真實會思考的 AI 的,從對 AI 的發展有所期待的角度來看,確實讓人有些失望。但這一方面也留給科學家更多的研究空間,去發明新的演算方法。

只不過要是「AI 能獨立思考的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或許也正是突顯了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難能可貴吧!

-

最後想問問大家,在看完今天這集之後,你會想學習相關技能,成為 AI 人才嗎?
A、當然想,我不掌握它,說不定哪天它就來掌握我了!
B、我不想,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比較重要!
C、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QQ
D、其他,留言告訴我們!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AI 可以做什麼!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 AI 的相關影片 ;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榮總將推出全台首家「AI 門診」!600 倍高速診斷,準確率高達 80%:http://bit.ly/33yFQ5e
→ 台北榮總月底開辦AI門診:http://bit.ly/31p7xMq
→ 台北榮總月底開辦AI門診 各大醫院投入發展精準醫療:http://bit.ly/2pptjT4
→ 臺大AI-SWAS–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成果發表:http://bit.ly/2MnqdIg
→ 台灣AI行動計畫—掌握契機,全面啟動產業AI化:https://2030.tw/2kinhBC
→ 科技部AI TAIWAN全球資訊網:http://bit.ly/2oEDPpF
→ 一文看完詳細的 AI 產業鏈!:http://bit.ly/33EZRr3
→ 機器是如何學習與進步?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與未來:http://bit.ly/32oZQar
→ 2017 AI應用大爆發!直擊50個AI現場新應用:http://bit.ly/35HTHID
→ 學測成績今公佈 全球AI熱該選那些科系領域?:http://bit.ly/35GBHhw
→ 健保利用AI揪異常 頭部電腦斷層竟4成與疾病無關:http://bit.ly/2OVBWzm
→ 【醫療影像AI實例:臺北榮總】AI只花30秒就能自動從數百張MRI影像找出腫瘤!準確率達95%:http://bit.ly/33GJo5Q
→ 「 AI妝容拆解 」完美複製雜誌模特兒彩妝,提升7億用戶顧客體驗與購買率:http://bit.ly/2oNB1Xa
→ 「玩美移動」要靠AR打造美妝界的臉書:http://bit.ly/35JHwL9
→ 台灣微軟、Google 與經濟部產官學合作,讓高中職生能扎根 AI,展現卓越學習力 | T客邦:http://bit.ly/2OXzgRR
→ 高中職生AI扎根活動 經部聯手Google微軟:http://bit.ly/2IZkSVr
→ 〈分析〉AI未來走向何處?由16625篇論文發現 深度學習正走向盡頭:http://bit.ly/2nTRgl9
→ 東ロボ君的啟示—人工智慧現況與人類教育反思:http://bit.ly/2nQBN5a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曲折離奇的39具屍體、像八點檔的英國脫歐、開票到一半突然斷線...《新聞回顧》EP 038 ft. 柯文哲、蘇貞昌、英國、中國、越南、黎巴嫩、玻利維亞、美國、伊斯蘭國、同志大遊行|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