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6.07

拖延大王的時間觀到底長怎樣?下班之後還可以看電影+聚餐+運動+做報告?《 七七心理學 》EP015|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39 讓你拖延待辦事項的時間觀
02:27 讓你拖延人生的時間觀
04:30 拖延有可能讓人生更精彩?
05:12 我們的觀點跟一些小撇步
06:42 提問
06:52 掰比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造成你拖延的那些時間觀念」吧!

-

上次我們做了一集「解析五大拖延人格」的影片,討論了人之所以愛拖延,可能有哪些心理因素;今天這一集,我們要接著來講講「拖延與時間的關係」!

很多人會說容易遲到、老是遲交東西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其實,這某種程度上來說還真沒錯。「不理性」的時間觀念,會讓你沒辦法在期限內完成一件事,甚至還可能會拖延一整個人生。

怎麼說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讓你拖延待辦事項的時間觀】

我們大腦對時間的認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客觀時間、一種是主觀時間。

客觀時間指的就是「實際上」的時間,比如現在是七點零三分、這場電影要演九十分鐘⋯⋯這類的;而主觀時間指的是一個人「感覺到」的時間,比如「我覺得」自己才滑臉書半小時、或者「我覺得」收拾桌子要花兩天⋯⋯這種。

每個人對時間的主觀感受都不一樣,而且也都會出現一些時間錯覺;最常見的就是以為自己只有賴床五分鐘,結果驚醒之後才發現竟然已經過了半小時的都市傳說。但是,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總是落差特別多的人,就特別容易有拖延事情的傾向。

雖然有研究發現,大腦的構造會影響一個人感知時間的準確度,但事情也不是都推給大腦就沒事了,因為「心態」才是影響比較大的部分:愛拖延的人對時間的主觀感覺常常都很不切實際,比如說覺得自己可以在下班之後看個電影聚個餐,但還是可以把明天要開會的資料做完,就好像時間可以無限拉長一樣;他們總是希望可以過「不受時間限制的生活」、所以只想沈浸在「自己有很多時間」的幻覺裡,離客觀時間越來越遠。

但事實上,我們冷靜下來想想,就會知道自己不可能完全不顧時間地生活。而且有趣的是,就是因為有時間的限制,拖延症患者才能因為「感覺到火燒屁股」所以發揮潛力把事情做完。TED 上有一個講者就說,愛拖延的人的大腦裡,除了理性的決策者之外,還有一隻總是及時行樂的猴子,大腦大部分的時間都被這隻猴子掌控,只有到了事到臨頭、心裡的「恐慌怪獸」被叫醒之後,牠才會被嚇跑。

但是,恐慌怪獸也不是萬能的;當我們要做的那件事情「沒有期限」的時候,無止盡的拖延就可能降臨到你身上⋯⋯。

【讓你拖延人生的時間觀】

什麼事情沒有期限呢?例如你想要創業或發展副業、好好開啟或結束一段關係、或者為了退休生活做準備⋯⋯等等;這些東西沒有人監督、全都要靠你自己來推動。不理性的時間觀念,就可能讓這些事情從來沒有開始的一天。現在,我們一樣先來說一個大家都會有的心態:未來折現心理

它的意思是指說,當目標在很遙遠的未來的時候,它的不真實感會讓人覺得「它比實際上更不重要」;而目標近在眼前的時候,人們又容易覺得「它比實際上更重要」。比如說明天就把錢拿去買超大電視,好讓自己可以看超清楚的棒球轉播,感覺會比把錢存起來當作退休金還重要。

行為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都認為,「未來折現」是一種普遍的人性;但是除此之外,嚴重拖延人生的人,不只會覺得未來比較不重要,他們甚至想要假裝「未來不會來」。《 拖延心理學 》這本書裡就提到,會拖延人生的人,都活在不符合自己年齡的時間觀裡面。

以我們觀眾的年齡來說,有一部分的人應該是高中到大學的年紀;這個年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自己的未來找一個方向,但有些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接受,所以出現了「遲遲不想確定科系」、或者「無限延畢」的狀況。而如果你是 25 到 30 歲中間的觀眾,出社會的經驗應該會讓你漸漸知道,自己必須要認清「沒有時間去做每一件想做的事」的事實;但不願意進入這個人生階段的人,就會總是拖延正事來把時間花在喜歡的地方,繼續活得像個小孩。這樣的症狀一直持續到中年、甚至是老年都有可能,只要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階段以及「未來還剩多少時間」沒有概念、或者「不想有概念」,就會一直用拖延來逃避現實。

但是,就算心理可以逃,時間還是會不斷往前、你也會不斷地變老;這麼做的後果,很有可能是某一天你突然被現實打醒,發現自己竟然沒有為未來做任何準備,然後才深深地陷入後悔跟痛苦裡面。

不過,在我們得出「拖延會毀了你的人生」這個結論之前,還是來說一個讓人沒這麼絕望的理論好了。


-

【拖延有可能讓人生更精彩?】

你知道,提出進化論的那個達爾文,其實是拖延大王嗎?

他在想到「天擇說」之後 20 年,才真正把《 物種起源 》寫出來;可是在這中間他也沒閒著,他不僅成家立業、寫了一堆書、發表了一堆文章,還花了十年成為史上研究藤壺研究得最透徹的人。可以說,達爾文為了逃避寫《 物種起源 》,反而做了一大堆「不重要的大事」。

從這個方面來看,拖延的人並不總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他們最會的,就是「做一堆第二重要的事情,來假裝自己沒時間做最重要的事」;在這個逃避的過程中,有些人反而會激發出各種創造力、吸收一堆有的沒的知識,就好像拖延為他們帶來了額外的收穫一樣。

【 我們的觀點跟一些小撇步 】

拖延究竟是不是真的有價值呢?這可能還是得問問你自己:為了逃避去做的那些「第二重要的事」,是不是真的有帶給你更多東西?如果有的話,那也許你可以反過來利用這個心態去完成一些事;但如果你發現沒有、或者你真的受夠了自己拖延的毛病,那麼我們有些小觀念想要分享給你:

首先,請務實理性的看待時間。
時間是「有限的」、「可以測量的」、「固定的」,如果你把時間花在A上面,就會壓縮到你做B的時間,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可以做完每一件事,或者覺得時間總是會等你,務實的規劃才有可能讓你反過來掌握它。

接著,不要等「感覺對了才開始」。
我們常常會覺得要做的事情很難,所以必須等到一個好的時機再開始動手;但其實,大部分被你拖延的那些事,你都不可能會有「突然想去做」的時候。

類似的道理,大家也不要去等一段「夠長到可以一次把事情做完的時間」,因為要有這樣的時段實在太難了,如果你一定要等到有一整個空閑時間才開始做事,那很有可能會做不了任何事。利用零碎的時間、把工作切成細小的步驟,不止更容易跨出第一步,也比較能讓你覺得事情一直有在進行,這種雖然小,但很即時的成就感,會讓你覺得自己離目標沒有那麼遠、也比較有可能成功。

當你有了這些正確的認知,再去搭配一些常見的「改善拖延」的建議,例如公開承諾、尋找同伴、做事前規劃、檢視「實際完成」跟「預期完成」時間的落差等等⋯⋯或許會更有辦法開始付諸行動喔!那麼,希望這支影片能對大家改善拖延有一點幫助!

-

今天的提問就來問問大家,你拖延的時候最常做什麼事情來逃避呢?
A. 收房間。
B. 看 youtube。
C. 約朋友出門。
D. 做「第二重要的事」。
E. 其他,留言跟我們分享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拖延者的時間觀念」,
此外也可以點擊這邊,看看上一集「拖延的五種人格」以及更多的《 七七心理學 》系列,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囉,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 TED:https://reurl.cc/Ror0r
→ :《 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這些議員到底是在質詢還是演哪齣?為什麼要一直唱歌、送禮、大玩 cosplay?《台灣荒誕現象大集合》EP017|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