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4.06

你知道隨機殺人犯和愛亂丟垃圾的人,之間可能有什麼共通點嗎?7分鐘了解「反社會人格」!《 七七心理學 》EP 009|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40 【反社會人格的特徵和診斷】
02:35 【反社會人格的成因和盛行率】
03:18 【反社會人格和犯罪之間的關係】
04:11 【難以辨認的反社會人格者】
04:44 【我們的觀點】
06:28 提問TIME
06:4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反社會人格」吧!

-

說到反社會人格,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整天埋怨社會的邊緣憤青,還是電影裡面,殺人不眨眼的變態連續殺人魔?如果只想到這兩個,那你可能還不夠了解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

在今天的影片中,我們除了會快速介紹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以外,也會聊聊它的成因和相關統計數據,了解它和犯罪之間的關係。如果你還不太清楚什麼是反社會人格的話,不妨就跟我們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

【反社會人格的特徵和診斷】

在開始解釋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可能需要先理解,那就是反社會行為,跟反社會人格,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所以做出「反社會行為」的人,並不一定有「反社會人格」;當然,有反社會人格的人,也不一定就會作出反社會行為。

所謂的反社會行為,就是那些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像是暴力攻擊、偷竊詐騙這些不在乎旁人安危、甚至故意傷害他人的都算;而反社會人格,則是一種人格障礙,只要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導致他難以融入社會,造成明顯的痛苦,那麼在精神醫學上就會歸類在「人格障礙」。

201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明確對「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提出7個診斷標準,分別是:

1.時常做出違反社會規範或法律的行為
2.喜歡說謊,狡詐虛偽
3.做事衝動,不會事前規劃
4.易怒、常有肢體暴力
5.作風魯莽,不在乎自己和他人安危
6.常不負責任
7.缺乏悔恨和內疚的感覺

為了避免跟「青春期叛逆」或「單純的不成熟行為」搞混,所以要18歲以後的診斷才有效。如果這7個標準當中,有中3個以上,那就很有可能是「反社會人格障礙」,當然,這些檢測都是要經過專業的人士評估才能算數的。


相較於反社會人格(Sociopathy),俗稱「心理變態」的精神病態(Psychopathy),在醫學上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了。雖然兩者之間有許多重疊的特徵,行為也很類似,很難精準分辨,但在專門評估心理變態的海爾量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PCL-R)中,反社會人格者未必能拿到高分,在臨床上,反社會人格者的數量也比心理變態多出2、3倍。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很多具有反社會人格的患者,他們平常看起來跟一般人都沒什麼兩樣。在剛認識的時候,很容易會給人留下理性、聰明、不受拘束又能言善道的印象,非常有魅力;但他們同時也缺乏同理心,無法體會他人的痛苦,所以往往也更容易出現自私的行為。

【反社會人格的成因和盛行率】

有研究指出,反社會人格者的大腦前額葉,有部分功能異常,使他們無法對深層的情感產生反應,導致這些人沒有罪惡感、沒有良心,做出很多讓人髮指的事。但,到底為什麼他們的大腦或神經會出現異常呢?

有人覺得,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愛、教養不當,或曾遭逢可怕的經驗所帶來的傷害;也有人認為,這跟遺傳有關,換句話說,反社會人格障礙也可能是一種天生的人格缺陷。

此外,許多研究都指出,每25人當中,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其中男生又比女生還要多出3倍,但在華人世界中,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盛行率又比西方國家還低一些。


-

【反社會人格和犯罪之間的關係】

根據統計,在一般的犯罪者當中,約2成有反社會人格;而重刑犯、暴力犯,反社會人格的比例則大約是一半。從這些數據看來,反社會人格和反社會行為之間,的確還是有一些相關性。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瑪莎史圖特(Martha Stout)博士認為,由於社會大眾對於「反社會人格」的認識太粗淺,往往只會跟「暴力型犯罪」做連結,導致大家很容易忽略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不知道他們所帶來的傷害,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的犯罪行為而已。例如,我們可能很難料想到,「策畫一場種族大屠殺」和「把垃圾丟到人家腳踏車籃」這兩件事之間,很可能具有某種讓人戰慄的共通性,那就是「沒有良心、沒有罪惡感」。

就像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反社會人格者不一定會做出反社會行為,而有些人的反社會行為,情節未必有重到犯法、犯罪的程度,但還是會對別人造成困擾。


-

【難以辨認的反社會人格者】

事實上,這些人雖然普遍都缺乏同理心,但可以透過學習和社交,來「想像」同理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自己活得像普通人一樣,也因為他們不易分辨,一般人很難意識到他們的「理性」恐怕是來自於「缺乏感性」的緣故,所以很容易被他們的自信給吸引。

反社會人格者特別善於辨認獵物、操弄人心,因此他們帶來的傷害也非常巨大,而且他們並沒有愧疚或不安這類情緒,所以看起來異常冷血,就算是要編造誇張的謊言,也不太會露出馬腳。

【我們的觀點】

從剛剛的討論看來,反社會人格障礙對人類社會的危害,確實是非常恐怖。如果能事先掌握誰是反社會人格者,我們或許就能有效預防重罪的發生與再犯,但是,這之間還有很多複雜的道德爭議和問題需要討論。

首先,我們真的很難用研究來百分百確認,這兩者之間具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天生變態》這本書的作者詹姆士.法隆(James Fallon)博士就曾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大腦圖像和心理變態長得一模一樣,經過追查才知道,他的家族過去曾出過好幾個冷血殺人犯,或是拋家棄子的負心漢。

不過,就算他天生自帶邪惡的基因,最終不但沒有成為變態殺人魔,還是一位傑出的腦神經學家。他花很多時間反思自己為什麼沒有變成壞蛋,最後歸功於良好的教養和成長歷程。此外,《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作者湯瑪士(M.E. Thomas)律師則認為,這個性格讓她更能用理性的態度,來洞察人性的深層需求,進而取悅他人。

當然,即使大部分的反社會人格者都沒有犯法,甚至可能利用這些人格對社會帶來貢獻,但我們還是無法否認,少數的反社會人格者對於治安仍然是一顆危險的不定時炸彈。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辦法在犯罪預防的部分,進行更多深入的討論。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看看我們下方資訊欄的參考資料喔~那在影片的尾聲,我們還是要提醒大家,這些檢測或判斷,還是應該要交由專業的人士來評估,避免用一些網路上的量表或特徵,就隨便幫自己或他人貼上「反社會人格」的標籤。

因為如果沒有謹慎處理,那這種爭議性超強的標籤,很有可能就會淪為道德批判的工具,讓大家心中充滿不必要的猜疑,反而把社會帶進更糟糕的方向。

-

好的,最後我想要來問問大家,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知道好朋友具有反社會人格,你會怎麼面對他呢?
A. 為了不要被傷害,跟他保持距離
B. 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跟其他朋友說
C. 假裝不知道,試著幫助他
D.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反社會人格」!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看「亞斯伯格」和其他心理相關議題;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詞條名稱:反社會型人格:https://bit.ly/2WHHlL2
→ 認識反社會人格障礙症:https://bit.ly/2FUUURO
→ 反社會人格都是殺人犯大壞蛋? 讀這兩本書將令你扭轉觀念:https://bit.ly/2I9Xh4K
→ 「反社會人格」和「心理變態」的差異?│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結果:https://bit.ly/2UjOxk4
→ Psychopathy_and_Victim_Selection_The_Use_of_Gait_as_a_Cue_to_Vulnerability:https://bit.ly/2VgdOb9
→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善於操控人心、剝削弱點的天才:https://bit.ly/2HUkxEL
→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https://bit.ly/2TRsnAy
→ 4%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https://bit.ly/2TRsTyu
→ 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https://bit.ly/2CSou8J
→ 反社會型人格有致命的吸引力?《突破關係困境的「人格心理學」》書摘連載:https://bit.ly/2TVAP1q


【 延伸閱讀 】
→ 病態人格:是藏著惡意的善良,還是富有魅力的瘋狂?:https://bit.ly/2CSUtWb
→ 大約一百人當中,就有一名迷人又善於社交的「病態人格者」:https://bit.ly/2UgwivN
→ 許多精神病態者到了中年開始減少反社會行為,但不是真的「洗心革面」:https://bit.ly/2Ib3dKH
→ 心理學家新見解:少少變態,並非壞事:https://bit.ly/2IckvqX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連自己爸媽都認不得?一窺「臉盲症」患者的日常生活!《 七七心理學 》EP 008|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