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 斯德哥爾摩出現的背景 】
02:23 【 是加害人但也是關係緊密的人 】
03:59 【 我們的觀點 】
05:54 提問TIME
06:33 掰比~別忘了訂閱
(註)本文末含有資訊勘誤/補充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吧!
-
1973 年 8 月 23 日,兩名搶匪進入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間銀行搶劫,並且狹持了當時在銀行裡面的四個銀行行員。人質們跟搶匪一起被困在銀行裡面,連續跟警察對峙了 130 個小時,差不多是五天的時間,最後才終於獲救。可是令人意外的是,當歹徒投降被警察帶走的時候,被綁架的那些行員竟然對搶匪流露出強烈的同情心,而且在之後的法庭上也不願意指出歹徒。他們認為在僵持的那五天之中,他們已經和搶匪變成朋友,而警察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在這個狹持的案件裡,受害者不但沒有對歹徒感到恐懼與憤怒,反而對他們產生了同情心還有認同感,這種神奇的心理狀態在這個案件中第一次被發現,所以被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究竟在怎麼樣的情況下,人們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反應?造成人們出現這個心態的原因是什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複雜又矛盾的地方有哪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斯德哥爾摩出現的背景 】
在綁架案中,會引發人質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一、綁匪之所以綁架人質的原因,得到了人質的認同。
二、人質要能感覺到自己真的有生命危險。
三、在挾持的過程中,人質同時感覺到綁匪有做出一些關心他們的舉動。
四、除了綁匪的想法之外,人質得不到外界其他訊息。
五、人質必須相信自己不可能逃脫。
因為與世隔絕,生命又被掌握在歹徒手中,這種絕望感往往會讓人質把歹徒表現出來的一點關心放大成好多倍,以至於忽視了「綁架挾持」本身,反而得到「歹徒其實對我很好」的結論。例如在剛剛的銀行搶案中,人質們在事後表示,當有人覺得冷的時候,歹徒就拿毯子給他蓋;有人覺得自己的幽閉恐懼症要發作了,歹徒就讓他去窗邊透透氣;他們覺得搶匪其實是一群好人,之所以會威脅要殺他們都是被警察逼的;會讓自己有生命危險的不是搶匪,而是試圖攻堅的警察。
聽到這裡,你可能開始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出現了「他們都很莫名其妙」的印象。但是,接下來我們要說一個案例,讓大家知道出現這種心理變化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有時候「斯德哥爾摩症」這個標籤,對被害者來說反而是一種二度傷害。
-
【 是加害人但也是關係緊密的人 】
1998 年,維也納的一個 10 歲小女孩——納塔莎・坎普許,在路上被一個叫做沃夫岡的男子綁架回家,之後監禁在地下室長達八年半。這段時間裡面,她遭受到了各種虐待:包含肢體暴力、言語羞辱、剃光頭髮、做粗工、被限制飲食等等。(註1)她在獲救之後,出現了一些一般人不能理解的舉動,包含在聽到沃夫岡畏罪自殺之後表達出同情、也表示自己能理解沃夫岡是因為人格有缺失,所以才會綁架自己;而且,她還會持續地回到當年自己被囚禁的房子、佈置那個地下空間。納塔莎的這些行為,媒體一概都以「她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來解釋。
但是,納塔莎自己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覺得這個標籤忽視了她這麼多年來,以一個小孩子的極限,在不安又危險的環境中,努力試圖要與沃夫岡共生的真實樣貌。她在自己的自傳《 3096天 》裡面寫說:「在這個犯罪體制中幫自己弄一套保護措施,不是什麼症候群,而是在無法逃脫的狀況下產生出來的一套生存策略。比起大家總是覺得罪犯無所不能、然後被害人只能坐以待斃的刻板印象,共生才是更貼近現實的狀態。」(註2)
而針對她對沃夫岡的態度,她說:「在長達八年半的時光中,他算是我生命中僅有的人,可是社會卻不容許我對他有任何的思念,也不正視我其實需要一個宣洩管道,只要我透露出一點這種感情,就要被誤解成沒辦法妥善解決問題。」(註3)
對一般人來說,我們聽到這個綁架案,直覺就會覺得納塔莎應該要恨他、逃離他,永遠不要再回憶以前的事;但是從納塔莎的解釋來看,真實的狀況往往沒有這麼單純。
【 我們的觀點 】
如果要我來說,我會覺得納塔莎對綁匪抱持的心態,的確符合「某種程度」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但那不是因為她笨或者是非不分,而是那個極端的環境與壓力,逼得她不得不「轉念」,好讓自己好過一點、克制住想自殺的衝動。之所以說她只是「某種程度」符合,是因為對照之下,前面一開頭的銀行人質除了心裡認同搶匪、理解搶匪、把他們當成朋友以外,還明顯地表達出一種「完全忽略犯罪事實」的態度,他們把自己生命出現危險的責任,推到在外面威脅攻堅的警察身上,而完全不去想一開始自己之所以會被困在這裡,都是因為搶匪先來搶劫的關係。而納塔莎雖然情感上對沃夫岡有點依賴、也理解他之所以綁架人的原因,但是,這並不代表納塔莎「認同」這整件事,她很清楚他們兩人是「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關係,也知道這毫無疑問就是一樁犯罪案件,只是自己逃脫不了而已。
但是,媒體與文章報導,卻總是用很獵奇的角度去強調一個被囚禁八年半的女子,「竟然」因為綁匪自殺而難過、「竟然」不恨對方、「竟然」還對那間房子流連忘返,而這都是因為她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關係!我覺得是這種只放大表象的態度,讓納塔莎覺得自己被誤會,好像她就是毫無理由全心全意的認同加害人,而且心裡沒有半點自我意識和掙扎。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只是一種特殊情境下所產生出來的心理現象,這種狀態可能是輕微的、也可能是嚴重的;大家很容易會誤會人們是因為得了這個病,所以被害人才出現了某些反常的行為;但其實「被害人因為某些心理轉折,所以出現反常行為」這個「現象」,才是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我個人會希望,當媒體或者一般大眾在運用這個詞轉述一些故事的時候,可以一併帶出它背後之所以會產生出來的脈絡,讓這個心理狀態變得「可以被理解」,而不只是像看八卦一樣,把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害者塑造成「奇怪的人」。大眾總是很習慣用自己的假設,去評斷綁架事件的被害者「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但從納塔莎的角度來看,這些很可能都限制到她自己如何面對過往、消化那些痛苦經歷的方式,某種程度上也誤解了被害者在這個故事中與加害者的關係。
-
不過我覺得這裡有個滿值得討論的是:究竟被害者與加害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是被害者說了算,還是旁觀者說了算呢?這一題就留給大家一起來想想吧!你覺得是:
A被害者說了算,畢竟他們才是真正經歷事件的人。
B旁觀者說了算,因為被害人的想法可能會被加害者扭曲。
C其他。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此外,也可以點擊這邊,看看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更多《 七七心理學 》系列;然後也別忘了點擊這裡,訂閱我們的頻道!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補充資訊】
(註1)可能與大家預設不同的是,納塔莎在這整個綁架過程中,並沒有遭到沃夫岡的性侵。
根據納塔莎對他的了解,沃夫岡其實有妄想症與偏執症,為了想要「完全的控制一個人」所以才綁架她。
(註2)書裡的原文:
接近綁架犯不是一種疾病,在犯罪體制中弄出一套保護裝置,好讓常態化的生活不受干擾,也不算是什麼症候群。相反的,它是在無法逃脫的情況下衍生的一種生存策略,而且總比動輒把罪犯歸類為嗜血狂魔,以及把被害人歸類為無助的羔羊等做法,更貼近真正的現實面。可是社會上卻總是拒絕往更深更遠處去看。
(註3)書裡的原文:
我在逃脫後,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倒不是因為我是被害人,無法讓整件事有所不同的緣故,而是獲釋後,這社會卻不見容於那些最細微的差異。在長達八年半的時光中,綁匪算是我生命中僅有的人,可是社會卻不容許我對他有任何的思念,甚至還不能暗示我需要一個這樣的宣洩管道,才能在不致遭到誤解的情況下妥善面對並解決發生的事。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https://bit.ly/2IAXRtw
→ Stockholm Syndrome: The True Story of Hostages Loyal to Their Captor:https://bit.ly/2IBoXAq
→ What is Stockholm syndrome?:https://bbc.in/2LS095t
→ 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https://bit.ly/2vk2jUS
→ 《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從權力結構中找到自我:https://bit.ly/2DwFhi2
→ 「斯德哥爾摩症」極具破壞性:它把受害者忍受過的一切,輕易地用六個字帶過:https://bit.ly/2XBff4Q
【 延伸閱讀 】
→ 傷害、控制、戀愛?浪漫化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https://bit.ly/2GwEx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