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8.08.05

為什麼打電動很容易被父母罵?快速了解家長反對打電動的根本原因| 志祺七七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
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為什麼很多家長會反對小孩子打電動」吧!

-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今年六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而判斷標準是:是否持續出現電玩成癮行為長達 12 個月,而且對自己、家庭、社交、教育和工作等方面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危害。這個消息一出來,簡直是讓廣大玩家們嚇到吃手手!因為有不少人開始擔心,打電動是不是又要再度被貼上負面標籤了呢!

先前我們在「小玉被跟蹤」那支影片中也有提到,父母通常不太了解小孩子為什麼喜歡打電動,還有電動帶來了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而在這一集,我們就要來延伸聊聊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會反對小孩打電動呢?」

我們可以先來想想看,當父母看到你在打電動時,他們可能會叫你不要再玩了,這時候他們內心浮現的可能是哪些反對理由呢?


-

【反對電動的觀點】

第一個是「阻礙學習」。這一點非常好理解,其實很多父母最關心的就是成績問題,所以當你每天花費很多時間在電動上面,導致你沒時間唸書、成績下滑,這時父母就會把原因歸咎到打電動,認為打電動妨礙到你課業上的學習。

第二個是「變得叛逆」。回想一下,你有沒有打 LOL 打到一半被爸媽叫去做家事的經驗?這時你可能沒有空、而且也很無奈,因為你就是不能中斷,否則就會被隊友嘴到遍體鱗傷。但是父母其實很難體會你的這種無奈,所以在他們眼裡,你就是因為打電動而變得不聽話啦!

第三個可能是擔心你的健康受到影響,例如長時間打電動造成近視啦、或是肌腱發炎、手腕痠痛拇指腫脹之類的。

不過呢,也是有人覺得打電動多少有一些好處啦!

【支持電動的觀點】

有研究就指出,適量的玩射擊類遊戲可能是有益的。例如,比起平常不碰電動的人,那些每週平均玩 5 到 15 個小時的玩家,他們的視覺觀察能力可能是比較突出的,能夠在雜亂的畫面中快速辨別出細節。

此外,常玩電動的人似乎也能在「多工處理」(multitasking)這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也就是能同時進行不同的任務,而且在不同任務之間順暢的轉換。而這有可能是某些職業所需要的能力,例如需要同時做很多事的餐飲工作者。另外,策略性電玩也能讓人學習到如何更有效率的搜集資訊,提升制定跟執行計畫的能力。

到這邊可以稍微整理一下。反對打電動的理由大致上有:阻礙學習、變得叛逆以及影響身體健康。而有些人則認為打電動也有一些好處,例如增加觀察力、多工處理能力,以及制訂跟執行計畫能力。

不過呢,就算打電動真的有這些好處,家長大概還是不會鼓勵小孩打電動。根據我的觀察,主要原因是他們在「主觀上」就認定打電動沒有價值。因為在他們眼裡,打電動只是在浪費時間,而這些時間可以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所以我們可以繼續追問:為什麼很多家長會這樣認為呢?關於這點,我自己大概觀察到兩個原因。


-

【家長討厭電動的兩個原因】

第一,家長可能看不太懂電動在玩什麼,所以他們沒辦法理解小孩在這過程中經歷到哪些事情。因此他們通常只能從小孩的外顯行為觀察出打電動帶來的改變,而就像剛剛所提到的,他們看到的可能是「小孩子變得不聽話」,所以就認定打電動是不好的。

第二,電動對家長而言就僅僅只是遊戲,而根據他們的成長經驗,遊戲就只有消遣、打發時間的功能,所以他們會很自然地認為,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電動上面,而且也不需要玩得那麼認真。

也就是說,通常家長會覺得打電動本身不具有「內在價值」,只具有「外在價值」。當我們說一個東西具有內在價值,是指它「就其本身而言」就值得被追求,例如知識、健康、快樂這類事物。而一個東西具有外在價值,是指它的價值來自於它帶給我們的其它好處。而對家長而言,打電動充其量只有外在價值,例如讓我們短暫放鬆身心,但這不同於學習彈鋼琴這類事物,因為他們可能認為彈鋼琴得到的音樂經驗本身就是很美好、值得被追求的,所以彈鋼琴這件事本身就具有內在價值。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為什麼很多家長寧願小孩子沈迷其它東西,例如練琴啦、閱讀之類的,也不要小孩子打電動,因為對他們而言,打電動除了短暫帶來一些好處之外,本身並沒有值得追求的地方。


到這邊我們解釋了為什麼家長通常很討厭小孩打電動的原因,而我覺得可以再延伸追問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孩這麼喜歡打電動?」


-

【電動如何吸引小孩】

關於這點有人就指出,除了趣味性之外,基本上遊戲設計都會依循著一個模式,就是「任務加上獎勵」。當玩家在努力達成任務之後就會獲得獎勵,進而得到成就感。而且這樣的努力門檻通常並不高,只要投入時間去玩就可以。因此,電動往往很忠實地反映出「努力就有回報」這個法則。另外,遊戲也能讓玩家透過「社交」來獲得歸屬感。例如透過任務設定來凝聚不同玩家的向心力,讓玩家為共同目標而努力,並在合作過程中獲得團體歸屬感。

所以遊戲的設計其實相當符合人性,我們通常需要成就感、歸屬感,而電動能很輕易的滿足這塊需求,這或多或少也是小孩著迷電玩的原因。

【我們的觀點】

說到這邊,現在也來聊聊我對電動的看法吧!其實我覺得,我們的生活已經很難禁止電動的出現,所以或許我們可以用新的角度來思考「電動為生活帶來的意義」。

事實上,一款好遊戲需要優秀的劇本、視覺設計、音樂、互動性、體驗感等元素,才能帶給玩家豐富的體驗跟學習!也因為電玩具有濃厚的創作成分,所以也有人開始把電玩稱為第九藝術,把它跟音樂、舞蹈、繪畫、電影等八大藝術項目並列在一起。另外也有研究指出,2016 年全球遊戲產業的產值高達 996 億美元,而遊戲業也都有相關職缺的人才需求。因此我們可以想見,不管是遊戲產業的設計師、動畫師甚至是電競選手,都可能是不錯的職業選擇呢!

而且退一步來說,就算電動比較難帶來知識上的成長,但難道我們做任何事都一定要兼顧學習嗎?對很多人而言,只要能從中得到快樂,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總結這些看法,我自己是覺得只要不過度沈迷,以及能清楚意識到自己打電動的目的,那麼電動確實是可以為生活加分的哦!

-

那麼最後就來問問大家,你是不是也曾經因為打電動而被爸媽唸呢?你對打電動又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哦!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歡迎留言並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知道!
我們將在每週七天,每天七點,用七分鐘的時間,跟大家聊聊各式各樣有趣的生活議題!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下次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電玩成癮」者注意了! 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2LRPRWP
→ WHO認電玩成癮是精神疾病 專家憂孩童被貼標籤:https://bit.ly/2KroI7F
→ WHO宣佈!「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https://bit.ly/2O6za6T
→ 沉迷電玩是一種病?「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醫療把關成挑戰:https://bit.ly/2AN4MNd
→ WHO 正式將電玩失調症列為新型心理疾病,醫學界憂引起恐慌:https://bit.ly/2KpMZLt
→ 《電動玩太久的 10 個危險病徵》玩遊戲身體也要顧呀~ https://bit.ly/2Mijo8o
→ 打怪打上癮 肌腱發炎得電玩手:https://bit.ly/2O4O5OI
→ 打電動的小孩不變笨!電動遊戲還讓大腦更靈活?https://bit.ly/2ALvc1s
→ 13 種在餐廳裡所學到的工作經驗談:https://bit.ly/2n9Ej2s
→ 電玩的好處超乎你想像,關鍵是你要非常清楚玩遊戲的「動機」:https://bit.ly/2vCzjqO
→ 張正昕/保守主義: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https://bit.ly/2M6y4dM
→ 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四):價值論:https://bit.ly/2MlS9di
→ 遊戲策劃:為什麼我的兒子不沉迷遊戲?https://bit.ly/2OH6WAJ
→ 都說遊戲是第九藝術,但這個說法到底是怎麼來的?https://bit.ly/2MlSUTG
→ 六張圖解析遊戲及電競生態!https://bit.ly/2OGprVK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情緒勒索外還有「道德勒索」?這些勒索的共通點有哪些呢?|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