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0.03.05

為什麼我們不做新聞回顧了?是黃標問題、爆肝太累、還是另有隱情⋯⋯?|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32 我們製作新聞回顧的初衷
02:31 問題一:執行困難
03:35 問題二:成效不如預期
05:20 新節目會長怎樣?
06:53 其他的心得
09:50 掰比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我們不聊時事,我們來聊聊「志祺七七的新聞回顧」吧!

上上禮拜,我們宣布從三月開始,不會再推出每週新聞回顧,那時候很多人都留言說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這個節目,感覺很捨不得。我們想了一下,覺得或許應該好好跟大家說明一下,為什麼團隊會做這個決定,以及,我們究竟什麼時候會推出新的節目?

那,就從我們當初為什麼要做新聞回顧開始吧!


-

【我們製作新聞回顧的初衷】

去年3月,志祺七七的第一集新聞回顧上線。在那之前,還沒有新聞回顧的時候,我們一個禮拜大概最多只能製作1、2個真的非常非常時事的題目,其他很多我們覺得重要的議題,常常都會趕不上。

因為就原本的節目設定來說,我們會希望幫大家釐清一個比較完整的來龍去脈之後,再分享我們自己對那件事情的看法。但這樣常常就是會比較耗時間,所以當時我們就很希望能有一個折衷的做法,可以「更快的」把重要的事情帶給大家知道,而「新聞回顧」,就是團隊後來找到的新形式。

我們花了一點時間摸索規劃,決定用「策展」的概念來製作這個節目。主要以新聞發生的「區域」來分類,再加上不時的吐槽或set梗,盡可能把當週的每一個新聞都串在一起。此外,為了避免大家每次看完新聞,都覺得世界很亂、心情很低落,所以我們也廣徵各位觀眾的意見,後來發現大家喜歡在最後看一些趣味或溫馨的新聞,所以這個架構慢慢確立起來之後,就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影片節奏。

常常有觀眾會跟我說,一個禮拜看一次新聞回顧,就好像在看一個新聞懶人包的感覺,除了可以複習討論度最高的議題、了解大家都在吵什麼,也可以看到一些其實很重要、但可能沒有很被關注的新聞。

那對我們團隊來說,新聞回顧這個節目線,它的功能性其實也滿多樣的。就像剛剛說,有些我們覺得重要,但不太容易做成一集來單獨討論的時事內容,就可以放在新聞回顧裡面;如果這個新聞議題是我們之前有做過的,也方便讓大家回到之前的影片去討論。另外,因為我們是固定每個禮拜都會推出,所以要對國際大事持續追蹤也還滿方便的,像英國脫歐、川普彈劾、澳洲大火或反送中事件,我們就常常透過新聞回顧,帶大家一起更新進度。

不過,隨著我們一集一集這樣做下去,漸漸的也發現一些問題......

【問題一:執行困難】

首先是我們製作的時候,遇到一些比較偏向執行面的問題。
一個禮拜做一集,其實大部分都還是趕不上事情的進展,常是截稿了結果到上片時,事情又不一樣。

去年6月,我們也曾經用「每週推出兩支新聞回顧」來解決這個問題,但跑完一個月之後我們就發現,這樣真的太累了,團隊工作量好像撐不住。而且新聞回顧雖然涉獵範圍大,但內容深度比較淺,如果我們每個禮拜多做一支新聞回顧,等於就少了一個可以多做不同節目的機會。

所以我們又回到每周一支的頻率,同時為了盡可能趕上最好的時效,負責編寫新聞回顧的夥伴,就常常會需要熬夜處理腳本。於是我們又發現,只要想搶快,就一定會需要熬夜、很累。要是每個禮拜都這樣的話,長期累積下來,生活可能會因此失去平衡,影響到其他工作進度,對團隊來說也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狀況。

而另一個層面的問題,是我們發現新聞回顧的成效,似乎不如我們的預期。


-

【問題二:成效不如預期】

我們每個禮拜每個禮拜彙整這些新聞,慢慢就發現其實,欸,全世界好像隨時都有人在遊行抗爭?只是換一個國家、換一座城市而已,但大家上街的原因似乎都大同小異。因為每週好像都有很類似的事件,所以到後來,不管寫稿的、唸稿的、剪片的、看片的,大家好像都逐漸麻木,左耳進右耳出,沒有留下什麼印象。

我們覺得,沒錯,人們因為對生活不滿所以走上街頭,這些事情確實是一直都在發生的,但對我們和我們的觀眾來說,大家光是聽一聽,對這些新聞事件就只是簡單的「知悉」而已,沒有太深入的了解,所以自然就不會有什麼感覺,也很難有近一步的討論。

原本是要讓大家可以當成「懶人包」的策展回顧,最後反而讓大家有一種加速疲乏的感覺,這真的是讓我有點始料未及!那也或許是因為這個狀況,所以觀看次數的表現,一直也都沒有什麼突破。我們一直在觀察,新聞回顧的觀看數究竟可以拉到什麼樣的程度,它一開始上線的時候,每次平均大概是4-6萬人看,當時頻道的訂閱數大概是10萬出頭;那一直到現在我們突破40萬訂閱了,但新聞回顧的流量,大概也只是在6-10萬之間徘徊而已,沒有太明顯的成長。

對我們來說,做這個節目要花很多心力,而且因為一定有爭議所以幾乎都黃標,但是觀看數、影響力又遲遲都沒有明顯的擴大,就會讓我們開始懷疑,我們每個禮拜熬夜整理這些內容,是不是只是換來同溫層內的自high而已?

所以撐滿一年之後,我們覺得,或許也該是時候,要來做一些點新嘗試了吧!


-

【新節目會長怎樣?】

從上個月初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構思新的節目線,但也因為遇到各種問題,所以有很多個提案呢,最後都胎死腹中。

在這個不斷打槍自己的過程,不瞞大家說,我們也跟很多觀眾一樣,覺得新聞回顧還是有很多難以取代的優點。這種感覺有點像是~你覺得伴侶長期都有一些缺點,你快忍不住的時候決定跟全天下昭告說「我們要分手囉!」,結果真的分手之後竟然發現,欸咦,為什麼新的對象總是有一好沒兩好,於是漸漸地就開始懷念舊情人的感覺。

好啦,不管怎麼樣,現在一切都還在測試當中。但關於新節目,我們現在比較確定的,大概有三個想達成的目標

第一個呢,是會繼續維持原本新聞回顧的選題精神,除了討論度最高的即時議題之外,我們也會持續把更多「重要但不一定受關注的事件議題」分享出來。也就是說,新節目線並不會把「搶快」當成最優先的事情,但如果有需要的時候,它的形式也可以讓我們拿來製作一些比較急的新聞時事。

第二個重點,就是想要分散集中製播的壓力,也就是說,這個新的節目,它很有可能會比之前的新聞回顧,更頻繁的推出。

第三個重點,是我們希望它的內容可以比較親切簡單,不會像晚上的這麼硬,所以我們會想辦法讓它跟晚上的節目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隔。

至於到底這個「明顯的區隔」是什麼?因為我們還在努力測試當中,希望這個月就能讓它上線,所以這部份就容我先賣個關子,還要請大家先再等我們一下下了,拜託拜託~~~

【其他的心得】

最近常看到一些留言或私訊問說,如果我加入會員,那這樣團隊就會願意繼續做新聞回顧嗎?也有人問得更直接說,新聞回顧可以只做給會員看就好了嗎?首先我想先感謝大家這麼喜歡這個節目,其實我們自己也都很喜歡,覺得收掉很可惜,可是就像剛剛說的,我們真的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難,這邊說的困難,並不完全是收益或黃標的考量,大部分都是執行層面的問題,然後我們也有更想達到的目標。

對我們來說,成立這個頻道的動機,就是想要消彌資訊落差、促進更良善的討論。說穿了,我自己覺得這個想法,其實是蠻一廂情願的,因為我們之所以做這件事,就是希望這個世界可以長成我們理想的那個樣子。比如說我們覺得假新聞帶來的問題會很可怕,所以我們努力對抗它,大概就是這樣而已。

雖然我們不是傳統的媒體、也不是正統的媒體,但很多媒體人會遇到的難處,我們這幾年也是體驗到很多很多。在這個資訊和情緒都越來越方便流通的時代,想要好好的思考、討論一個議題,真的是越來越不容易。

比如說寫新聞的人,如果他的標題不弄得聳動一點,大家不點進來看,那自然就不會有太多被曝光或討論的機會;但太聳動的標題,也可能會讓大家的討論歪樓。那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做出自己的風格,同時想辦法找出可以兼顧收益的模式,因為一直燃燒健康和熱情的做法,一定走不遠。

那話說回來,像新聞回顧這種對我們來說比較有「公共利益」性質的影片,它反而是更應該要做給更多人看到的內容,因為如果這樣的內容被拿來當成「會員專屬」的福利,那似乎就有點違背我們成立頻道的初衷了。

但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我覺得願意支持我們的會員,真的都很了不起!因為你們真的真的滿大愛的,而且還對我們的營運,有非常直接的幫助。舉例來說,要是沒有會員的幫助,像新聞回顧這種幾乎肯定會黃標的節目,是不可能可以撐滿一整年的!而且我們後來還加碼製作了反送中、武漢肺炎這種等同是黃標保證的節目線。

那換個角度來看,也是因為有會員的撐腰,所以我們能更專注做好我們想做的內容,不用總是靠很聳動的選題或誇張的下標,去吸引曝光等等。然很多人都會說,當初是因為認同我們的理念所以加入會員,但今天我也想讓大家知道,你們的支持,真的、真的是可以非常的實質幫助我們去實踐這些理念。

所以,如果你也認同我們的理念,想要促成這樣的良性循環,請點擊這個地方,每個月只要用一杯咖啡的價格,你就能和我們一起,為了這些在乎的事情付出心力,同時還能看到每一位團隊成員的真心話,成為我們名符其實的隊友!如果你不方便加入會員,那也沒關係,只要多多鎖定我們的節目,或是多幫忙把喜歡的內容分享介紹出去,那也是非常實際的支持喔!

我是志祺,謝謝大家看到這邊,我們明晚再見,掰逼!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可愛動物的生存危機!南極高溫 20 度,害企鵝沒東西可吃?《 大自然ㄉ逆襲 》EP 011|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