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2.09.09

「零卡」不等於沒熱量?!食品營養標籤的內容是怎麼來的?真的可信嗎?|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36 「食品營養標籤」的起源
02:37 不騙人之外,還要夠營養?
03:23 「台灣「食品營養標籤」的發展
04:18 營養成分的測定方式
05:20 商家把關的營養數值,準嗎?
06:46 營養標籤上的 0 不一定是 0 ? 
07:35 營養標籤允許有誤差?
08:47 我們的觀點
09:54 問題
10:08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平常買食物時,大家會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嗎? 有的人可能會特別注意「熱量」,有的人則會看「糖」、「鈉」和「脂肪」的含量,可是這些數值是怎麼來的呢?它們真的準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食品營養標籤」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最近因為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健身」跟「減肥」,所以很多人都會開始專注貼在商品上的「食品營養標籤」,來幫助自己做飲食管理。

不過這種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營養標示小框框,究竟是怎樣演變成現在這種通用的圖式?而這些營養數值又是怎麼計算得來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食品營養標籤」的前世今生吧!


-

【「食品營養標籤」的起源】

我們要能夠看到這些「食品營養標籤」的前提,是那個食品要是「有被包裝」的,所以我們得先從「包裝食品」講起。大約在 19 世紀的時候,隨著工業化和科技的發展,用「機器」生產「包裝食品」的行業漸漸發展起來,當時大家最熟悉的包裝食品,應該就是「罐頭」了。

只不過在這些「包裝食品」剛出現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內容物與包裝不符」,或是「用大包裝來偽造大份量」等等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出現了很多「包裝欺詐」的糾紛。

當時的美國,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率先決定頒布「食品標示法」,主要就是要防止食品生產商胡亂添加有害物質,或標示不實產品訊息誤導消費者。

1913 年時,還通過了「古爾德淨重修正法案」(Gould Net Weight Amendment),要求所有包裝食品都必須將「數量」、「重量」和「尺寸」標示在外包裝明顯的位置上。只不過隨著時代慢慢進步之後,這些資訊也不足以滿足消費者了!不騙人之外,還要夠營養?

1960年代之後,「營養學」開始興起,大家對食品的「營養價值」也越來越關注。因此 1963 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共同創立了「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專門負責制定國際間通用的標準和指導原則,其中便包括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營養標籤」。
16
那為了要讓自己國家的商品方便賣出去,許多國家也自然而然地,會以這個委員會訂定的準則為基礎,來建立自己的「營養標籤」管理制度。
17
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我們買的是哪個國家的食物,看到的「營養標籤」都會長得差不多。
18
那接下來,我們就是要來看看,台灣是什麼時候跟著貼上,這個全球通用的「食品營養標籤」的?

【「台灣「食品營養標籤」的發展】

台灣其實是到了 1998 年的時候,才受到國際的影響,開始推動「營養標籤」的制度,並在 2001 年,由當時的「行政院衛生署」,也就是現在的「衛福部」,公告了「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

裡面正式規定說,包裝食品都需要標示「食品營養標籤」,但有趣的是,這個營養標籤上,要標示些什麼,其實是會一直變化的。而它反映的就是,那個國家在某個時期所關注的健康問題,像是台灣就在 2015 年增訂了「糖含量」為「強制標示」的項目。

那到了現在,台灣一般所應用的是「八大營養標示」,就是「熱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糖」和「鈉」。 

但如果是要給特殊族群吃的食品,例如「嬰兒配方食品」,還會另外規定廠商,要做更詳細的營養標示。那說到這裡,你有想過這些營養成份的數值,究竟是怎麼來的嗎?


-

【營養成分的測定方式】

「營養成分」的主要測定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檢測」、二是「間接計算」。首先,「直接檢測」就是將產品送到第三方驗證機構,去進行個別項目所需的科學檢測,來得出精準的數值。而「間接計算」則是根據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份量,依照政府官方提供的「營養成分資料庫」去進行計算。

比如台灣的「食品藥物管理署」官網上就有提供各種食材,如小麥粉、大豆油等等,它每100公克,會含有多少的的熱量、蛋白質、脂肪、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因此商家只要計算好食品用料的份量,就能計算出基本的營養成分含量。

那目前大多數國家,「直接檢測」、「間接計算」這兩個方式都能接受,不過對比起其他國家,台灣對於「測定方式」和「機構」,比較沒有強制的規定,所以會相對更仰賴商家,要自己去負責把關對自家產品的營養標示數值。但商家自己把關的數值,消費者可以信任嗎?商家把關的營養數值,準嗎?

剛剛有講到,要怎麼「測定營養成分」是交由廠商自己決定,但在「把關食品安全」的部分,政府則設計了「三級品管」的制度。

第一級就是剛剛說的,業主要自主檢驗;第二級是要經由第三方認證;最後第三級則是會由政府來抽查並檢驗。

另外政府其實也有規定,哪些食品可以「自主檢驗」就好,而哪些食品必須要由「第三方檢驗」,但無論是自己驗,還是請別人驗,最後都還是有可能遇上政府抽查那一關。

那如果被政府發現,有「標示不實」的狀況的話,就需要處「新臺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的罰鍰,另外,違規的產品也要依「食安法第52條」的規定,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而且如果規定的期限到了,都還沒改好的話,那全數商品就會被政府沒收銷毀!

那剛剛說的部分,都是偏向「商家或政府會怎麼做」的部分,如果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也可以透過公開平台的資料,來幫助我們自己把關食品營養。

目前政府都有鼓勵業者,要上傳「產品檢測報告」到公開平台,如果有這麼做的廠商,也會把結果以 QR-code 印製在包裝上,因此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掃描就可以看到檢測結果。

只不過你知道,就算廠商有乖乖做檢驗,政府也有好好抽查,但標籤上的數字,還是有可能「不是真的」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營養標籤上的 0 不一定是 0 ? 】

首先,應該有許多人在看營養標籤時,都會注意有沒有「反式脂肪」,如果看到「反式脂肪 0 」的話,就會比較放心購買,但其實這個 0 ,不一定是真的 0 。

這是因為在我們政府的規定中,每100公克的食品,如果所含的「反式脂肪」低於 0.3 克的話,是允許被標示為「0」的。

所以,如果消費者真的希望可以完全避開「反式脂肪」的話,除了要看「營養標籤」之外,可能還要搭配著看「成分列表」,才有辦法更有效地把關。

例如「部分氫化油」、「不完全氫化油」或「半氫化油」,就是主要的「反式脂肪」來源,那如果成分表上含有「這些油」的話,在意反式脂肪的人,可能就得說聲「先不要」了!另外,除了 0 不一定是 0 的狀況之外,營養標籤上的數值也可能是會有誤差的!


-

【營養標籤允許有誤差?】

有的人可能有聽說過「數值誤差允許範圍」,這就是測定「營養成分」含量的時候,允許「出錯」的數值彈性範圍。

對消費者來說,這聽起來好像很不應該啊?但不同的食材、製作上的小差異,以及實驗室做食品檢測的誤差都可能讓食品的成分數值會稍微不同,因此各國在「營養標籤」上,其實都允許一定範圍的誤差。以台灣來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就可以允許有「加減百分之二十」的誤差。

那在「熱量」、「總脂肪」、「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鈉」跟「糖」的部分,則是規定說,真實含量不可「多於」標示含量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如果標示為 100 大卡的食品,真實含量不可多於 120 大卡。

至於「胺基酸」、還有「不包含維生素 A 和 D 的 其他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則是規定,真實含量則是不可「少於」標示含量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標示為 10 毫克的維生素B,真實含量不可少於 8 毫克。那簡單來說的話就是,對健康有害的成分,標示的時候,不可以少寫太多;對健康有益的成分,也不能浮報太多。

【我們的觀點】

我們在開始研究「營養標籤」之前,原本只是好奇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理所當然的東西,到底是怎麼來的。實際上查過資料,了解「包裝食品」和「食品標示法」的歷史後,才知道現在這種通用的形式,是隨著社會對「營養學」和「健康觀念」的發展,不斷調整演變而來的。

簡單來說,不管在哪個國家,「營養標籤」內容的修訂都和那時候的健康問題相關。比如 1990 年的美國人普遍缺乏維生素 A 和 C,於是這兩種維生素是當時被強制規定需要標示的營養成分。

當這個問題得到改善,2016 年改版的「營養標籤」則轉為強制規定,需要標示現代人普遍缺乏的維生素 D。所以看營養標籤演變的歷史,我們也能知道,在各時時代我們所面臨的「健康問題」是什麼,覺得這一點真的很有趣。

那雖然今天我們只講到「營養標籤」的部分,但其實包裝上的其他資訊,像是「品名」、「成分」、「原產地」和「有效日期」等等,也都有助於我們增加對食物及營養的理解,進而能把關食安,所以大家千萬別小看食品包裝囉!

-

最後想問問大家,你最在意「食品營養標籤」中的哪些方面呢?

A、為了控制體重,當然是熱量最重要啊
B、為了增肌減脂,我比較在意蛋白質、脂肪和含糖量
C、都不在意,我比較在意食物好不好吃
D、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食品營養標籤」!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基改食品以及美豬議題;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電動車、太陽能、5G都靠它?第三類半導體是什麼?為何會讓各國搶著要?|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