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1.04.24

《消失的情人節》被質疑「美化性騷擾」!拍電影一定要「政治正確」嗎?|《追劇七七》EP005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41​ 爭議是怎麼發生的?
04:53​  導演的回應
06:25​  阿泰是噁男嗎?
08:21​  電影該不該符合「政治正確」?
09:35​「批評電影」就是在打壓「創作自由」嗎?
10:37​  我們的觀點
11:50​  提問
12:17​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去年金馬獎,《消失的情人節》一次斬獲5項大獎,可說是去年的最大贏家。但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這部電影是在「美化變態」,而導演也被連帶批評「性別意識落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消失的情人節》的噁男爭議」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消失的情人節》是資深導演「陳玉勳」最新出的一部愛情喜劇電影。去年,它在金馬一口氣入圍了11項獎項,最後成功拿下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劇本等5個大獎。

除了電影界的一片叫好之外,《消失的情人節》也非常受觀眾歡迎,總共開出三千兩百多萬的票房,可以說是叫好又叫座。

那這部電影,其實已經下檔一陣子了,但最近上架 Netflix 之後,卻引發了一些爭議。有評論人質疑說,電影裡面的男主角阿泰,在沒經過同意下隨便搬弄、親吻女性的作法,是一種違反女性身體自主權的「噁男」行為。而這部《消失的情人節》,根本就是一部把變態行為合理化的電影。

不過,有人也反駁說,這種評論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如果要用這種「政治正確」的標準來看電影、甚至批評導演的為人,這簡直就是在綁架別人的創作自由。

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消失的情人節》的男主角阿泰,真的是噁男嗎?剛剛的討論,究竟又是誰比較有道理?


-

【爭議是怎麼發生的?】

先提醒大家,接下來的討論,一定會爆雷!準備好的話,我們先簡單說說這部電影的劇情概要。

《消失的情人節》的女主角楊曉淇,是個做事永遠快一拍的女生;而男主角阿泰呢,則是個做事永遠慢半拍的男生。他們小時候曾經一起住院,對年幼就失去雙親的阿泰來說,樂觀開朗的曉淇,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朋友。

可是在出院之後,兩人就失去聯絡。直到很多年以後,阿泰才在台北重新遇到曉淇,不過,個性木訥的他不敢跟曉淇相認,只能每天默默看著她。每當曉淇遇到危險,例如被渣男欺騙感情的時候,阿泰就會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她。後來在情人節那天,時間忽然停止下來,只有阿泰能夠正常行動,於是他就很開心的,帶著靜止不動的曉淇回到他的老家,在海邊拍照玩一天。直到這天結束前,再把曉淇送回她的房間。

電影的故事先講到這邊,去年底它上映之後,其實就有觀眾提出,這裡面阿泰雖然很真誠、很可愛,但他偷偷跟蹤曉淇、以及後面一連串「未經同意」的行為,都跟變態沒什麼兩樣。不過當時這類的討論,並沒有引起太多迴響,大部分評論還是比較聚焦在電影在各方面的成就。直到今年3月,這部電影重新在Netflix上映,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又開始注意到剛剛講的那些問題。

比如說藝術評論人魏琬容,就批評這部電影的性別意識落後,發文寫了一封信給阿泰。她提醒阿泰,在現實社會裡,如果女生有天醒來發現,自己失去了24小時的記憶,那她第一秒一定是會先想到要「驗傷、驗孕、驗性病」。就算檢查出來沒事,還要擔心自己有沒有被別人拍下什麼不雅的照片、或是被陌生人拿到家裡的鑰匙,每天擔心害怕的過日子。所以她呼籲,就算阿泰是真心的,也不要違反女生的意願,更不應該覺得自己這樣的行為很浪漫。

雖然這個貼文,並不是最早出現的,但引起了非常大的迴響。許多知名的KOL,都跟著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些網友也批評,2020年這種性別意識低落的電影,還可以在台灣拿到這麼多肯定,真的很「神奇」。

【導演的回應】

其實去年底爭議剛出現的時候,導演陳玉勳就曾經出面回應過這些問題。當時他解釋說,阿泰只是癡情,並不是變態,他的動機沒有惡意。而面對最近的質疑,導演也再次發文澄清幾個重點。

第一、導演表示,在現實世界裡,阿泰的行為當然不對,可是現實世界裡面也不會出現「時間停止」的事情。現實和電影是不一樣的,不應該混為一談。

第二、如果我們回到現實來看,阿泰就跟很多現實中的小人物一樣,傻氣、單純,沒有意識自認為癡情的行為,和變態只有一線之隔。而這部電影,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去仿效阿泰,只是希望讓大家看到不同的想法,理解「好人、壞人,都不是單一面向」。

在導演的澄清文出來以後呢,有些批評的人注意到,導演的澄清文裡面有寫說:「如果阿泰有邪念,比曉淇性感又漂亮的女生太多了,他真的不用對曉淇下手。」。

他們認為,導演的意思就是「只有外表出色的人,才會被性騷擾」,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樣。所以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反而透露出導演的性別意識確實很落後,甚至證明說,《消失的情人節》就是一部有問題的電影。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大概是這樣。我們觀察到,這次圍繞著《消失的情人節》產生的爭議,其實有兩個不同層次的討論。

第一層主要集中在電影本身,討論的是「阿泰是不是噁男?」的問題;而第二層,主要集中在電影的社會影響,關心的是「電影有沒有美化『性騷擾』?」的問題。以下我們就先從「阿泰是不是噁男?」這個問題開始說起。


-

【阿泰是噁男嗎?】

在這部電影裡面,爭議最大的部分,主要有三個:一個是阿泰在臺北重遇曉淇之後,每天偷偷跟蹤、偷拍她;再來是時間停止之後,阿泰帶著不能動的曉淇去海邊,觸碰她的身體、拍下兩人的合照;最後一個也是爭議最大的,則是阿泰把曉淇送回家,猶豫要不要偷親她,掙扎了一整個晚上,最後離開前決定親了曉淇的額頭。這三個段落當中的共通點,就是阿泰對曉淇做的所有事情,曉琪完全都不知情。

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認為,阿泰就是個笨笨傻傻的人啊,他單純只是因為很喜歡曉淇,但又不知道怎麼跟女生互動,才會做出這些看起來很拙的事。他的出發點很良善,實際上也沒有傷害到曉淇,所以故事還是很浪漫、很可愛的。但另外一些人認為,這樣的觀點其實很危險,因為這些看似「浪漫」的行為,其實還是有可能造成對方的困擾和恐慌。

在理想狀況下,我們都會期望對方要觸碰自己的身體、或是進行比較親密的接觸之前,他都可以尊重我的意願。換句話說,如果今天我喝醉、生病、甚至是遇到時間停止,我也不會覺得對方就可以擅自觸碰我的身體,就算他再怎麼喜歡我,也仍然應該尊重我的意願。

像很多恐怖情人,也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惡意,只是因為「太喜歡」對方了,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喜歡或行為,對方不一定會願意接受。

律師呂秋遠就指出,每年台灣平均都有將近 8000件 類似的報案,所以阿泰的行為,很容易就會讓人聯想到,那些現實生活中不愉快的經驗。再加上這部電影呈現的氛圍比較輕鬆、歡樂,也很可能會讓人覺得阿泰的行為沒什麼,甚至覺得只要像他一樣,就可以擄獲女孩的芳心。

但這邊的推論,又引起了另一番論戰。有人就問:所以你現在是覺得,電影不能拍這個題材嗎?如果有人看了電影就去做壞事,導演也要負責任嗎?


-

【電影該不該符合「政治正確」?】

電影應不應該為社會道德負責任呢?這其實是一個長久以來都有爭論的問題。有些人主張,電影是一種影響力非常強的媒介,如果它想要刻意美化某種行為、包裝某種惡意,那觀眾很有可能會在無意間被它改變認知,所以電影應該要呈現正確的價值觀。

但另一方又指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一個人如果看完電影跑去偷拍、跟蹤,那這是觀眾自己的問題,不應該怪罪到電影或導演身上。而且有時候,導演呈現爭議的行為,並不一定就是在美化,也不是想鼓勵大家去仿效。像這次陳玉勳就說,社會本來就不完美,有很多小人物都跟阿泰一樣充滿著缺陷,如果電影不去呈現這些面向,那我們也少了一個理解社會的機會。

有些導演的支持者指出,這次很多跟風批評的人,本身沒看過電影,只是看了別人片面的解讀,就慶幸自己還沒看、甚至檢討觀眾素質、或呼籲大家都要抵制,這對努力創作的電影人來說,其實非常不公平。

此外,也有人覺得,如果我們要求電影都要政治正確、或呈現某種特定的價值觀,那等於就是在干擾創作者的創作自由,那這跟極權國家,恐怕也沒什麼兩樣。


-

【「批評電影」就是在打壓「創作自由」嗎?】

面對剛剛那些強調「創作自由」的意見,有人也提出不同的想法。他們認為,電影藝術確實不一定要符合政治正確,但某些議題應該要有不同的標準。

假設有一部電影的主角,他一心想要毀滅全世界,然後這部電影也用了很多篇幅在講述他的心路歷程,那大家應該不會特別去批評說,欸這部電影是在美化殺人犯,你不能這樣拍。因為,社會大眾早就知道,殺人是不道德的,一般人也不會把這種事情當成人生目標。

但性騷擾這件事呢,目前在社會上的認知和標準,還是非常分歧。甚至還有很多人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其實已經構成了性騷擾,所以這一派的人就主張,如果要拍攝性騷擾的情節,那應該要更謹慎處理。另外,他們也點出,這些對於「性騷擾」的討論,其實並不是在針對電影本身、更不是在干預電影人的創作自由,而是想要透過這部電影,來跟社會對話,讓更多人聽到社會上的不同聲音。

【我們的觀點】

我們發現,《消失的情人節》之所以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恰好呈現出一個很特殊的情境,而不同立場的人,也會在這個情境中投射自己的經驗,進而產生不一樣的感受。那我們團隊自己在討論這部電影的時候,其實也有出現過類似的爭辯。有人覺得電影讓他覺得怪怪的,但有人覺得還好。

那在討論之後我們認為,那些關於「身體自主權」或是「性騷擾」的批評,確實很合理。因為不少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容易遇到「難以界定的騷擾」,他知道當事人沒有惡意,但對方的行為,也明確的讓他感覺不舒服。那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有人把這個現象提出來討論,我們覺得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但這並不代表說,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受或感動,就因此不存在。

例如電影中,兩位在社會上單身很久、甚至可以說是有點不起眼的小人物,繞了一大圈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很值得被人珍惜的故事,還是非常容易讓人引起共鳴的。那我們團隊討論後是覺得,如果電影的結局,可以收在阿泰出車禍之後從此消失、然後曉琪不斷尋找他,這個有點偏向開放式的結局,那相關的爭議,或許就會比較少也說不定吧!

-

不過,這只是我們自己在馬後砲、又很不專業的改編啦!那最後想邀請各位一起來腦洞大開,如果今天你有機會當導演,你會怎麼寫劇本,來讓劇情好看但又能兼顧政治正確?

A. 我會讓曉琪找到阿泰,然後一狀告上法院,讓阿泰知道你的行為是不對的
B. 我會讓阿泰一直在曉琪旁邊等到她醒來,然後問她:請問我可以親妳一下嗎?
C. 我覺得原本的劇情就很棒了,不會再做任何調整
D.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劇情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一起來討論「消失的情人節」!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性騷擾故事展」以及「政治正確跟創作自由的相關討論」;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全國電影票房2020年12/28-2020年01/03統計資訊:https://bit.ly/3gBVB5g​
→魏琬容臉書貼文:https://bit.ly/2RTw3WZ
→呂秋遠貼文:https://bit.ly/3xlmksE​
→電影美化性騷擾是可以的嗎?:https://bit.ly/32MzOzz
→Vivian Wu 貼文:https://bit.ly/3tMfOcj​
→消失的情人節是變態嗎?:https://bit.ly/2QRO1ZC
→呱吉貼文:https://bit.ly/3sJf9Hw​

【 延伸閱讀 】

→汪正翔貼文:https://bit.ly/3dFvrN7​
→【後驗的後設】評論之眼,得以穿越第四面牆逕行「道德越位」的創作吹哨嗎?:https://bit.ly/3vcc6cn​
→藝術歸藝術,道德歸道德?回顧攝影史上的道德爭議題材:https://bit.ly/2QrLjdd​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公審帶風向?內容欠查證?你心情如何?災難中的媒體報導,為什麼也變成一場災難?《假新聞的逆襲》 EP 009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