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1.04.22

公審帶風向?內容欠查證?你心情如何?災難中的媒體報導,為什麼也變成一場災難?《假新聞的逆襲》 EP 009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18​  為什麼要報導罹難者和家屬的故事?
03:49​  災難新聞「商品化」的現象
06:08​  搶快之下的錯誤訊息氾濫
07:59​  理想中的「災難新聞」,應該長怎樣?
09:35​  我們的觀點
11:32​  提問
11:53​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每當重大災變發生的時候,總會有些新聞台,幾乎 24 小時都會不斷播放失事畫面、報導悲慘的罹難者故事,有的記者甚至會跑去問家屬:你現在心情如何?關於這些,你,受夠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重大災變發生時的媒體報導」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相信大家都被大量的媒體報導洗版了,尤其在事故剛發生的那幾天,很多媒體都大肆報導了罹難者的生前故事,甚至將他們的年齡、學歷、職業都公布出來,引發許多民眾不滿,認為這是給家屬二度傷害。

除此之外,這次太魯閣號的乘客,因為被拍到站在事故旁邊的邊坡,也被媒體誤報為「偷偷施工又見死不救」的工人,導致他慘遭鄉民圍剿的烏龍事件。種種的爭議,又再次掀起檢討媒體的聲浪

那我們在諮詢了身邊第一線的新聞從業人員之後,決定要來聊聊,這些重大災難事件中常常會出現的媒體亂象,到底是怎麼來的!


-

【為什麼要報導罹難者和家屬的故事】

這次太魯閣事故之後,有一位在現場採訪的記者發文表示,其實現場的新聞同業們,大家都很尊重家屬,甚至有很多家屬,是會主動尋求記者發聲的。

如果以新聞製播原則來看,受害者或他們的家屬,都是重要的事件關係人,所以報導他們的相關訊息,都非常合理。那對家屬而言,有時候記者可以幫他們把「想對官員或社會大眾說的話」傳達出去;有些記者也說,有些受難者或家屬表示,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經歷,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和釋放。但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新聞,經常會給人有一種「在消費受害者」的感覺呢?這很有可能,是新聞的表現手法的關係。

在台灣過去的重大災難中,我們常看到新聞會特寫民眾哀號、痛哭之類的情緒反應,搭配戲劇化的剪輯配樂、字卡、標題。而同樣的訊息或事故畫面,還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重播,都很容易讓人覺得,這些新聞已經不是單純在傳達事實,而是煽情的在炒作大眾的情緒。

例如:在2014年在澎湖發生的復興空難中,媒體就大量播放家屬崩潰痛哭的畫面。此外,還報導失事的澎湖海域是台灣的「百慕達三角洲」,受神秘力量牽引,導致飛機頻頻失事。這種未經科學論證傳言,也讓觀眾看了直搖頭,怒吼:難道媒體就不能好好報新聞嗎?

【災難新聞「商品化」的現象】

日本人口約1.3億人,沒有任何24小時新聞台;美國人口3億,24小的新聞台只有CNN和FOX兩家;而台灣人口2300萬,卻有11家24小時的新聞台。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讓那些靠著廣告賺錢的電視媒體,注定要擠破頭爭搶收視率。

而災難新聞,就是電視台收視率的保證。然後各家媒體做出來的新聞,恐怕就會一則比一則煽情、一個比一個慘烈。以台灣的狀況來說,為了讓自己家的新聞更突出,許多基層記者常會被長官要求,要把新聞做得「很好看」。

有些人批評,媒體這種把「災難新聞的痛苦」當作是商品,用來賺取收視率的行為,就是所謂的「災難新聞商品化」現象,而這種商品化競爭,也會讓新聞內容越來越荒腔走板。

我們常常可以在颱風的新聞中,看到記者在鏡頭前搏命演出,讓自己被風吹、被雨打,再用高昂的語氣顯示激動的情緒。但這樣還不夠,為了搶獨家,最好還可以找到像是「泛舟哥」、「被風吹到路上的大象溜滑梯」這種獵奇的題材。有時候,長官甚至會直接指定說,你這次出任務一定要訪到誰、拍到哪些畫面。像受難者的哭喊、生平故事,就是最常被指定的內容。為了增加感觀的衝擊力,通常還會加上音效、配樂,或是斗大的特效字卡。

那相對而言,像是避難資訊、物資救援等等比較「枯燥乏味」的資訊,在電視上就非常有限,因為有趣或令人鼻酸的故事,通常比較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可是,這種太過頻繁的悲劇報導,除了會讓觀眾的情緒非常焦慮以外,也可能會漸漸感到麻木、疲乏,導致他們不願意繼續關注新聞報導。那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更有可能會漏掉重要的訊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對基層記者來說,要挺進災難現場工作,也是非常困難的挑戰。除了工作時間要拉長好幾倍,面對衝擊的場面和緊繃的壓力,記者自己也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那在自己的狀況不佳的情況之下,他可能也會像觀眾一樣,逐漸失去同理心,甚至是對受難者問出「你現在心情如何?」這種讓人聽了會覺得很白目的問題。


-

【搶快之下的錯誤訊息氾濫】

接下來看到重大災變中另一個最讓人詬病的媒體亂象,那就是未經查證的錯誤訊息非常氾濫。

理論上,我們會期望媒體在報導之前,都可以幫閱聽人做好該有的查證,盡到「守門人」的責任。但實際上,在網路普及之後,消息來源越來越多、發布新聞更加容易,導致媒體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追求點閱率,各家媒體除了內容要吸睛、速度要快,也會要求記者每天發更多的稿。結果很多記者就省略了查證的程序,造成假新聞危機。

像我們最一開始提到的,脫困的乘客,先被爆料的網友誤認是工人,然後有媒體不查證就轉發、其他家又立刻跟進,結果把假的講成真的,害無辜的民眾被圍剿。另外,在這次事件中,媒體也多次在檢調還沒證實之前,就自己延伸、或大肆報導鄉民所猜測的案發情節。

像是李義祥聘僱的移工「阿好」,在事發後騎車離開的畫面曝光後,就有媒體報導,他這樣做「疑似」是為了協助李義祥「滅證」;其他類似的猜測還有很多,這邊就不贅述。此外,在法院最初裁定李義祥要以50萬元交保時,也有媒體下標「50條人命 僅50萬元交保」,或是引用家屬的話,說:「那麼多罹難者的生命只值50萬元?」「怎麼會只要拿出一筆錢交保就能回家?」。

但實際上,這50萬元是法院用來要求李義祥必須乖乖配合調查的保證金,他依然被限制出境、不能跟其他人串供。而且,交保並不等於宣告無罪,後續的相關調查和訴訟結果,也都還在進行當中。那媒體的報導方式,不僅沒有正確傳達「交保」的涵義,反而容易激起民眾的情緒、以及對於司法的誤解。這就讓許多法律界人士覺得憤怒又無奈,怒批媒體根本是在惡意帶風向。


-

【理想中的「災難新聞」,應該長怎樣?】

好的,說了這麼多問題,那麼,理想的災難新聞,又應該長怎樣呢?談到這個話題,有不少人都會拿一些其他國家的媒體報導,當作參考的指標。

像全日本新聞網ANN,2005年在報導「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時,第一時間就是專注呈現,現場各種角度的災區,利用記者現場連線的方式去訪問乘客,還原事發情形。雖然有時候,他們會近距離拍到緊急送醫的傷者,也會報導罹難者和駕駛的身分、照片、故事等等,但在新聞中,幾乎看不到當事人情緒崩潰的場面,也不會加上額外的音效和配樂,整體氛圍是偏比較理性、冷靜的。

2017年,美國發生「拉斯維加斯槍擊案」,CNN 所做的報導,包含事發的影片或目擊者訪問,也都著重在「忠實、理性的呈現事實」。在天災新聞的部分,日本 NHK 報導 311 大地震時,除了不間斷地播送受災區畫面以外,也會隨時公開各地的海嘯警報、交通疏運、瓦斯外漏和停電等資訊,給民眾去做應對。

另外像美國 FOX 和 CNN 在報導2005年卡崔娜颱風時,則是請來氣象專家坐鎮,即時對颱風的動態進行解析;而記者在地方連線,雖然同樣要被風吹雨淋,但基本上都是忠實呈現各地災情,不會特地去找一些 KUSO好笑的事件。

簡單來說,參考國外的知名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有幾個共通點:
第一,理性、忠實呈現事實經過
第二,不加油添醋
第三,提供觀眾最權威,或是最需要獲得的必要資訊

【我們的觀點】

在進入觀點以前,我們要先謝謝大家把影片看到這邊。如果你還沒有訂閱「志祺七七」,請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才能在每天晚上收到我們的影片通知。那在這裡,我也要特別感謝志祺七七所有的會員,因為有了大家的幫忙,我們才能持續地製作重要的議題,把訊息傳達給更多人!非常謝謝你們!

那話說回來,我們最後也想提醒大家,我們今天談到的內容,不一定能完全涵蓋到「所有媒體」或「電視台」的實際現況。而且,影響一個國家媒體環境的因素有很多,並不是說國外的媒體素質就一定比較好,直接把不同背景的狀況放在一起比較,也不一定真的很客觀

雖然我們今天呢,真的是講到很多台灣媒體報導的問題,像是查證不周、誇大不實等等,但根據我們的觀察,這次的媒體報導,似乎已經有減少播出家屬情緒崩潰的畫面,除了自願受訪者以外,也會和當事人維持一段距離,避免用特寫的來鏡頭拍家屬。

此外,有不少媒體在事情的熱度過去之後,也仍然會持續追關注後續的進展,例如:每年都推出一些事件的週年報導,讓大家看到災後的復原狀況,提醒大家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我們相信,多數的新聞工作者,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但在競爭激烈、資源又有限的情況之下,我們也能理解,大部分的現實,可能是媒體必須要先靠著很多腥羶色的新聞,賺到足夠的點閱率,再用這些資源拿來做深度的報導。換句話說,其實有不少媒體,可能同時都會產出「爛新聞」跟「好新聞」的。那身為閱聽人,我們最能幫上忙的地方,或許還是只能有意識的,去選擇我們所收看的內容。

例如,略過或抵制看起來可能有問題的報導或媒體,把關注多多留在具有價值的資訊上。我知道,實際要做到這樣並不容易,畢竟腥羶色的新聞和相關標題,真的是很難抗拒。所以這個部分,還是只能有賴大家多多加油了!

-

今天我們想問大家,你希望媒體在災難新聞中,可以報導哪些內容?
A  單純呈現死傷人數、救災進度的正確資訊,不要有任何煽情或花邊的成分
B  適度的報導受難者的故事,這樣才能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
C 多一些專家的訪談,讓大家可以確實了解問題的原因和責任歸屬
D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重大災變,總會有這麼多媒體亂象」!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NCC為什麼管不了假新聞」以及「其他跟假新聞相關的討論」;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電視媒體與災難管理—災難新聞的倫理困境:https://bit.ly/3dC53nj​
→電視新聞就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https://bit.ly/3sApJjW​
→災難新聞報不完 「同情心疲乏」讓你難以招架?:https://bit.ly/3vc3u5C​
→台灣來鴻:台媒被指缺乏國際觀挨批:https://bbc.in/3dE2oJO​
→預測小心交通意外引議 國師哽咽:無意製造恐慌-民視新聞:https://bit.ly/32DcO6g​
→八仙樂園粉塵爆炸 逾500人受傷如煉獄-民視新聞:https://bit.ly/3atJx26​
→2014.07.26台灣大搜索/2002年澎湖空難225人死 機尾裂痕空中解體!:https://bit.ly/3epIWzx
→【中視新聞】蘇迪勒17級強風破紀錄 堤防劈兩半 20150808:https://bit.ly/3awUIaf​
→「颱風就是要泛舟」 素人泛舟哥一夕暴紅|三立新聞:https://bit.ly/3dDM3oo​
→中視新聞》復興航空空難 家屬焦急癱軟痛哭:https://bit.ly/3em74Dt​
→20110808-公視晚間新聞-八八風災681死 十年來最嚴重災害:https://bit.ly/32zPXII​
→【太魯閣號出軌】群組對話曝光! 李義祥早知連假須停工@中天新聞​ 20210407:https://bit.ly/3ejX0Le​
→復興空難/台版百慕達?澎湖海域發生至少超過7起空難:https://bit.ly/3tGZOrX
→蘇迪勒席捲全台 馬路驚見「大象溜滑梯」│三立新聞台:https://bit.ly/3tGBw1t​
→【報道特番】JR福知山線脱線事故 当日のニュース:https://bit.ly/3sIB29L​
→2005年4月29日ローカルニュース脱線事故関連:https://bit.ly/3gBajtv​
→Las Vegas shooting update: At least 58 dead, no international terror links:https://bit.ly/3dFHV7B​
→ARCHIVES: Hurricane Katrina 2005 News Media Coverage:https://bit.ly/3sI1rEu
→2005 Hurricane Season 3 (News Coverage of Hurricanes Katrina through Rita):https://bit.ly/3x9S0RX
→莫拉克十年系列報導-我眼所見即是天地:https://bit.ly/3v83eo8​
→周年專題:天亮之後— 921大地震廿周年:https://udn.com/newmedia/921/​


【 延伸閱讀 】

→曾虛白新聞獎基金會:https://bit.ly/3atPY5a​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s://bit.ly/2QeZJ0v​
→災難,然後(四):媒體的角色:https://bit.ly/3tBKTPX​
→媒體殺人?災難報導中的要命迷思 https://bit.ly/3xg4W8Q​
→【921大震 媒體總體檢】如何採訪災難受創者及其家屬?────台大新研所研討會紀實:https://bit.ly/3sGPQpx​
→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一):從日本NHK災難期間應變談起:https://bit.ly/3sPbJDb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大法官判定 #栽種大麻罪 違憲!是在為合法化鋪路嗎?當初大麻入罪的原因竟跟種族歧視有關?|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