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3.01.19
失控的轟炸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螢火蟲之墓》?這個故事的背景,其實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針對日本平民發動的一場「無差別轟炸」。而這一連串的轟炸的起點,是所謂的「東京大轟炸」。當時整片東京都陷入火海,一夜之間就有十萬人喪命。這場轟炸的背後,其實是由一個叫「李梅」的空軍上將主導的。
而當時也有其他美國將軍認為,這個無差別轟炸的策略太過殘忍,但最後卻還是被撤換下台。這個史上最殘酷轟炸行動之一,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美軍為什麼要那麼殘忍呢?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本《失控的轟炸》,就用了很多的史料,來帶我們一起看看這場慘烈轟炸背後的故事。
-
【東京大轟炸 發生什麼事?】
在我們深入探討美國轟炸東京的內幕之前,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場「東京大轟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二戰末期的1945年3月9日,有超過300架的美國軍機,摸黑低飛到東京上空,進行連續3小時大轟炸。
在這短短的三小時裡面,他們總共投下多達「1665噸」的燃燒彈。當時美軍事先已經實驗過,在日本的木造房屋結構中,這種密度的燃燒彈,會產生「火焰風暴」。等於說就算你的家沒有被擊中,沒被火燒到,也會開始自燃。這種打法有多殘忍?
書裡面提到,有媽媽背著嬰孩逃跑,停下來才發現背上的孩子早已著火;因為火燒的痛苦,很多人都選擇跳進河裡面避難,結果竟然被後來搶著跳河的人們壓到,淹死在水裡。當時這個可怕的轟炸,最後導致一夜之間超過10萬人死亡。戰後的「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指出,東京大轟炸後6小時內喪命的人數,可能已經打破人類史上最高密度的死亡紀錄。
參與任務的美國軍人也回憶說,那個大火沖天的場面就像是「地獄的入口」。軍機飛回來的時候,整個機艙都瀰漫著「烤人肉味」,必須要煙燻除臭才能繼續使用。雖然說戰爭本來就很殘酷,但這種針對平民的大規模無差別攻擊,即便在二戰也不多見。美軍當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什麼不攻擊日本軍隊就好了?
【美軍原本並不想要「無差別轟炸」?】
《失控的轟炸》這本書裡面就提到,其實美軍一開始並沒有打算,要用那麼殘忍的方式,大規模轟炸平民區。
相反,當時美軍內部的主流,反而是主張要用「精準轟炸」,用最少傷亡的方式來結束戰爭。欸,那後來怎麼會整個失控成這樣?這就要談到「精準轟炸」這個概念的起源了。這個點子的發源地,是美國空軍大學的前身,美國陸軍航空兵戰術學校。那是在1930年代,美國還沒有成立空軍,只有「陸軍航空兵」。整個隊伍的年紀都很年輕,連教職員也才2、30歲。
當時還沒什麼教科書可以用,所以上課的時候,經常是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各種思想激盪。而且因為剛剛經歷過一戰的傷痛,他們很多人都見識過戰爭的殘酷,所以希望找出一個讓戰爭更精準、更迅速、流最少血的方法。
在1936年的時候,一場水災,為他們帶來了新的靈感。當時那場洪水摧毀了一座美國彈簧大廠,看起來沒什麼,但因為彈簧是飛機關鍵的零件,這個彈簧大廠癱瘓,竟然就導致航空產業當場停擺。
這群年輕的空軍看到這個事件,就想到說:欸,如果只要毀掉一座工廠,就可以讓美國沒飛機可用。那戰爭其實不用犧牲百萬生命啊!只要找到這個最關鍵的「咽喉點」去攻擊不就好了?
這就是後來「精準轟炸」的起源,他的核心是:只針對關鍵基礎設施打擊,迅速掐住敵人咽喉,讓對方投降,結束戰爭。這個聽起來很有道理的理論,後來也成功被軍方接納,實際運用在戰場上。
-
【精準轟炸有用嗎?】
1943年的二戰期間,「精準轟炸」的戰略,開始被用在美軍空襲德國的一場軍事行動中。當時的轟炸目標的是德國「什文福」的「滾珠軸承工廠」。這個滾珠軸承,是所有需要「旋轉」的機械都必備的零件,像是腳踏車、汽車引擎等等,都需要用到「滾珠軸承」。
所以美軍希望透過轟炸這五座工廠,去癱瘓德國的軍工基礎。那按照計畫,美國派出了兩支隊伍進行攻擊。第一支隊伍由一個叫「李梅」的指揮官負責,任務是聲東擊西,先引走德軍火力。第二支隊伍由一個叫「漢賽爾」(Haywood S. Hansell)的指揮官負責,目標是在德軍離開之後,去轟炸工廠。
一切準備就緒,但沒想到的是,行動當天漫起了一場非常大的大霧,讓讓整個行動發生了很多變數。首先出發的「李梅」隊伍,在預定的時間起飛,然後在這個惡劣的天氣中努力承受攻擊,125架飛機損失了24架。但原本要在10分鐘後起飛的第二支隊伍,卻因為霧氣實在太嚴重,等了好幾個小時才起飛。
這就讓德軍有空檔重新集結,完全失去聲東擊西的效果。第二支起飛的隊伍,230架飛機裡就損失了5、60架。美軍一天內慘遭血洗兩次,四分之一士兵罹難。付出那麼沉重的成本之後,結果如何呢?
根據最樂觀的預估,美軍在這場行動中投下2000顆炸彈,只有80顆擊中目標,大約減少德國三分之一的「滾珠軸承」產量。不過這個數量,對德國軍事根本不痛不癢。因此很多人都開始追問說,為什麼「精準轟炸」會這麼不精準?
【「精準轟炸」為何不精準?】
事後有不少人認為,精準轟炸會那麼慘烈的失敗,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技術不夠精準」。其實當時美國轟炸機所使用的「諾登瞄準器」,在試驗中確實是可以發揮足夠作用的。但現實中,用機器量產的「瞄準器」,品質還沒辦法做到跟實驗室一樣好,所以用起來就有一段落差。
第二個導致精準轟炸失敗的原因,就是「天氣」。因為這個瞄準器,必須透過望遠鏡看到目標後,輸入風向、風速、地表曲度等等數據,才能夠準確發射命中。可是什文福的行動因為出現大霧中,投彈員根本看不清楚目標,轟炸機幾乎是在盲投。
加上因為起飛太慢,德軍重新集結過來阻擾,在戰況不斷變化的壓力下,投彈員也很難達成一開始設想的目標。而且更嚴重的是,這些問題其實並不是特例,美軍的精準轟炸,在日本再度遇到了大挫折。
-
【「精準轟炸」為何失控?】
在德國執行「精準轟炸」的漢賽爾和李梅,後來又投入了對日本的空戰。當時作為指揮官的「漢賽爾」,一樣想要在日本進行精準轟炸。但他卻發現,東京上空有著前所未見的怪風和雲層,讓轟炸機很難鎖定目標,結果只好一直空等天氣放晴再起飛。這種一再延宕的問題,就讓他們的戰術執行出現很多困難。可是當時戰爭已經持續了很久,疲累的美軍,越來越難忍受這種看不到成果的打法。
漢賽爾的長官也要求他,不要一直想著瞄準關鍵設施,直接用燃燒彈,隨意轟炸就好了。但是,漢賽爾非常堅持精準轟炸的理想,不斷推託不肯做。最後長官忍無可忍,終於把漢塞爾撤換下台,改由李梅指揮。"
李梅上台後,其實一開始也嘗試過要繼續執行「精準轟炸」,但後來發現問題不是漢賽爾隊伍的技術不好,而是這個戰略在當時真的不可行。於是李梅最後放棄了「精準轟炸」,開始採用燃燒彈。他轉向後第一次策劃的「無差別轟炸」,就是前面提到那個可怕的「東京大空襲」
當時他們沒有鎖定特定目標,只框出了16平方英里的東京人口密集區,就開始投放燃燒彈轟炸。而住這個在被轟炸地區的人,大多是工薪階級的窮人。以結果論來說,這次美軍非常成功地達成了他們的目標。前線回傳的超大火勢照片,讓所有人都震驚得說不出話。而在這之後的半年內,「李梅」指揮的軍隊用類似的方式,毀了日本67個城市,數十萬人罹難。
後來有人批評說,李梅根本已經燒上癮。他本人甚至常說,二戰其實根本不需要原子彈,火攻就讓日本快要投降了。那在這之後,也很多人開始討論說:堅持精準轟炸的漢賽爾,和選擇無差別轟炸的李梅,究竟誰才正確?
【究竟哪個戰略才正確?】
「精準轟炸」和「失控轟炸」這兩種戰略,到底是誰比較好,書裡面其實沒有給出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主要是因為,這個大哉問實在太複雜了,而且很多時候「好或不好」,是取決於我們看待事情的立場。比方說,如果是像我們這樣的一般人,應該都會覺得說,當然是「精準轟炸」比較人道,可以避免傷害波及太多平民。而且用最少的資源打到痛處,理論上效率應該比較高才對。
但「精準轟炸」最大的問題是,實際操作起來常常會遇到天氣和技術的限制。那就算天氣都很適合,飛行員也要深入敵營,飛的很低才能打到關鍵設施,你看得到對方,對方也可以清楚看到你。這對當時的美軍來說,其實是一個風險更大的做法。
而「無差別轟炸」不用瞄準,可以摸黑飛行,對軍人本身來說比較安全。而且就事後來看,美軍的「燃燒彈」和後來的原子彈,確實讓日方提早投降,避免了後續可能更慘烈的戰爭。
阿不過這樣聽起來好像很理想,但可以想像的是,對於那些成千上萬無辜死亡的日本平民來說,「無差別轟炸」根本就是惡魔般的行為。正是這種兩難,凸顯出了戰爭最殘酷的地方。
【我們的觀點】
我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除了覺得故事本身都非常精彩之外,裡面對戰爭的討論,其實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戰爭當然是殘酷的,很多道德標準,可能都跟和平時期不一樣。可是問題就來了,在戰場上為了要達成目標,我們到底願意犧牲多少原則呢?
這時候「精準轟炸」和「無差別轟炸」的選擇,感覺有點像是電車難題那種道德困境。一個方法很理想,但執行起來太困難,可能反而會帶來更多傷亡;另一個看起來最有效,可是馬上就會造成無數傷亡。
這時候你會怎麼選呢?書裡面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正確答案」,而是用很多不同的例子和論點,去引導我們用不同的面向來思考問題,讀起來真的蠻有趣的。那今天因為篇幅的問題,書裡面很多精彩的故事這裡沒辦法談到,歡迎有興趣大家去買這本《失控轟炸》支持好書和出版社!"
-
最後想要問問大家,如果是你的話,會選擇堅持「精準轟炸」還是「無差別轟炸」呢?
A:精準轟炸,技術困難可以努力克服,無辜平民的命是救不回來的!
B:無差別轟炸,雖然看起來殘酷,但速戰速決才是傷亡最小的辦法!
C:實在沒辦法選,可能要看到更實際的案例才能判斷吧。
D: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認識《失控的轟炸》。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阿共打來怎麼辦」,以及「台海危機」的討論;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Next
吃到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