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2.03.07

有錢都買不到蛋!十年來最嚴重缺蛋危機,是怎麼爆發的?|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55 Covid-19 疫情:雞蛋成本漲、蛋價跌
02:51 禽流感疫情
03:55 政府慢半拍,錯失「填蛋」機會?
05:19 政策出錯招,反而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06:45 雞蛋產業真的「不堪一擊」嗎?
08:10 種種問題,有解方嗎?
09:28 我們的觀點
10:27 問題
10:50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你知道嗎,在台灣,每一年,就有365天過去——而且,平均每個人就會吃掉355顆蛋。不過前陣子,台灣卻爆發了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蛋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台灣今年爆發的「缺蛋危機」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剛剛說到,前陣子台灣爆發了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蛋荒」,尤其在農曆新年前後,每天就缺了大約兩百萬顆蛋。

雖然最近雞蛋供應量,已經漸漸恢復了,不過這一次「缺蛋」的新年,也是為台灣人創造了不少集體回憶。
比如說在網路上,被空空如也的雞蛋貨架照片洗版,或是親戚朋友團聚的場合,變成「搜蛋情報」交流會。甚至買雞蛋也要排隊搶購,搶到蛋的人還會被戲稱是「雞蛋富翁」。

吃不到蛋,有人這樣苦中作樂,但也有人感到憤怒,畢竟過去一年間,台灣真的是爆發了,不少跟食物有關的問題。不過,這次的缺蛋危機比較特別,很難用單一的事件或原因來解釋,而更像「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的疊加結果。所以,今天我們想來聊聊,這次缺蛋危機的來龍去脈是什麼?雞蛋又到底是怎麼消失的呢?

在開始之前,按照慣例,還是讓我們進一段工商服務時間。


-

【Covid-19 疫情:雞蛋成本漲、蛋價跌】

這次談「缺蛋」,我們要先從「缺雞」說起。這件事,可以分別追溯到兩場疫情的先後夾擊。第一場就是大家最熟悉的 Covid-19。

在Covid-19疫情衝擊下,全世界的原物料跟航運費用,都在飆漲。雖然說,台灣99%的雞蛋,都是國內自產的,可是給蛋雞吃的飼料,卻幾乎都是進口來的,所以飼料也一直在漲價,近幾個月還整個暴衝,在今年初達到新高紀錄。

更慘的是,去年五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雞蛋需求量瞬間銳減,還一度造成全台灣,有一半的雞蛋滯銷,蛋價也就開始直直落。要付的成本大漲,能賺的錢又大減,蛋農養越多就賠越多,所以多半會選擇讓一些母雞提早退休,盡量省一點飼料錢。

就這樣捱過了好幾個月,到了秋天,本土疫情終於緩解,蛋價也開始上漲了。但緊接著,卻換「禽流感」疫情接棒。

【禽流感疫情】

台灣入冬之後,因為候鳥遷徙、氣溫降低等因素,所以本來就很容易爆發禽流感。但是,這次的禽流感,對蛋農而言,比前幾年都更嚴重。根據農委會的說法,前幾年的禽流感,大部分是「肉雞場」中標,這次卻是以「蛋雞場」為主,而且,連上游賣雞的「中雞場」都一起中鏢。

另外,也有人指出,這次流行的病毒株比以前更「毒」,死亡率更高、傳播速度也很快,還不分年齡層,老中青通通都會中標。

雖然說,目前並不清楚,這次到底有多少隻雞病死。不過,根據防檢局2021年度的抽檢結果,他們在超過四成的蛋雞體內,測到了抗體,也就是說,這波禽流感,可能感染了全台灣,至少四成的蛋雞。

所以說,即使蛋價回升,農民想多養一些雞了,卻會擔心新買的雞,會把病毒一起帶來。加上現行的政策,是只要有一隻雞確診,就要全場撲殺,很多蛋農因此就打退堂鼓,不太敢買新的雞。而在這兩場疫情夾擊之下,蛋農的雞,也就越養越少了。不過,「缺雞」還只是這次蛋荒的第一個階段。


-

【政府慢半拍,錯失「填蛋」機會?】

在這次缺蛋危機中,許多人批評政府沒有做好「危機處理」。而這些批評,主要有兩個面向。首先,是認為政府「反應慢半拍」,沒有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到事情大條了才有所動作。關於這點,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就在訪問中坦承,因為「監測數據未必準確」,所以他們初期在判斷狀況時,確實有「產生落差」。

例如,在官方數據中,2021年,全台灣因為感染禽流感而撲殺的蛋雞,只佔全體的0.2%;但是,第一線業者卻表示,從11月開始,蛋雞死亡的數量就相當驚人,不是一般的多。然而,到底死了多少雞,目前還是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

會有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由於蛋農,普遍不願意主動通報疫情,因為,如果按照官方政策「全場撲殺」的話,政府給的補償金,根本遠遠不及他們的損失。所以蛋農通常會「自行處理」。

另外一方面,雞蛋產業的監測資源也很不足。目前,全台一共1,800多家蛋雞場的雞蛋,和雞隻數量,全都是靠「養雞協會」裡的三個人,負責調查統計,而且就是每個月「用電話」問過一輪而已,不會另外再確認。

政府掌握不了確切數字,自然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也使得多數對策,都是到了蛋荒完全爆發時,才陸續推出。而除了反應慢半拍之外,另外一個面向的批評則是認為,政府的對策「出錯了」,反而幫了倒忙。

【政策出錯招,反而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根媒體報導,在11月蛋價開始上漲之後,行政院有提議用「進口補缺口」,來弭平蛋價,但農委會擔心,這樣做會影響國內的雞蛋產業,而沒有馬上進行。農委會這邊則是提議,調降「飼料原物料」進口關稅,來減輕蛋農的成本,但是後來也被財政部門否決了。

在這些對策都卡關的情況下,今年一月初,農委會宣布「蛋價凍漲」,也就是讓雞蛋的價格,維持在每台斤34.5元。而在此之前,蛋價已經因為缺蛋,連續漲了三個月。不過,飼料的價格也在此時創下新高。

蛋價不能漲,但飼料卻繼續漲,逼得很多農民只好再少養一點雞,甚至乾脆「不養了」,讓雞蛋的缺口,又再進一步擴大。所以很多人批評,凍漲政策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這些批評,農委會說,凍漲是行政院的指示,他們之前建議過,應該讓雞蛋價格遵照「市場機制」,供不應求就漲價。行政院則說,當時是出於民生考量,才會建議業者「共體時艱」,希望能穩定蛋價。

然而,隨著蛋荒越演越烈,政府才陸續推出了之前卡關的對策,並且在二月中宣布「蛋價解凍」,還加碼補助蛋農。到了三月初,雞蛋的供應量,也漸漸恢復穩定了。

不過,在整個危機中,受到批評也不只有政府。很多人就質疑,天災一來、政府又幫不上忙的時候,整個雞蛋產業,就東倒西歪,是不是這個體制,真的像雞蛋一樣「脆弱」呢?


-

【雞蛋產業真的「不堪一擊」嗎?】

講到這邊,大家可能有注意到,無論是雙重疫情、或政府對策,影響到的,幾乎都是「蛋農的生產意願」,也是這次蛋荒的一大關鍵。

所以,有人就在想,為什麼農民,在這些天災人禍面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而這個矛頭,就指向了台灣雞蛋產業運行已久的「包銷制」。包銷制顧名思義,就是農民生產的雞蛋,不論大小、品質或數量,盤商都會全部「包」下來,再負責「銷」出去。

包銷制最初的用意,就是考量到,母雞每天都會下蛋,可是雞蛋的保鮮期很短,所以將產、銷分開,讓農民專心生產,運送和銷售,就交給盤商來擔心,大家分工合作,也能分散風險。

這樣看來,包銷制本來是一番美意,不過像這次,在雙重疫情打擊下,遇到成本高漲、但銷售低迷的狀況,農民就沒辦法即時應對了。關於這點,很多評論都指出,問題出在蛋價的訂定方式。

目前,每天公告的蛋價行情,是由一個蛋農、盤商和政府所組成的委員會,根據「市場供需」和「生產狀況」來判斷。不過判斷用的資料,照慣例,都是由蛋商公會來整理。長久下來,就讓生產和銷售之間,出現了「資訊的落差」。

蛋農一直不清楚市場供需狀況,就不能準確預估下期產量多少比較好,也幾乎沒有任何「議價的籌碼」,像這次成本上漲了,蛋農就沒辦法直接要求漲價,只剩「少養一些雞」這條路能走。


-

【種種問題,有解方嗎?】

其實在2019年,台灣也爆發過一次缺蛋危機,上面我們提到的問題,在當時的討論中,也幾乎都找得到。而且,針對這些問題,農委會也提出過不少改善方案。

比方說,這次缺蛋之後,有不少人建議參考美國,實施「雞蛋分級制」,根據不同大小、品質來計算雞蛋價格。但在幾年前,農委會就有試著推出這種「分級計價制度」,只是成效很有限。

困難點在於,台灣有九成的蛋雞場,是小型農舍,他們沒有太多資源,去引進「雞蛋分級」所需要的設備。目前雞蛋大小的分級,其實是由盤商在做,所以如果要分級計價,蛋農跟盤商之間,也還是會有資訊落差的問題。那麼,乾脆取消包銷制,讓蛋農自產自銷呢?這樣一來,蛋農就不會再被動地接受價格,還可以更清楚知道市場的脈動。

這同樣很難實現。因為要做銷售端,就要負責冷藏和運輸,可是就像剛剛說的,大部分蛋農,都買不起那些設備。而且,要生產也要銷售的話,蛋農要做的事情,還有要承擔的風險,都會多非常多,很可能會應付不來。

另外,還有成立產銷班、計劃生產,或是像牛奶一樣走「契約產銷制」等等,各式各樣可能的改善方法,雖然沒辦法一一介紹,不過實際執行起來,也都會有各自的挑戰。

【我們的觀點】

今天講的這個議題,真的非常、非常複雜,可能要牽涉到農業、經濟、公共衛生等等,各種不同的專業領域。

所以我們只能盡量,參考一些政府資料,還有各家媒體的調查報導,來針對「缺蛋」這件事本身,整理出一個重點事件的脈絡。所以如果有什麼沒講到、或是不夠詳盡的地方,也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

不過,看了很多報導指出,雞蛋產業長年來的「結構性問題」,我們也確實覺得,整個雞蛋產業,給人一種「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感覺。既有的問題一直存在,每次出了狀況,就又被丟出來講,然後在這次危機面前,被逮個正著。

另外,透過這次蛋荒,我們也思考到,近期「通貨膨漲」帶來的影響。這個影響,可能不只在飼料漲價上,還有「蛋價凍漲」這個政策上。我們在想,這或許顯示了,在全面通膨的時代,民選政府的第一優先,往往會是多數國民最關心的民生議題,所以才會在第一時間選擇「壓住價格」。

-

不過有人說,假設政府沒有推出「凍漲」,這次缺蛋危機,有可能會變成「買不起蛋」危機。那麼,你覺得,這到底是,該凍漲呢?還是不該凍漲呢?

A 還是凍漲吧,大家日子都不好過,這樣買得起雞蛋的人,還真的會是「富翁」。
B 當然不該,這樣蛋農也太可憐了吧。
C 可以不用,變貴之後,蛋農就會增加產量,那過一陣子就又便宜啦!淡定面對就好啦~
D 其它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雞蛋是怎麼消失的」吧!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台灣的外銷鳳梨」以及「巧克力產業的爭議」吧;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雞蛋價格變化:https://bit.ly/3tHpJBo
→94年至110年雞場家禽流行性感冒年度主動監測結果:https://bit.ly/3hL6alS
→缺但啟示錄:蛋雞產業的困境與改革之道:https://bit.ly/3pERkl9
→台灣遇十年來最嚴重蛋荒,蛋農為何不願增產?誰來決定雞蛋售價?:https://bit.ly/3MsFg0a
→氣候、禽流感、制度缺失──惡性循環下的缺蛋危機何時解?:https://bit.ly/3KpvzxE
→「紅盤價」與「包銷制」──撐起台灣雞蛋產銷40年的老舊機器正待改革:https://bit.ly/3vOyxYC
→【誰在亂物價/上】缺蛋禍首在凍漲 政院物價小組、農委會哪方是元凶?:https://bit.ly/3KocXhO
→全台缺蛋》不明疫情侵襲蛋雞場,成壓垮產業鏈最後一根稻草,4月前難解蛋荒:https://bit.ly/3ttqayM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剖腹產」背後,竟還有騙保陰謀!?為何全世界媽媽都想要「剖腹產」?《 健康迷思大破解 》EP 012|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