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開頭
02:49 MBTI測驗是什麼?
04:05 準不準,因人而異?
04:36 準啦!哪一次不準?
05:41 心理測驗都是騙人的?
06:25 測驗的「信度」與「效度」
07:27 MBTI測驗是好的心理測驗嗎?
07:55 「怎麼用」很重要!
08:55 用心理測驗找對象,可行嗎?
09:55 我們的觀點
11:07 問題
11:26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你有聽過 MBTI 心理測驗嗎?雖然很多人都會用這個來自我介紹、交朋友,不少企業甚至也會把這個測驗結果,當成面試新人的參考。但對心理學家來說,這樣的做法其實滿有問題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MBTI 16型人格測驗」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MBTI 16型人格測驗」這個工具,是在公司企業當中,相當受歡迎的一個心理測驗,許多的主管或人資,常會用它作為面試新人,或是了解舊員工的方式。而 MBTI 的測驗工具,因為在網路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所以很多人都會在就業前,就自己先去找來測,順便當作職涯探索的一個指標。像有些傳言就指出,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是非常少見的「INTJ」人格。
不過,陸續有心理學家指出,用MBTI的測驗結果,來預測一個人的能力或工作表現,這可能是有問題的。而專家這樣的說法,也讓MBTI測驗,一度開始變得過氣。
但近幾年,因為交友網站的關係,MBTI 測驗重出江湖,有些網站把它拿來當成「過濾對象」的工具,網路上也出現越來越多文章,探討某種類型的人,適不適合當朋友,或進一步交往。欸等等,這真的不是把「12星座」換成「16型人格」而已嗎?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聊聊,這個測驗的依據是什麼?心理學家為什麼批評它?用這個來篩選人才或交往的對象,又應該注意什麼?
-
【MBTI測驗是什麼?】
MBTI 人格測驗,其實已經有70年的歷史了!它主要是利用「二分法」,從四個向度上,去分類出不同的人格。這四個向度呢,分別是「獲得能量的方式」(能量來源)、「認識世界的方法」(感知偏好)、「做決定的習慣」(判斷偏好),以及「生活的方式」(認知態度)。那因為每個向度都被二分,所以2乘以2乘以2乘以2,就會得出「16種」不同排列組合的人格型態。每個人格,都是由4個英文字母所組成。而這個測驗的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要在一系列題目中,勾選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測驗就會告訴你說,你的人格是16個裡面的哪一種。比方說你測出來的結果是 ISFJ,代表你是「內向(I)」的人,習慣以「實際的感覺(S)」處理事情,做決定時比較依賴「情感(F)」,然後比較喜歡「判斷(J)」這個世界。
除此之外,還會給你一個很酷的身份,告訴你ISFJ是「守衛者」人格,是「真正的利他主義者」,「非常善良」,「對相信的人事物慷慨而富有激情」。以職涯選擇來看,這種人適合當醫生、學者或是慈善工作者;而在交友網站中,他可能會告訴你這個對象「是個浪漫的夢想家,富有愛的靈魂」、「喜歡老電影」或是「喜歡讓對方當主導」。嗯...好。道理我都懂,但重點是,它真的有準嗎?
【準不準,因人而異?】
老實說,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準不準」其實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就像有的人覺得星座、血型或是塔羅牌很準,但有的人就是覺得不準。因為大家心中各自準不準的那把尺,恐怕都長得不一樣。假設同樣是十句解釋當中,中了三句,有些人可能會批評這個命中率太低;但有人認為,不會啊!這樣很準了吧!1948年,心理學家「佛瑞(Bertram Forer)」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而那個實驗的結果,對於這種「覺得準」的心態,提供了一些解釋。
-
【準啦!哪一次不準?】
他讓一群學生進行人格測驗後,給每個人一份「屬於自己特質」的分析結果,並請他們自己評分,看你覺得這個測驗結果,跟自己有多契合。在滿分5分的狀況下,學生們給出了平均 4.26 的高分。但有趣的是,每個人收到的「專屬分析結果」,其實完全都一模一樣!它裡面寫的,全部都是一些非常模糊、幾乎能適用在每個人身上的敘述。例如:「雖然人格有些缺陷,但你大致上都有辦法彌補」,或是「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而且不喜歡受到限制」等等。佛瑞認為,人類大腦在處理訊息時,通常會傾向特別去關注自己相信的部分,然後忽略跟自己想法違背的部分。當我們帶著某種期待,去接收外界給我們的訊息時,思考上就容易會出現偏誤。
所以,明明10次預測只有中3次,但有些人可能對於「說中」的那幾次,印象特別深刻,就會覺得它「很準」。後來,這種跟算命或心理測驗有關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現象,就被稱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欸!等等!所以說了這麼多,難道心理測驗都是騙人的嗎?MBTI 也根本就是都在騙嗎?
-
【心理測驗都是騙人的?】
嗯...並不是這樣的。如果要說心理測驗都是騙人的,這大概會氣死一堆心理學家,還有那些在大學辛苦修完「心理測驗」課程的心理系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當中有一件很關鍵的事情,就是真正的「心理測驗」,其實是非常非常嚴謹的!換句話說,網路上那些常見的小測驗,並不是真正的心理測驗,充其量只能說是「心理遊戲」。
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真正的心理測驗,它從題目的來源、篩選流程、計分標準到結果解釋,都需要說明得很清楚,而且最好要有足夠的研究或統計數據支持,還要列出適用的對象和測驗條件。但對一般人來說,我們要怎麼分辨呢?這部分也許可以先從一份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來看。
-
【測驗的「信度」與「效度」】
首先,「信度(Reliability)」的意思就是指,這個研究方法或測驗工具,它「穩定」的程度。例如,我們把一個啞鈴放到磅秤上,連續測了3次,結果這3次測出來的數字都不同,那就代表這個磅秤的「信度」不足。那在問卷調查,心理測驗的應用上,如果短期間內每次測出來的結果都不一樣,就代表這個工具的信度有問題。不過,除了「信度」很重要以外,一個測驗還必須要真的能測到「它想測」的東西,才會有意義,而這就是所謂的「效度(Validity)」。
比方說,有個老師想透過一份數學考卷,來測試班上同學的數學程度,但這份考卷不小心出太難,讓全班都0分,大家連續考了3次都一樣。
以這個結果來看,考卷的信度或許可以說很好,但它的效度很差,因為老師根本無法從大家的分數中,知道誰的數學程度比較好。話說回來,當一個心理測驗,無法通過信效度的考驗時,它當然也很容易收到各種批評和質疑。那這邊的重點就來了,如果從信效度來看,MBTI 可以算是一個好的心理測驗嗎?
-
【MBTI測驗是好的心理測驗嗎?】
在早期MBTI測驗剛被開發出來的時候,確實遭受了不少心理學家的質疑,覺得這個測驗在信效度上,都是有疑慮的。不過,也正因為有這些質疑的聲音,MBTI 測驗才能不斷地修正調整,在 1998年以後的版本,學界普遍都認定,它已經具有足夠的信效度了。從這個角度來看,MBTI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好」的心理測驗。但這並不代表它就很「好用」,因為「怎麼用」又會是另一個問題。
-
【「怎麼用」很重要!】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今天知道,這個心理測驗的結果,會影響到你能不能得到這份工作,那你會怎麼回答呢?是真的照實回答,還是去揣測對方,可能會想看到的答案?又或者,也許你覺得自己真的照實回答了,但你真的有辦法確定,你回答的是目前真正的自己,還是你理想中的那個自己呢?這些問題,都是心理測驗這種工具,最致命的研究限制。畢竟一個人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會給出的答案,本來就很容易會受當下的情境或心態影響。而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一般通常會建議,施測時要由受過相關訓練的專家協助,並且在合適的環境中進行,讓這份測驗,可以盡可能測到一個人真正的樣貌,測驗的結果才會比較準確。
也就是說,並不是自己隨便做完題本,測驗結果就可以直接拿來用了。欸...那這樣說來,大家自己在網路上做的那些測驗結果,還有參考價值嗎?用心理測驗結果來面試員工或是挑選約會對象,還有意義嗎?
-
【用心理測驗找對象,可行嗎?】
對於用心理測驗來找員工或找約會對象這件事,心理學家恐怕會告訴你「僅供參考」。而且,根據一些職場上的研究, 「MBTI測驗結果」對於「工作績效」的預測能力,實在說不上有多好。首先,就像前面提到過的,心理測驗的結果,其實會受到填答當下的情境或心態影響。雖然一個人的人格,基本上會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但同樣的人在工作時、在感情中,可能還是會有不同的樣貌。另外就是,相信大家在求學或工作的經驗中,應該多少會遇到一些,個人能力超強,但個性卻讓其他人覺得難相處的人。
這樣的狀況反映出,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和他實際上的工作績效之間,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變因,也許是他跟其他人的相處狀況,又或者是整個團隊的氛圍等等。也就是說,心理測驗的功能,確實有助於讓我們了解當下的自己或彼此,但要直接把這樣的訊息,拿來連結或預測他會不會是好員工或好情人,建議大家還是大概參考就好,不要看得太重。
【我們的觀點】
我們發現,對許多人來說,心理測驗其實真的跟星座、血型或是占卜算命類似,除了是聊天的話題,更重要的是想藉由它,讓我們能在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點方向或安全感。所以對很多人來說,你硬要去討論它科不科學、嚴不嚴謹,其實真的是滿討厭的,好像讀了一點書,就想潑人家冷水一樣。不過我們覺得,換個角度來想,如果能了解一下「心理測驗」這個工具的功能、限制或使用方法,其實還是滿好的啦!
畢竟,一個好的心理測驗,背後都有許多心理學家的努力,而他們的這些付出,都是希望這些工具可以真的幫助到人。當大家掌握了使用說明書,也更能把它用得更好。而且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對於測驗結果深信不疑,覺得一定要遠離某某人格,或是覺得自己是某某人格,所以就不適合做某種工作
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再好用的心理測驗,它終究都只是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人的某些面向,並不能代表他的全部。最重要的是,人是有能力改變的!雖然現在我們的狀態是這樣,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只能是這樣的人。很多時候,認識才是改變的開始,所以,能認識很好,但千萬不要就這樣被困住囉!
-
好的,那今天我們想問問大家,你對於把像MBTI這類型的心理測驗,用來徵才或交友的看法是什麼?
a. 我覺得滿好的,多一種方式可以快速了解對方
b. 我不是很喜歡,感覺容易讓自己對對方有刻板印象或錯誤期待
c. 我覺得參考就好,也不知道對方在回答的時候是什麼狀態
d.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MBTI 人格測驗到底準不準」!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巴納姆效應」以及「12星座的由來」;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你也測了MBTI嗎?聽聽心理師怎麼說- 愛心理:https://bit.ly/3CPSBKg
→閱讀筆記:MBTI準不準?-海苔熊:https://bit.ly/3l0ScP3
→人為什麼會相信星座?「巴納姆效應」與心理學的「確認偏誤」- The News Lens:https://bit.ly/3qZ9EXJ
【 延伸閱讀 】
→信度-Wikipedia: https://bit.ly/3cCAAEz
→效度-Wikipedia:https://bit.ly/3FIHN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