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6.24

同樣在繳健保,有人卻得到比較少的醫療資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其實有解?|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42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台東超人醫生徐超斌
02:03 醫療資源對偏鄉是「生死存亡」問題
02:35 遠距醫療是什麼?
03:21 5G遠距醫療是什麼?
03:38 為什麼「5G發展」要跟「遠距醫療」綁在一起?
05:42 5G遠距醫療本身也有些隱憂?
06:16 我們的觀點
07:03 提問TIME
07:2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
跟大家聊聊「為什麼同樣在繳健保,有些人獲得的醫療資源會比較少」吧~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去醫院看病的經驗?

對我們來說也許就是一兩個小時的等待就能完成;但其實台灣有些鄉鎮,一旦民眾生病的話,要看醫生得要靠運氣,如果嚴重點需要急救的話,基本上就是一腳在外面,另一腳卻已經踩進棺材了。

為什麼大家都在繳健保費,獲得的資源卻有巨大差異呢?
在問題討論前,先來看看台東超人醫生徐超斌的故事。


-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台東超人醫生徐超斌】

徐超斌小時候因為妹妹感染肺炎,在南迴公路送醫途中不幸往生,讓他下定決心要成為醫生,為的就是不想再讓同樣的事情重演。而他也真的成為台南奇美醫院的主治醫生,一直到三十五歲那年,他選擇辭職,回到台東達仁鄉服務更多鄉親。

在台東行醫期間,徐超斌光是一個禮拜巡迴看診的里程數,就足夠環繞台灣一圈,但他卻沒喊過累,一個月超時工作高達400個小時,也讓「超人醫師」的稱號逐漸流傳開來。即便後來因為中風病倒,造成左半邊身體癱瘓,還是堅持要巡迴看診,一邊到處找錢找人籌備南迴醫院。

好的,故事說到這,其實還只是南迴公路的一角;事實上整個南迴公路沿線民眾,一旦出了意外要送醫急救,基本上就是在賭到底是自己的命長,還是南迴公路的路長。

但是根據流通快訊及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的資料指出:截至2017年為止,國內連鎖便利超商已經超過一萬家,在同一時間,國內的醫療院所無論等級或大小,也已經超過兩萬兩千家。經過數據一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國內醫療院所的密度比連鎖便利超商多了將近兩倍。幾乎可以說「看病就跟去巷口超商一樣簡單」。

那既然這麼容易的話,為什麼徐超斌醫生還需要在台東巡迴看診呢?

【醫療資源對偏鄉是「生死存亡」問題】

根據統計,台東縣車禍致死率是全台灣最高,每40件車禍就有一人死亡,更糟的是整條南迴公路長達100公里,卻沒有任何一家醫院。如果民眾有任何意外需要急救,通常得往南送到高雄、或是往北送到台東市區醫院急救,路途超過60公里、花費時間超過一小時。

從這邊可以發現,台灣醫療資源充足,但是卻有「分配不均」的問題。而遠距醫療,就被政府視為這個狀況的解法,也開始制定相關的法規。


-

【遠距醫療是什麼?】

「遠距醫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指的是「使用互動式視訊及資訊通訊技術,進行包括診斷、治療及諮詢等醫療照護行為,以及衛生教育與醫療資訊的傳遞。」

而台灣早在1995年,政府就制訂了「山地離島地區通訊醫療之實施地點及實施方式」;隨著智慧醫療發展逐漸完善,政府也在去年5月發布「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放寬醫師替患者做遠距醫療規定,包括:持有醫師開立效期內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以及長照住宿式機構的病人等等,估計有超過200萬民眾受惠。

附帶一提,除了放寬法規限制,最近政府也在推動「5G技術」結合「遠距醫療」來提升診療效果。


-

【5G遠距醫療是什麼?】

5G遠距醫療意思是將「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結合「遠距醫療」。

有了5G通訊技術的「低延遲」的特性,醫師跟醫療設備可以有效協同工作;高傳輸速度也可以迅速傳送診療影像給醫師。


-

【為什麼「5G發展」要跟「遠距醫療」綁在一起?】

主要原因在於,5G技術可以提升遠距醫療的準確度和即時性。藉由5G技術,遠端患者的手術影像和生理數據,可以更快速的傳送給本地醫師判讀,提升遠距醫療的準確度和即時性。

比如說2001年的時候,法國馬赫斯克醫師團隊就在宙斯機械人手臂輔助下,在「美國紐約」替「法國史特拉斯堡」的病人,完成橫跨大西洋的「遠距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像這類的跨地手術,如果加入了5G通訊技術,就能提高影像的即時性和手術的精準度。而且救護車在運送病人途中,也可以用5G技術把病患傷口影像和生理數據,更快的傳送給醫院,讓醫院即時判斷需要哪些設備和醫護人員,爭取更多急救時間、提高存活率。

未來,我們還可以用5G技術結合 AR/VR、以及達文西手臂,這樣醫生進行跨地手術的時候,傷口影像可以更清楚的呈現,而達文西手臂也可以減少手的顫抖晃動,提升動作的精確性。這邊也跟大家補充說明一下噢,5G遠距醫療也跟人工智慧的發展密切相關。目前台灣還是在「弱人工智慧」的階段,也就是「訓練電腦做出人類行為」;但在未來十年內,我們將會進入「強人工智慧」,也就是電腦開始發展出意識、能自主做出人類行爲。像這樣的強人工智慧如果結合5G技術,也會讓診療過程會更即時、精準,減輕醫生的體力負擔。

那在這邊當然也不能不提,發展「遠距醫療」本身就有許多好處。像是在偏鄉地區,看病的交通花費有時還比醫藥費多好幾倍,那如果採去遠距醫療,就可以讓民眾就近看診、動手術,減輕負擔,這樣一來就可以讓醫療資源「更有效地分配」。再來,遠距醫療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就醫。像是洗腎、或是疼痛與神經性疾患的病人,如果採取遠距問診,醫生就可以即時判斷就診的必要性,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

綜合以上,5G遠距醫療應該算是未來發展趨勢,但它本身也有些隱憂,主要有兩個。


-

【5G遠距醫療本身也有些隱憂?】

首先是「醫療責任不容易釐清」的問題。由於遠距醫療無法親自「觸診」,可能也有影像傳輸失真問題,比起近端診療少了一些判讀資訊,那萬一有醫療糾紛,到底過失責任要怎麼判斷?像這些不確定性可能會讓醫生抗拒使用遠距醫療。其次是資安問題。駭客可能透過藍芽功能加以操作,竊取病人在行動裝置裡存放的醫療資料,造成個人安全威脅。

上述這些問題,其實都是發展5G遠距醫療前需要解決的。

【我們的觀點】

就我的看法,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採取「遠距醫療」算是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恐怕無法解決緊急且大量的急救需求。想像一下,如果去年的普悠瑪事故地點是在花蓮光復,而非離醫院較近的宜蘭蘇澳,恐怕會是更嚴重的傷亡。從這點來看,偏鄉地區還是需要有基礎醫療能力的醫療院所,還有完整的轉送機制。

更宏觀來看,「5G技術」結合「遠距醫療」雖然已經是未來發展趨勢,但也需要更完備的政策規劃與法規限制,以及考量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比如說高齡化社會需求、各地區醫療發展情況等等,來確保資源分配的正義。否則很容易在營收的考量下,讓資源過度往城市集中。

-

最後也來問問大家,對於5G遠距醫療,你會想把它用在哪裡呢?
A. 協助行動不便的阿公阿嬤在家看病。
B. 自己半夜發燒、肚子痛身邊又沒人時,直接線上跟醫生求救。
C. 臨時想要蹺班或翹課的時候,馬上請醫生開診療證明請病假。
D. 其他,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5G遠距醫療為什麼是未來醫療發展趨勢」』!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更多「神奇的5G應用」;也別忘了按這裡,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達文西手術系統:http://bit.ly/2Kn1aW4
→ TELEMEDICINE Opportunities and developments in Member States: http://bit.ly/2XiauR3
→ 臺灣醫療的「便利成本」有多大?: http://bit.ly/2IoYSnc
→ 【5g科普】只要9張圖,看懂什麼是5g|大和有話說/: http://bit.ly/31P25Ee
→ 妹妹在送醫途中枉死...為什麼偏鄉民眾沒有看醫生的權利?: http://bit.ly/2ITwSal
→ 德國電信展示超高速5G新應用,醫生遠距遙控機器人開刀雛型亮相: http://bit.ly/31HgVML
→ 達文西外科手術系統: http://bit.ly/2RlQW99
→ 尖端微創手術-智慧型外科機器人: http://bit.ly/2wZQ3K3
→ 微創手術科技的現在與未來:影像、機器人與人工智慧: http://bit.ly/2WSpiGL
→ 【UN報告】2050年全球2/3人口居住在城市 2028年德里成為人口最多城市: http://bit.ly/2WRlmWA
→ 臺灣5G行動計畫(p.24-25): https://2030.tw/5G_Taiwan
→ 手機醫生與網路病人:英國「遠距醫療」的省錢挑戰: http://bit.ly/2WQAqid
→ 影/高雄長庚跨218公里開遠距門診 台東估3萬人受惠: http://bit.ly/2Ko9q8h
→ 高雄醫生可遠距診療台東病患三專科 20181116公視晚間新聞: http://bit.ly/2RnefiB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社會新鮮人的沈重告白!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心靈七湯 》EP 012| 心靈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