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2.02.22

職業倦怠是一種病?一想到工作就厭世,是抗壓性太差,還是心理過勞?《 七七心理學 》EP 035|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2:17 什麼是職業倦怠?
03:36 職業倦怠有哪些症狀?
04:42 誰要小心職業倦怠?
05:34 我是不是做錯什麼,才會職業倦怠?
06:15 職業倦怠的高風險因素
07:31 該如何調適?
08:48 離職是好辦法嗎?
09:27 我們的觀點
10:37 問題
10:58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自從放完過年連假之後,你是不是又回到那個「一想到工作就厭世」的狀態呢?這個現象很可能是所謂的「職業倦怠」喔!究竟,職業倦怠的成因是什麼?我們又可以怎麼度過這些倦怠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主題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很多人對上班工作的感覺,都是「為了賺一份足夠溫飽的薪水」,所以不得不貢獻自己的勞力、腦力和時間。因此,很多人常常會覺得不想上班、不知道為何上班,而感覺到痛苦。這樣的狀況,其實很有可能就是遇到「職業倦怠」了。隨著近年來心理健康的議題越來越受重視,2019 年的時候,WHO 就把「職業倦怠」納入了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1)」當中。而這個新版的標準,從今年(2022)1 月 1 日開始,正式生效了。

其實 2019 年的時候,我們就曾做過一集來聊「職業倦怠到底算不算職災?」不過,今天這集會更聚焦在討論「職業倦怠」本身的身心狀況、成因和紓解方式,在影片最後也會來聊聊,我們自己怎麼看待「職業倦怠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太草莓?」「現代人的抗壓性真的有比較差嗎?」等等的疑問。


-

【什麼是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也有人把它叫做「工作倦怠」,英文都是「Burnout」,指的是在職場上,因為長期沒辦法處理或調適工作壓力,而導致的一種身心狀態。

根據 WHO 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1)的敘述,職業倦怠的判定標準有三個,分別是:

一、當事人覺得自己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

二、覺得自己跟工作的心理距離拉長,也就是感覺很抽離、很無感,又或者是對工作感到消極和憤世嫉俗;

三、專業效能降低,例如:無法發揮該有的能力,又或者是效率下降等等。

這 3 種狀況,必須要同時出現,才符合所謂的職業倦怠。

不過,雖然職業倦怠被歸類到「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當中,但其實它並不是一種疾病。

2019 年公布新版的標準的時候,WHO 就發現:欸!?各家媒體誤以為職業倦怠是疾病,還緊急發聲明稿說,其實職業倦怠不是病,而是屬於「會影響身心健康」、「讓人不舒服而想要尋求醫療協助」的一種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職業倦怠雖然還不是病,但不好好注意自己的狀況的話,那你的身心狀況,是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成其他更嚴重的心理疾病。那既然,職業倦怠這麼的嚴重,那麼當職業倦怠出現的時候,可能會有哪些徵兆或症狀呢?

【職業倦怠有哪些症狀?】

一般來說,職業倦怠的人都是「長期承受」了對自己來說「太過龐大」的工作壓力。在剛開始遇到巨大壓力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想要試著努力看看,看有沒有機會做出一點好的成果。但如果一直都無法達成目標、或是受到肯定的時候,長期下來,這樣「無力又無助」的心情和壓力,就會出現「心理過度負荷」、「情感枯竭」的狀況。

有的人會失去對工作的熱忱,每天早上起床都不想上班,甚至變得越來越消極,對一切事物都變得很無感。也有人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公司或組織沒有貢獻的廢物,甚至是否定整個人的自我價值。此外,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下,也可能會造成睡眠問題,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和大腦的認知功能。

舉例來說,職業倦怠的人很可能會感覺「睡再久都還是很累」,又或者是出現慢性疼痛和消化系統的問題。而在大腦認知功能的部分,職業倦怠的人還常常會有所謂「認知疲勞」的狀況,例如變得很難集中精神、思考變慢,甚至是腦袋轉不起來的感覺。


-

【誰要小心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特別容易發生在「助人工作者」的身上,像是醫療人員、社工和老師等等都是高風險群。根據國外的研究調查,學校老師的職業倦怠比例大約是 30%,而醫師的比例更高達 67% 。

此外,也有一些報導指出,在學術界,無論是已有教職、博士後,還是博士生,職業倦怠的比例都很高,甚至曾經有一份科學界的調查指出,有高達 3-4 成的博士生,常有中重度焦慮或憂鬱的情緒。

但實際上,職業倦怠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工作中,都可以看得到。根據研究的調查和估計,如果不區分職業類別的話,平均來講,大約有 10% 的人有職業倦怠。也就是說,職業倦怠其實並不少見。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人職業倦怠呢?

【我是不是做錯什麼,才會職業倦怠?】

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太沒抗壓性、爛草莓一顆,或是做錯了什麼事情,才會讓自己感覺職業倦怠?

根據研究結果,如果從人格特質來區分的話,會發現責任感越高、抗壓性越高的人,其實職業倦怠的比例也越高;而越覺得自己可以掌控生活中的一切,或是對於工作的期待越高的人,也越容易遇上職業倦怠的困擾。

所以並不是因為自己太廢或想逃避,才會職業倦怠,反而很有可能是因為「過度要求自己」才導致倦怠的發生。事實上,目前研究還沒有找出職業倦怠真正的「原因」,但有發現 6 種高風險因素,而他們又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大類。


-

【職業倦怠的高風險因素】

第一大類因素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無論是自己的標準,或者是公司、上司的標準都屬於這一類。

比如說:常常覺得工作量太大,怎麼加班都做不完;或是對自己的工作感覺沒有控制感,總是會半路殺出雷同事、恐龍主管或客戶,讓你總是處理到心很累;又或者是,忙得像狗一樣,但總是缺乏金錢的獎勵,或口頭上的鼓勵等等。

第二大類因素是「缺乏社會支持」。比如說,你面臨職場人際互動問題,無論是被孤立、被霸凌,又或是被上司大小眼不公平對待,都跟職業倦怠有關;還有一種因素則是,你不認同自己的工作,覺得很廢、很無聊,甚至覺得自己像在騙人、是老闆的幫兇等等,只要工作無法滿足你個人內在價值追求,很容易會不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可能提高職業倦怠的風險。"

而這邊也要強調一下,所謂的「風險因素」意思是說,在很多職業倦怠的人身上,都能看到這些因素的存在,但我們現在還無法斷定說,遇到了這些因素,就一定會導致職業倦怠。

不過,從我們一般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倒是可以把這些徵兆,看作是警訊,提醒我們自己說「我應該承受了不少的壓力了」,可能需要做一些調整比較好。

【該如何調適?】

調適職業倦怠的方法,最重要的或許是先去了解,在自己的工作上有哪些地方出狀況了,我們才有辦法知道自己有可能可以怎麼辦。

這邊,我們可以試著從公司的「職場環境」,和自己的「個人特質」兩個角度去思考。比方說,如果覺得自己一直壓力很大,一直很疲勞、沒辦法好休息,那問題有可能是工作量太大,也有可能是自己在下班後卻還是在擔心工作,導致自己無法好好休息。不同的情境,就會需要不同的應對方式來處理。

那如果說是一些比較泛用的建議的話,很多醫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士,都會建議要想辦法在現在的生活中,找到自己舒壓放鬆的方式。不論是做自己喜歡的休閒活動、請個長假好好休息,又或者是找可以信任的家人朋友或同事聊聊,獲得社會支持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此外,在個人特質的部分,也許可以試著調整「追求完美的心態」,以及「想要努力迎合別人期待」的想法,這樣的特質雖然很棒,但它其實是個雙面刃,尤其當我們遇上很難達成的目標時,這樣的心態反而容易讓人覺得很挫折。

另一方面,改變工作環境也是一種很多人在討論的方式,例如:很多人會建議,如果倦怠了,或許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但換工作真的是個好方法嗎?


-

【離職是好辦法嗎?】

如果你覺得職場環境真的讓人很受不了,「離職」當然是一個最直接的方式,因為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繼續待在一個很消耗的環境中。

只不過,我們也要提醒大家,辭職再找新工作,畢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也很難肯定新的公司,就不會發生一樣的問題。所以也許先試著在公司內部看看有沒有什麼調整的可能性,例如跟人資聊聊轉調部門或是職責的調整等等。

有時候,光是公司內的職責調整就會有滿大的幫助,等到確認了公司內部調整的選項都不適合之後,再來思考離職的選項,這樣或許會是風險比較小的做法。

【我們的觀點】

我們在研究這個主題的時候,發現職業倦怠的問題,似乎在最近幾年才開始有越來越多討論。所以也有看到有人疑惑說:為什麼好像以前很少見?是現代人的身心狀況特別不好嗎?還是那些說自己職業倦怠的人都太懶惰,不想好好工作才會這樣說呢?

我們翻找了一些資料之後,在一本韓國醫生寫的、談論職業倦怠的書裡面,看到作者對這個現象有一些分析。

她認為職業倦怠越來越常見,有一些社會性因素存在。包括過度強調工作的加班文化,和追求成效的工作文化,還有社群網站上互相比較的心理。這幾項因素加起來,的確讓現在的我們,在心理壓力的部分,比幾十年前更加辛苦。

但同時,我們也覺得,現在這個時代其實也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好。因為當越多人重視心理健康,越多人願意敞開心胸談論職業倦怠的問題,那我們就越有機會能夠及早發現自己的問題,也是告訴身旁的親友:這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無論你喜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記得我們前面提到的幾個建議「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法」、「獲得社會支持」,還有「放下完美主義的心態」,都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

好的,今天的提問,想要來問問大家,你曾經有過職業倦怠的感受嗎?

A. 我當時每天早上起床都很厭世,週日晚上想到隔天要上班就會不舒服;
B. 我當時對生活中的一切都很無感,無法好好放鬆休息,也提不起勁工作;
C. 我沒有職業倦怠的經驗,目前都很喜歡自己做的事情;
D.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經驗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職業倦怠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週休三日」的討論,以及其他七七心理學系列的影片;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每天起床都不想上班?抗壓性強的人,工作倦怠比例竟然更高嗎? - PanSci 泛科學:https://bit.ly/3H97kC2
→你也感到工作倦怠嗎?症狀、原因、與解決方法 - 海苔熊:https://bit.ly/3ImFgMI
→《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安珠延 著,梁如幸 譯,大塊文化出版。 
→為什麼我這麼容易倦怠? - 天下雜誌: https://bit.ly/3HmAaiB
→「工作倦怠」將正式列入為國際疾病,成為「數碼遊牧民」能擺脫倦怠感嗎? - 端圓桌:https://bit.ly/3I9x4PP 
→是職業倦怠,還是真的該離職?一表測量你的「疲倦指數」 - 商周: https://bit.ly/3BNHmmE
→工作倦怠最痛苦的,其實是「沒有選擇」...《情緒勒索》作者:先思考3件事,再決定要不要離職 - 商周:https://bit.ly/36xyOVl
→《不焦慮的心理課》:上班好痛苦,你也職業倦怠了嗎?兩招自救法緩解疲勞症狀!:https://bit.ly/3v5WMkC
→職業倦怠也是一種病!世衛組織認證:有這3種症狀,表示你已經工作過勞了:https://bit.ly/3t1l9gC

【 延伸閱讀 】

→ 现代人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并克服? - 知乎:https://bit.ly/3p7c6tt
→一直覺得累? 8個症狀中了6個=你有「慢性疲勞症候群」 - ETtoday新聞雲:https://bit.ly/3BDtkE2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不依靠視覺,還是可以健步如飛?視障者如何辨別前方路況?|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