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6.25

畢業、情人節竟然都是愛情的墳墓?分手潮真的存在?《 相親相愛ㄉ方法 》EP 004|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29 為什麼會有分手潮?
03:07 等等!難道我們的感情敵不過時間的考驗?
03:45 我們的觀點
06:32 提問
06:50 掰比~別忘了訂閱!

(註)本文末含有資訊勘誤/補充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7分鐘的時間,來和大家聊聊「畢業分手潮」吧!

-

最近剛好是畢業季,我跟辦公室的同事們就聊到,以前每到這個時間點,就會有些明明是穩定交往中的情侶,突然就分手了超級不解啊!難道畢業是愛情的墳墓嗎?

為什麼情侶會在一些特定的時間點出現分手潮?

【為什麼會有分手潮?】

心理學家摩爾斯和紐伯曾提出兩個假說,來說明為什麼有分手潮。

第一是「煽動假說」,第二是「催化假說」。

而他們的實驗是這樣驗證的:摩爾斯和紐伯告知受試者,他們想了解一年當中情侶的感情變化,而二月、四月、九月、十月是最容易產生感情變化的時間點,所以才會邀請他們在這些時間點來參加實驗。結果他們追蹤這些情侶一年後發現,在二月參加實驗、而且碰巧也剛分手的比率,是其他月份的2.55倍。摩爾斯和紐伯因此推論,二月之所以分手比率比較高,應該可以用剛剛提到的兩個假說來解釋。

首先來看煽動假說。煽動假說意思是,當我們在特定的時間點、尤其是「情侶相關的節日」,會更關注別人的一舉一動,並且在心裡開始把自己跟他人放在一起比較、衡量,促使我們做出某些決定。其中「西洋情人節」前後就是一個關鍵時間,也就是實驗中分手比率較高的二月份。在情人節前後,我們一旦打開臉書或Instagram,幾乎必定會出現其他情侶的花式放閃,我們難免心中會讚嘆「他們吃的餐廳很貴」,或是「哇!他竟然送那個女生Tiffany戒指!」。

這些感嘆背後,多少會讓你做了比較,最後可能得出「別人比較好」的結論,而「畢業」這個時間點,也是類似的情形。如果有一方大學畢業後先去當兵,另一方先去工作,兩人開始在各自的新環境認識新的人,這也很容易刺激人開始思考比較,自己是否還有更好的伴侶可以選擇,久而久之開始不滿足於現在的關係。

有些人也許會覺得「煽動假說」未免也太現實,不相信多年感情竟然會被這些「比較」給擊敗,那你還可以了解一下「催化假說」。催化假說認為,所謂的「特定時間點」算是分手的催化劑,真正導致兩人分手的,是那些早已存在卻解決不了的問題,導致雙方早就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而這些關鍵時間點則會加速做出分手的決定。怎麼說呢?

情侶關係本來就會因為兩個人的狀態而產生起伏波動,比如說找工作的壓力、價值觀衝突,但這對於已經穩定經營的感情關係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是原本就各自累積種種不滿的感情關係,在這些特定的時間點,會更容易冒出「我們是不是就到此為止就好」的想法。比方說在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常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多少也會回顧這年的感情經營。當我們發現,怎麼腦中浮現的都是一些不太開心的回憶,那就可能會做出分手的決定。

但也有人提出疑問,難道多年相處累積的感情,敵不過這些所謂的「關鍵時間點」的考驗嗎?


-

【等等!難道我們的感情敵不過時間的考驗?】

有些人對於愛情的信仰超級堅定,認為這世界有那麼多從大學時代就交往,畢業後緊接著工作三五年就順利結婚的情侶,畢業才不是造成分手的原因,一定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情侶沒辦法繼續在一起。但也有人認為,人畢竟是脆弱的,尤其一對情侶如果畢業後得要分隔兩地,那就得獨自承擔「壓力」和「孤單寂寞」,如果沒有更努力經營,那感情很容易慢慢淡掉;換句話說,感情本來就是經不起考驗的。

不論你支持哪一種看法,我覺得與其擔心感情禁不起考驗,先對「分手」這件事建立心理建設,或許更重要。

【我們的觀點】

關於分手的心理建設,心理諮商師海苔熊在泛科學撰寫的文章我覺得很值得參考。他說:情侶相處久了自然會累積依戀感,但所謂的「依戀」並不是要你找一個人黏在他身邊,而是去學會「離開」。離開並不一定帶來傷害,相反地,正是因為有天可能離開,我們才更懂得去擁抱身邊的人,懂得懷念。

有了上述對於分手的心理建設後,我覺得接下來才需要思考「時間的考驗」

就我自己的看法,與其擔心感情禁不起「時間考驗」而分手,更應該思考彼此是不是在相同的「人生時序」。怎麼說呢?這邊所說的「人生時序」,其實就是人生在什麼階段該做什麼事的一套認知。每個人在個階段的選項都不太一樣,可能是「出國讀書」,也可能是「衝刺事業」。當然,「結婚」、「進入下一個感情階段」也都是選項,而這些都會有對應的次序安排。

但如果對方目前是把感情以外的事情排在前面的次序,其實在生活中的小細節就可以察覺到。比方說對方總是「先」安排好自己要做的事,「剩下」的時間才是陪伴你,或許就可以推測他現階段可能沒有把你排在首位,那也就不太能期待接下來感情會有任何的進展,基本上分手可能就是遲早的事了。

除了人生時序一致很重要之外,經營感情也是有方法的,我覺得主要有兩點。

首先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自己快樂」。生活本來就有各種壓力,經營感情也是有壓力,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釋放壓力,就特別重要。比如說對方常常約會遲到讓你很不開心,那就想辦法讓對方理解,而不是害怕講出來可能傷感情,結果忍耐之下累積了更深的怨念。其次,沒有跟對方在一起的時間,你也能夠覺得自在,覺得做什麼都很有趣,這樣的話也比較不容易太害怕失去對方,結果患得患失搞得自己不快樂。總之重點就是,要先讓自己開心,而非期待進入一段感情來讓你開心。

再來第二點是「創造彼此的交集」。比如說遠距離戀愛,兩個人長期都在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國家,那多久應該見一次面?在什麼時間點應該要結束遠距離、進到下一個階段?把這些一步一步規劃出來,一起往同一個目標前進就是一種交集。而生活的交集也是一種,比方說一起潛水一起出國玩,這些也都是創造交集的方式。

我在想,或許大家害怕的並不是分手潮,而是害怕『期望對方就是那個「對的人」,最後卻落空的那種失落感』。我也聽過有些朋友為了不要分手,而把種種不快樂視為兩個人相處的「磨合」,卻忽略了或許他們就是「不適合」。但大家有想過嗎?如果彼此是適合的人,或許就不用那麼「費力」的磨合、那麼費力的找出兩個人未來的交集,反而是彼此都會迫不急待的想把對方放進自己的人生規劃中,未來的每一天都有對方的陪伴,分享彼此的快樂。

-

那最後也來問問大家,你自己是否同意,畢業或是情人節這類的特殊時間點,可能會導致分手?
A:不認同,因為愛情抵得過時間考驗!
B:認同,我自己就是在這些時間點分手的。
C:很難說,分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綜合考量啦。
D:其他,留言跟我們說。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每到畢業季就會出現分手潮!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更多感情議題;也別忘了按下LOGO,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補充資訊】

→ 這邊是海苔熊的觀點:https://reurl.cc/Ndogm

【特殊時機】
・二月十四號 白色情人節 而且時間在剛開學
・七夕情人節 時間正好也在在暑假結束快開學
・過農曆年,一起見對方家人
上述節日跟情侶尤其相關,有比較多的機會去思考與對方的關係

【為什麼?】
・期待感落差
・過去專家調查發現,伴侶們在壓力增加的時候,溝通技巧會惡化,以聖誕節來說,就不只是檞寄生下接吻的浪漫,從節日前的採購、備餐、買禮物、付帳單…,都是聖誕節的一環。
・此外,感恩節和新年還更慘。神經心理學家夏普(John Sharp)就解釋,「日光時間變短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人們變得更疲勞易怒,此時自我療癒也變得相當流行。」
也就是說,進入冬天的我們少了溫暖、少了日光,卻多了壓力。

・此外,歲末也會促使大家反省這一年的「作為」。
「這段時間以來我快樂嗎?」
「我跟他真的適合嗎?」
「這個人是否可靠?」
「一年來的相處,他是否值得我等待、犧牲其他更多更好的機會?」
「我是否還有更多的可能,而不是被對方綁在這關係裡?」

【換環境】
・當兵
・遠距離
・畢業後就業
→環境改變,兩人開始有不同的生活經驗,久而久之能有共鳴的是可能也逐漸減少,而漸行漸遠
但也有人不這麼想

【可能就只是巧合】
・定義:相關的事物基於偶然的因素同時發生
・然而有些人並不會用「偶然」來解釋巧合,反而會自動尋找事物之間的關聯意義,比方說上述的「時機點」或是「換環境」。事實上,關係的結束並非一瞬間,而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

Steve Duck是研究人際關係的著名學者,他曾經提出一個引用率相當高的關係結束模型(1982),從關係的破 裂(breakdown)開始,區分了六個關係結束的階段(phases of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分別是:

・1.關係的破裂:關係中的一方開始對這段關係感到不滿意或是不耐煩。
→接著,必須跨越一個「我再也不能 忍受(I can stand this anymore)」的門檻之後,才會進入到第二個時期「內在心裡階段」

・2.內在心理階段(intrapsychic phase):對關係感到不滿的這個人,會開始對伴侶感到不滿,於是他/她可能會對外發展其他替代的關係或社交活動
→當他/她認為自己「進 行抽離、離開的活動擁有其正當性(I’d be justified in withdrawing)」的時候,就進 入到了第三個階段「互動階段」

・3.互動階段(dyad phase):兩人開始相互對峙(confrontation),兩人的問題 透過直接的或是間接的方式被揭露出來,使得兩人可能會發生爭吵、協商或是修 補彼此關係
→而當雙方的關係無法挽回,跨越了「我們決定要分手(I mean it)」 這個門檻的時候,就進入到了第四階段「社會階段」

・4.社會階段(social phase):兩人會開始向各自的社會網 絡進行解釋和說明,向外尋求一些協助與支持,在此階段中,雙方的分開已經是 無法避免的情形了,雙方都已經接受分手的事實,並試圖要去面對它
→一 旦跨越了「分手是無法避免的(it’s now inevitable)」這一個門檻的時候,就進入到 了第五階段「墳墓妝點階段」

・5.墳墓妝點階段(grave-dressing phase):分手者開始整理過去的回憶,並同時進行自我修補 的過程,他/她會開始發展其版本的分手原因和過程
→而當分手者「準備好要迎 接新生活(time to get a new life)」的時候,就進入到了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恢 復階段」

・6.恢復階段(resurrection phase):在這個階段中分手者會開始準備面臨新的生活或是新的關係。

在 Duck(2007)的模型中,這六個階段的關係並不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如果在某一個階段時,兩人該階段的問題已經得到修補或解決,於是此對伴侶的狀況將不會往下一個階段進行,而是回到之前的某個階段,繼續維持兩人的關係。

但是,如果一對伴侶最終是走向分手一途,他們則會 經歷此六個階段的歷程。於是,在此,我是將這六個階段的內容依序描述介紹出來,而不談可能折 返回到之前的階段或是繼續維持兩人關係的情形。

・就我們的看法會認為,關係中的問題本來就存在了,「換環境」或是「特殊時機」只是一個契機,讓關係中的問題浮現,而分手則是因為在當下兩人可能都無力、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只好選擇分開。
・心理學家Silvia(2009)曾提出一個看法,我自己也蠻認同的。她提到,「只有相處時不需特別「用力」 (pay effort extremely)的關係才能維持長久,也能抵擋這種時序情境的考驗」。
・溝通對彼此的期待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她打開了人生的視野,決定和「台灣上層階級培育出來的菁英」男友分手:https://reurl.cc/5WN4V
→ Economist: ‘Tis the Season to Break Up:https://reurl.cc/Lro4K
→ 社會比較:https://reurl.cc/Elv4k
→ 真的有年末分手潮?:https://reurl.cc/RGoq6
→ How do holidays influence relationship processes and outcomes? Examining the instigating and catalytic effects of Valentine's Day:https://reurl.cc/m5QM7
→ 七夕分手潮:我們還能當朋友嗎?:https://reurl.cc/jZeyM
→ 多年前 Gary Lewandowski 根據 Facebook 的統計圖指出,暑假對於大學生來說的確是關係終止(同時也是關係開始)的時刻(summer-lovin-or-summer-leavin),但比起畢業和假期,更重要的或許是兩個人對彼此的感覺是什麼,問題是,如果他真的有分手的念頭,會跟你說實話嗎?
→ [1]Lee, S., Rogge, R. D., & Reis, H. T. (2010). Assessing the Seeds of Relationship Decay: Using Implicit Evaluations to Detect the Early Stages of Disillusion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6), 857-864. doi: 10.1177/0956797610371342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同樣在繳健保,有人卻得到比較少的醫療資源?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其實有解?|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