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開頭
02:27 NIKE 廣告拍了什麼?
03:28 日本人的反應是?
04:36 NIKE 不是第一次這樣!?
05:45 NIKE 的「爭議行銷」
06:41 日本真的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嗎?
07:58 我們的觀點:日本人是玻璃心嗎?
09:34 我們的觀點:NIKE 這招還能奏效嗎?
10:56 提問
11:18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最近日本的 Nike 推出了一支新廣告,不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曝光,也帶來非常多的 dislike 跟負評,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日本 nike 的爭議廣告」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最近,日本的 nike 在 11月 28 號上傳了一個新廣告,沒想到廣告一出來之後,就負評爆炸,不少日本人留言說 Nike 這個廣告是在貶低日本形象,關於這個廣告的評論也開始在日本的論壇及 Twitter 上不斷地被轉傳,這個廣告本身的點擊數現在也已經突破一千萬觀看了。不過相較於日本人的怒氣,也有一些支持這個廣告的留言,例如就有不少韓國人覺得這個廣告拍得很好,也有一些台灣人覺得日本人會生氣,只是因為 Nike 拍出了日本不敢承認的問題。
但 Nike 到底是拍了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爭議呢?
-
【Nike 廣告拍了什麼?】
在 Nike 拍的這個廣告裡,有三個主角,分別是喜歡足球的日本女學生、非裔混血的女學生,以及韓裔女學生。她們在影片中都曾經面對其他人不友善的眼光,例如日本女學生在學校跟在網路上,都曾經被霸凌,韓裔女學生在路上也曾經被「特別注目」,非裔女學生自然捲的頭髮還曾經被同學玩弄。當她們在遭遇這些挫折時,常常問自己說「我是誰?」、「是不是我不夠『正常』?」、「我太突兀了嗎?」等等的問題。那,在影片的前半段,這些女孩都默默承受一切,並認為自己應該要忍耐。但當畫面突然轉向足球的休息室時,換上運動裝的女孩們,突然態度一變,轉而用堅定的眼神對著鏡頭說「不應該是這樣的」,就連日本的知名女足球員永里優季也出現在畫面中,說出一樣的話。
最後女孩們穿著 Nike 的運動裝,拋開了束縛,自信且開心的馳騁在足球場,而廣告的結尾,也寫上了大大的 You Can't Stop Us.
廣告在公開的第五天,觀看數就突破了一千萬,dislike 的數量也有 4.8 萬,相比起頻道裡以前的廣告,不喜歡的人數真的是大幅飆升。在這個爭議的熱度越來越高之後,也有一位東京大學的教授對於這個事件,進行 twitter 的輿情分析,他發現喜歡跟不喜歡這個廣告的人都滿多的。
像是不滿這則廣告的立場,就大概有八萬多則推文,這些推文主要是認為,Nike 這個廣告是在醜化日本,誇大了日本種族歧視的問題,而且,明明 Nike 自己也在中國奴役著維吾爾勞工,根本沒資格批評日本吧!而被這則廣告感動的貼文,也有兩萬六千多則,大部分都是覺得廣告的內容很感人、很勵志,部分推文也認為日本國內種族歧視的問題,確實需要更被重視。
那雖然對於這個廣告的評論是正、反面都有,但大致上來看還是負面偏多,因此就有很多人會嘲笑 Nike 說「沒想到有人會想要拍廣告得罪自己的消費者」。只不過, Nike 這種「得罪消費者」的作法,卻有可能是「故意」的,因為它們早就做過類似的事情了。
-
【Nike 不是第一次這樣!?】
2018 年時, Nike 在美國就做過很類似的操作,當時 Nike 因應品牌口號「Just Do It」問世 30 周年,推出了一系列的紀念宣傳活動。當時的其中一位代言人是「前」美式足球球星「卡佩尼克」,而他會成為「前」球星,就是因為他曾經為了反對美國警察頻繁槍殺黑人,而公開在比賽時,拒絕對美國國旗、國歌行禮。
當時,雖然有很多球員也支持並跟進他的舉動,但另一方面,卻有很多球迷、警察工會、贊助商與電視觀眾,極度無法接受卡佩尼克公開「羞辱星條旗與國歌」的「不愛國表態」,就連當年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也公開譴責這名四分衛是不知感恩、煽動社會對立的「國家叛徒」,最後卡佩尼克,也因此被球隊釋出,成為自由球員。
因此當 Nike 選擇他當代言人的消息傳出之後,全美就迅速串起了一波燒球鞋、剪球衣的「#Nike抵制」運動, Nike 的股價也一度大跌 3.9%。但沒想到,過沒幾天,Nike 的線上銷售額開始逆風高飛,甚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31%,股價也創下新高。
-
【Nike 的「爭議行銷」】
後來大家才意識到,原來這可能是 Nike 精心策劃的「爭議行銷」。
首先,Nike 一直以來,都建立了鼓勵人們勇於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的品牌形象,所以當 Nike 選擇了,因為「正義」而犧牲職涯的卡佩尼克來當代言人時,反而讓 Nike 想要強調的品牌精神,深植在目標消費者心中。再來,則是 Nike 的行銷團隊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爭取的消費者就是「住在都市的年輕的群眾」,而這些人普遍都非常同情、並贊成卡佩尼克,因此 Nike 才敢這麼大膽的選用卡佩尼克來當代言人,並不介意得罪到目標群眾以外的人。
在這個案例裡,我們可以發現,Nike 的成功其實是建立在,他們對於受眾精準的認知與掌握之上。但這次在日本,它們以一個外國品牌的身份,來評論日本國內「種族歧視」的問題時,還能得到一樣的結果嗎?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的話,或許我們得先來看看,日本的情況是什麼。
-
【日本真的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嗎?】
日本的法務省,曾經在 2017 年公布了「外國人歧視與偏見調查」的結果,那在這個調查裡,有三成的外國人表示他們有被歧視過。不少旅居日本的外國人,也表示說,因為日本的社會同質性非常高,所以如果你很明顯地跟他們不一樣的話,確實很容易被「另眼相待」。但這個另眼相待,有時候是被「優待」,有時候是被「寬鬆以待」,有時候則是被「嚴格對待」。
例如就有不少人分享說,因為他是外國人,所以他敬語講錯的話,通常都會被原諒。但同時,也可能會因為外國人的身份而找不到工作,或租不到房子,甚至有長住在日本的韓國人,分享說,她曾經被日本人說「你就像是泡菜一樣臭」。但另一方面,也有韓國人分享說,他完全沒有被歧視過,反而還因為「韓流」很興盛的緣故,而接受到很多日本人的善意。另外,也有不少外國人會反過來替日本說話,因為他們覺得認為「種族歧視」的問題其實每個國家都有,但日本跟其他國家相比,情況算是很輕微的了。
從這些狀況來看,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日本確實多少還是有一些「種族歧視」的問題。不過,今天 Nike 用廣告揭露日本社會的現象,就遭到負評和抵制,是不是也是一種「玻璃心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