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前導
02:04 哲學的觀點:旁觀者有義務救人嗎?
03:03 心理學觀點:為什麼會袖手旁觀?
04:15 出手救人前的5個階段
05:33 社會學觀點:阻力最小的路
06:56 避免袖手旁觀第1招:找到認同感
07:46 避免袖手旁觀第2招:掌握知識,練習再練習
08:41 避免袖手旁觀第3招: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08:31 我們的觀點
10:09 提問
10:35 結尾
(註)本文末含有資訊勘誤/補充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如果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圍毆一個人,然後旁邊還有人袖手旁觀,你會怎麼做呢?
有的人會出手制止,有的人會袖手旁觀,有的人則是會譴責袖手旁觀者。
但是,當旁觀者錯了嗎?你又真的敢站出來嗎?
或是反過來說,我們要怎麼避免大家總是「袖手旁觀」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袖手旁觀」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1964年,美國有一位女性回家的路上,被人拿刀尾隨襲擊。她沿路叫喊求救,大概有38名鄰居,因此注意到她的情況,但完全沒有一個人出手救她,導致她最後傷重不治。2011年,中國有一位女童在路上被車撞倒,但一直到第19名經過的路人,才終於幫她送醫急救,但幾天後,女童還是搶救無效,不幸過世。我相信大家聽到這兩個事件的當下,可能都會問,哇那些旁觀者到底是怎麼了?人命關天為什麼還會見死不救?甚至認為他們的沉默,也是共犯之一。
不過,雖然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做人要有同理心,甚至惻隱之心也被認為是人類的天性,但實際上,人性往往比我們以為的更加複雜。舉例來說,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多多少少都有當過旁觀者的經驗。比如看到班上有人在霸凌同學,為了怕被當成討厭的抓耙仔(料北亞),所以沒人敢告訴老師;又或者是,我們偶爾會看到新聞說,有路人熱心幫忙處理車禍,結果卻被家屬反告,所以大家可能會開始寧願自掃門前雪等等
今天這一集,我們將會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領域角度,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他們對這個議題的觀點、為什麼人們總是習慣「袖手旁觀」。以及,如果我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甚至鼓舞大家勇敢挺身而出,或許可以怎麼做比較好。
-
【哲學的觀點:旁觀者有義務救人嗎?】
討論要不要救別人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從哲學的角度來討論,欸!旁觀者到底有沒有義務要去做這件事?舉例來說,有天我們穿了一身新衣服新鞋子,但同時看到眼前有一個小孩不小心掉進池塘,快要溺死了。這時候要不要馬上跳進去救他,就成為一個兩難。我如果把衣服脫掉才救,可能會來不及;但我馬上跳進去,新的衣服可能就全毀了。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都應該盡可能的去做一些事情,提升這個社會的快樂或幸福,並減少或避免痛苦發生。所以辛格認為,當我們看到有壞事要發生,而且自己有能力去避免的話,就應該去阻止他。
那以剛剛的例子來說,辛格就說,跟自己的新衣服比起來,「救人命」明顯可以提升更多社會的幸福,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有道德義務去救他,即使這樣可能會需要犧牲我們自己的衣服。
【心理學觀點:為什麼會袖手旁觀?】
有些人會好奇,那些旁觀者到底呆呆地在旁邊幹嘛?甚至有些人會大聲斥責他們「冷血」。但是,那些袖手旁觀的人,真的都這麼冷血、這麼冷漠無情嗎?有心理學家認為,大家並不是天生冷漠,一定是有某些因素導致人們「卡住」了,因此他們設計了一些實驗,想研究看看,大家什麼情況下會伸出援手,但什麼時候不會。這個實驗當中,每個受試者都是自己待在密閉的房間內,透過耳機和麥克風,跟其他人講話。然後這個談話的情境,有分成兩個人一對一、有三人小團體對談、也有六人團體對談。在對談當中,會有暗樁人員假裝癲癇發作,想觀察其他人的反應,看他們會不會幫忙。而實驗結果發現,當參與對話的人越多,大家就越不會站出來幫忙。一對一的情境當中,有超過8成的人會主動幫忙;三個人的情境則是在6成左右;但六個人的時候,只有大概 3 成的人會挺身而出。
心理學家把這個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當人們覺得「還有其他人可能會幫忙」的時候,自己就不用承擔那麼重的「救人義務」或「責任」,所以選擇袖手旁觀。
-
【出手救人前的5個階段】
事實上,每個人在「出手救人」之前,至少要先經過「覺察」、「理解」、「責任」、「判斷」、「行動」等5個階段。「覺察」是意識到事情發生,「理解」是了解狀況,這邊都沒什麼問題,但後面的這三個,往往是讓人選擇不幫忙的關鍵。比如說剛剛講到的「旁觀者效應」,就是因為知道有其他人在場,所以認為自己的責任被分散了,就比較不會主動幫忙;另外,還有一種效應叫做「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這指的是說,大家在行為之前,往往會觀察其他人怎麼做,再判斷自己要怎麼處理。但如果所有人都選擇觀望,那最後很有可能就是會錯過黃金時機。最後,即便我們決定要採取行動了,也很有可能會因為怕被罵,或擔心承擔其他責任而卻步,這就是所謂的「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那我們回到剛剛提到的那個實驗,在那個實驗當中,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沒有伸出援手的人,並不是真的漠不關心。相反的,他們依然有表現出關心的反應,有的人甚至會流汗、雙手顫抖等。但有這麼多種選擇可以做,你可以自己幫他,也可以請別人幫忙,為什麼偏偏那麼多人會選擇「袖手旁觀」呢?我們或許可以來看看社會學的解釋。
-
【社會學觀點:阻力最小的路】
社會學的理論,非常重視「社會結構」與「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每個人的行為多多少少都會影響社會的秩序,相對來說,社會秩序或規範習俗,也肯定會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思考或行為模式。如果我們違反那些習俗或規範,可能會讓我們付出一些代價,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大家往往會選擇依循社會規範。這其實也能解釋說,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總是選擇從眾,或是保守的不敢挑戰現狀,因為這樣做最安全。社會學家將這個呢,稱作「阻力最小的路」。舉例來說,如果十年難得一見的老朋友們,有天相約要吃燒烤,大家都超期待。但如果你說「不好意思我剛好在減肥,先不去了」,那這個場面可能就會搞得很掃興,所以可能有不少人都會選擇硬著頭皮赴約。同樣的道理,當一個意外發生的時候,如果很多人都選擇旁觀,這個時候跟著大家一起當旁觀者,也肯定是最輕鬆、最沒有壓力的決定。那就像我們影片一開始提到,那種很常見的班級霸凌事件,因為當出頭鳥的人很有可能也會跟著被排擠,所以大家的潛規則,可能就是默不作聲。但我們知道,像這樣的潛規則或社會規範,其實是有問題的
如果我們想要對抗這種現象,讓自己、讓他人都可以願意挺身而出,可以怎麼做呢?
-
【避免袖手旁觀第1招:找到認同感】
在《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這本書中,作者提供了不少實用的方法,我們這邊簡單整理幾個技巧,分享給大家。第一是「找到認同感,擴大『內團體』」。
這本書提到一個實驗,發現,欸!當我們看到有人跌倒了,然後他身上穿的球衣剛好跟我支持的球隊一樣,那我們往往就會更願意幫助他。這邊的重點,就是發現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就算跌倒的人,支持的並不是同一支球隊,但如果我們能得知更多共通之處,比如說都超欣賞同一位選手,或是都拿著台灣隊加油的牌子,這個認同感和同理心都會稍微提升。因此,如果我們看到有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或許可以想辦法讓大家意識到自己跟當事人之間的共通點,提高大家出手協助的意願。
-
【避免袖手旁觀第2招:掌握知識,練習再練習】
第二是「建立明確指令,練習再練習」。研究指出,如果在事情發生之前,我們已經有掌握了專業知識,或是練習如何去應對,就會增加人們行動的比例。例如,相較於其他科系,護理系的學生在教室裡聽到有人摔下樓梯、痛到大叫時,會比較容易出去幫忙;或是相較於一般民眾,接受過消防或醫護訓練的人,在路上看到車禍的時候,更有可能會願意行動,因為他們可能比較了解處理的流程是怎麼跑。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教育宣導,比如說燙傷啦、火災啦、或是要急救等等,都會設計一些簡單的口訣,為的就是讓大家建立習慣,這樣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盡快反應,或是盡速出手相助。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讓學生在課堂中練習,如何回應性別歧視的言論,當他們日後遇到這類的狀況的時候,也會更願意挺身而出回應。
-
【避免袖手旁觀第3招: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第三招呢,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改變」。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刻意不行動,而是擔心自己是不是幫不上忙,或是覺得「反正我做了也沒什麼用」。但我們也知道,雖然做了不一定會有救,但不做肯定是沒救的。有研究指出,一個社會只要有25%的人願意表達自己的立場,社會文化就會產生改變;又或是以我們剛開始舉的例子來說,那38個鄰居裡面,只要有個人願意第一時間報警或叫救護車,女孩或許就能被救回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好像有義務做點什麼的時候,應該試著鼓勵自己、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現況,並成為勇敢站出來的那個人,或許你可能是少數。但就像剛剛說的,即便只是少數人,我們仍然也有可能創造出改變社會的力量。
【我們的觀點】
每次我們團隊看到有類似「袖手旁觀」的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常常也會覺得不太能理解,因為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袖手旁觀感覺就是會有一點道德瑕疵。所以我們想說,要解決問題之前,先看看問題怎麼來的,好像就很重要。而剛剛回顧的那些心理學或社會學解釋,正巧就提供了很多行動指引,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避免袖手旁觀的憾事發生。不過,我們也知道,其實很多突發事件的當下,都會有很多地方要做權衡,尤其牽涉到人情世故,通常都會變得更難處理。-
所以最後的問題,想要邀請大家一起分享看看,
如果你在一場很多人的聚會中,聽到朋友講到歧視性的言論,並讓在場的其他人面露難色時,你會怎麼做呢?
A. 直接把問題點出來,讓說話的人知道這樣不妥,立刻拯救受傷的人
B. 觀察其他人的反應,看其他人都怎麼做,我再決定自己怎麼做
C. 當下不講話,但偷偷傳訊息給告訴說話的人,讓他知道你這樣有點不OK
D.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選擇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可以怎麼避免袖手旁觀」!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愛排隊」以及「為什麼要認錯道歉會這麼困難」;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補充資訊】
影片一開始提到的《姬蒂·吉諾維斯遇害案》引發了人們對旁觀者效應的研究,案件本身也成為 40 年來美國心理學教科書的主要內容。不過卻有記者 1964 年時,發現這篇文章與事實不符,他們發現「沒有證據表明有38名目擊者在場,也沒有證據表明他們目睹了謀殺或者選擇袖手旁觀」。
最後,在 2016 年,《紐約時報》稱自己的報導「有缺陷」,並承認原來的故事「嚴重誇大了目擊者的人數以及他們所知道的事情」。
-
【 延伸閱讀 】
→小悅悅事件:https://bit.ly/3mKMT4Y
→人有慈善的義務:彼得辛格的池塘論證:https://bit.ly/36DtblT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https://bit.ly/2VHLcJv
→《見樹又見林》:https://bit.ly/2Vy2XLo
→CPR與AED圖解完整步驟!這4字口訣要牢記:https://bit.ly/3mKN2W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