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8.24

你知道嗎?越是看不慣爸媽某些行為,長大後可能越來越像哦!《 相親相愛ㄉ方法 》EP 005|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37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
00:48 家庭互動模式有哪些?有些可能暗藏問題?
03:04 如何面對互動中產生的問題?
04:50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複製?
05:24 「自我分化」和「情緒掙扎」的影響
07:04 那該怎麼掙脫負面互動代代相傳?
07:32 我們的觀點
08:15 提問
08:3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7.5分鐘」的時間!
來和大家聊聊「為什麼我們明明看不慣爸媽某些作為,長大卻越來越像他們」吧!

-

以前我曾聽過,有朋友會抱怨看不慣爸媽情緒一來講話就很難聽;結果自己長大後有了小孩後,竟然也做出同樣的行為。大家會好奇嗎,我們明明不想跟爸媽有一樣的負面行為,為什麼長大後卻又複製了?

在進入討論前,讓我們先回過頭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


-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

家庭互動模式,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協作,以及家庭規則,簡單說就是家庭成員對待彼此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會舉三個例子來輔助大家理解~

【家庭互動模式有哪些?有些可能暗藏問題?】

家庭互動模式百百種,有時一個家庭之中可能不只出現一種互動模式。

比如說「三角化關係」,就是常見的一種。

舉例來說,「爸媽發生爭執,逼小孩選誰才是對的」,這種聯合一方來打擊另一方的相處模式,可能就是一種三角化關係。通常三角化關係,大多是父母聯合小孩來對抗彼此,那如果小孩支持媽媽,可能就會被爸爸視為「叛徒」,產生衝突。類似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兩個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難解,只好找來第三人扮演調解或轉移焦點的角色;但這可能讓第三方,受到衝突影響,出現比較大的情緒起伏、衍生心理問題。

好的,看完三角化關係,接下來看第二種,「結構僵化」的關係。

「結構僵化」意思是家庭成員之間,為了維持表面的穩定狀態,而選擇忽視潛藏的對立與衝突。比如說小孩看不慣長輩抱持著「他們的意見才是意見」的溝通方式,但為了不要產生衝突,搞得全家人都不愉快,最後選擇放棄跟他們溝通,維持表面的和平,但心裡卻一直耿耿於懷。像這種互動模式中,握有權威的家庭成員,可能會把「溝通」、「改變」,視為「挑戰權威」的舉動。而其他人為了不要跟他產生衝突,也傾向選擇冷處理彼此之間的問題,用「減少互動」來維持和諧,於是雙方的相處可能會越來越「僵化」、感情也逐漸疏離。

但接下來要談的第三種互動模式~「界線模糊」的類型,反而是相反的情況。

所謂的「界線」,除了決定了我們跟家人之間的距離,也影響我們該如何跟他們互動。家人之間的界線越模糊,彼此的情緒可能更容易互相影響;也可能把別人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或是反過來過度干預別人的問題。這類的互動模式,可能起因於爸媽過度擔心小孩受傷害,不敢放手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也不太讓小孩自己處理問題;同時,小孩可能也傾向把爸媽的期望當作自己的目標,壓抑自己真正的需求,或是過度依賴爸媽給予意見,不太習慣去獨立思考、溝通想法。綜合影響之下,可能就會讓彼此的情緒、價值觀界線越來越模糊,影響個人自主空間。

而且心理學家米鈕慶及利伯曼也根據臨床經驗發現,患有嚴重心理疾患的兒童,可能也跟家庭成員間的界限不清有關。


-

【如何面對互動中產生的問題?】

如果你處在三角化關係中,被當作「調節衝突」的第三方,或許可以先試著「同理」當事人的心情,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支持,減緩三角關係中的情緒張力。等到當事人心情比較平穩了,這時就可以請他試著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清楚表明你沒有辦法協助他處理,或許就能避免自己繼續陷在衝突中。

那,如果你想改變的是「結構僵化」的相處模式,或許就可以先讓掌控權威的那方,比如說「爸爸」,讓他了解到現階段的你,可能需要爸爸怎樣的協助,而非一味的「他的意見才是意見」的互動方式。藉著「讓爸爸知道你還是需要他,只是想換個方式相處」,表現出對他的尊重,或許就能讓爸爸比較願意改變。

而針對界線模糊的互動方式,作為父母,或許可先試著丟幾個簡單的任務給小孩,發展小孩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身為小孩,也可以請父母試著放手讓你自己面對問題,同時讓他們知道你可以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透過這樣的互動練習,慢慢建立彼此的默契,或許就能建立大家都覺得剛好的距離。

聊到這,有些人可能覺得,靠自己處理家庭相處問題還是有點吃力,想尋求「外援」,這其實也是OK的~台灣各縣市其實都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可以協助,像是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就提供電話心理諮詢、心理諮商門診以及各種心理成長課程。都很歡迎大家多使用~事實上,家庭互動模式也會隨著成員進入不同的年齡階段,而持續的變動,現階段碰到的問題,說不定長大後會慢慢消失。

那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如開頭所說的,做出跟爸媽類似的行為時,可能代表著我們出現「家庭互動模式複製」的情形了。


-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複製?】

「家庭互動模式複製」,意思是上一代的「正面」或「負面」互動模式,複製到下一代,心理學家Bowen也稱為「跨世代傳遞」。比如說爸媽講話常「人身攻擊」,那小孩以後跟伴侶溝通,可能也會複製這種溝通模式,那這基本上就屬於負面的互動,反之則是比較正面的互動。

但有些「負面」的互動方式,可能不會隨著時間消失,甚至會一代傳一代複製下去。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查了一下資料,整理出兩個可能原因:分別是「自我分化程度」和「情緒掙扎」。


-

【「自我分化」和「情緒掙扎」的影響】

「自我分化」是由心理學家Bowen提出,指的是人區辨「情緒」和「思維」的程度。而人類自我分化的過程,有點類似細胞一分為二、開始具備特定功能的過程,因此取名為「自我分化」。而自我分化它包含了兩種力量,一種是「個體化」,它會讓自己和家人在心理上有所「分離」;另一種是「集體化」,它會讓自己和家人在心理上有所「關聯」。

一個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他比較能清楚區分別人和自己的情緒或是想法,不容易被其他人所影響;換句話說,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個體化」的力量比較強,因此較能跟家人保持適度的距離;而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剛好相反,是「集體化」的力量比較強,他們大多跟家人之間界線比較模糊,容易被影響到心情和思緒。那在潛移默化之下,他們可能更容易把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帶到自己新組建的家庭。

大家趁著個機會,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是屬於「集體化」的力量比較強,還是「個體化」強的類型,或許就可以釐清為什麼會重複爸媽的行為~

那接著我們再來看「情緒掙扎」的影響。「情緒掙扎」的概念也是由Bowen所提出,意思是原生家庭中未解決的焦慮、痛苦情緒,通常會有跨世代傳承的現象,導致當事人重演當年的創傷場景。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遭遇爸媽「言語羞辱」的話,那過程中產生的情緒,可能就會一起帶到新組建的家庭中。那如果在偶然之間,出現類似當年的場景時,可能就會讓當事人情緒爆發,對小孩和伴侶做出言語羞辱的行為,重演爸媽的負面互動模式。


-

【那該怎麼掙脫負面互動代代相傳?】

當我們發現自己又重演了爸媽的負面互動模式,除了第一時間試著釐清自己的情緒源頭、尋求協助;也可以嘗試畫清楚過去與現在的界線,讓自己意識到過去發生的事情,是因為當時的人事物所導致,但現在已經是在完全不同的時空,不用再背負過去的情緒重擔,把焦點專注在解決當下的問題、就事論事,或許就能讓情緒穩定,減少負面互動產生的機會。

【我們的觀點】

我自己也曾觀察到,有些人為了不要重演父母「偏心」的行為,會刻意地想公平對待自己的所有孩子,結果反而讓孩子們認為爸媽有「維持公平」的義務,導致對所有事情都斤斤計較。

從這個例子我就在思考,「家庭互動模式」的問題到底在哪,或許並不是從原生家庭找出問題的因果關聯就好,而是要從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來看。比方說衝突發生的當下,如果有其中一人,先停止了負面情緒繼續擴大,或許就能從源頭來解決問題。

換個角度來看,家人之間發生的各種紛爭,比起歸咎是誰的錯,或許朝「修復關係」的方向一起聊聊,說不定更容易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處理方式。

-

最後來問問大家,你有過下面哪一種,明明不想要,卻跟爸媽越來越像的行為呢?
A:不耐煩的時候講話會比較口不擇言。
B:明明想要別人關心,又裝作不在意。
C:其他,留言跟我們說。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不想跟爸媽一樣,長大卻越來越像」!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更多心理相關的議題;也別忘了按這裡,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神秘ㄉ行為複製  #心衛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
想知道更多心理衛生資訊?請點?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
什麼?臺北市社區心衛中心還有臉書粉專?快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ental...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從結構派家族治療理論分析自我家人互動關係 by洪家榮
→ 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 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pdf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https://bit.ly/2OASb6j
→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 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https://bit.ly/2ZwNNqj
→ 家庭系統理論:https://bit.ly/2TaS68b
→ 家庭次系統:https://bit.ly/2yCSjYv
→ 自我分化:https://bit.ly/2yA8tSn
→ 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https://reurl.cc/zdGN6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臺灣選舉必勝公式竟然是樁腳?把這條腿給接上,躺著選也會上?《生難字彙大辭海》EP 025|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