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3.02.03

三星集團

三星集團
大部分的台灣人,說到三星(Samsung),馬上想到的應該都是手機。不過實際上,三星不只做手機,在韓國還蓋房子、賣保險、開醫院⋯⋯從出生到死亡,韓國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三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韓國的「三星集團」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前陣子宋仲基主演的韓劇《財閥家的小兒子》?這部劇除了劇情好看之外,故事也被認為是在影射現實中的三星集團,所以引起相當多的討論。而且很多人都表示說,真實的三星的故事,可能比韓劇還韓劇!

因為三星集團是韓國第一大財閥,年營收佔全國GDP的五分之一。但也因為牽扯到的利益龐大,「三星集團」的爭議不斷。像是他們幾任會長賄絡、逃漏稅,都已經被抓到判刑了,竟然還可以用總統特赦放出來!三星為什麼在韓國的影響力那麼大?他們當初是怎麼稱霸韓國的?面對「三星財閥治國」的爭議,韓國人又是怎麼看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
【三星是怎麼出現的?】
三星集團故事,要回到1910年代開始說起。

1910年,三星的創辦人李秉喆,出生在韓國的一個富裕家庭裡。他曾經到過日本留學,但因為不適應氣候,身體出現狀況,只好輟學回到韓國。回國後,他靠著富爸爸的支持,創立了「碾米廠」和做中國貿易的「三星商會」。這些生意本來都算經營得不錯,可是後來戰爭爆發,嚴重打擊了李秉喆的事業,甚至讓他一度面臨破產。

但他並沒有就這樣放棄。在戰爭結束後,他發現韓國的物資缺乏,很多東西都仰賴進口,進出口貿易會有很大的機會。所以他再次創立了「三星物產株式會社」,專門做國際貿易,成功地累積起三星集團早期的財富。

後來韓國政府實施「進口替代」政策,想要扶植國內產業,讓韓國自給自足。對時局很敏感的李秉喆,就在這裡看到另一個賺錢的機會。1953年,他創立「第一製糖」,也就是現在「CJ集團」的前身。當時他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就讓韓國的食用糖,從原本百分之百仰賴進口,變成超過九成都使用國產糖。接著,還創立「第一毛織」,成功佔領韓國服裝市場,也讓三星成功在韓國站穩了腳步。

如果故事只到這裡停下來,那三星,頂多就是一個韓國的大財團而已。真正讓三星變成這個世界級財閥的關鍵推手,是第二任會長-李健熙。
【第二任會長-李健熙】
李健熙是李秉喆的第三個兒子,曾在日本和美國留學。他很早就意識到,科技在未來的力量會有多大。像是在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的時候,韓國有家半導體公司面臨破產。當時他就建議爸爸李秉喆,趁機去便宜收購它。現在聽起來好像很理所當然,可是在當時候,半導體並不是什麼很酷炫的產業。

尤其他看中的「韓國半導體公司」,大部分都只是在做一些電子手錶的零件,李秉喆覺得這個完全沒搞頭啊!一點都不感興趣。雖然李健熙被爸爸拒絕了,但他還是堅持認為,半導體是未來的產業。所以他自掏腰包,收購了這家半導體公司的一半股份,為三星的半導體事業打下了基礎。

後來到1979年,又爆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很多傳統產業都遭到重創,電子產業反而是少數不受太大影響的產業。這時李秉喆這才發現,科技和半導體未來的潛力,宣布三星要全力投入半導體。但李秉喆還來不及看到成功就病逝,改由李健熙接管三星集團。


-
【三星集團邁向國際!】
在李健熙剛接班的時候,三星集團已經開始生產很多電子產品和電器了。但這些電子產品,基本上都是在仿冒日本的設計,而且品質也都很差。

像是當時有個著名的「三星洗衣機事件」。有電視台偷拍到,三星員工在組裝洗衣機的時候,發現蓋子蓋不起來,啊就直接拿出一把刀,把多的地方割掉再裝上去就好。等等這個維修方式也太暴力了吧!

其他類似案例還有很多,所以李健熙後來就決定,要對三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發表「新經營宣言」,告訴主管們:「除了你們的老婆和小孩之外,一切都要變。」幾年下來,三星集團從產品定位、事業重心、產品設計到行銷手法,都做出不同以往的創新,開始扭轉過去粗製濫造的形象。三星集團也一步一步,變成了韓國最巨大的財閥集團!
【三星到底有多大?】
三星到底有多大?其實做手機的三星電子,只是三星集團的一個小部分。他們在半導體產業,也重要的龍頭廠商之一,同時還是韓國第一的軍火製造商,全球前三大造船廠。另外旗下還有人壽、物產、重工業、信用卡、醫院、愛寶樂園、新羅酒店等等等,共85家的子公司。

除此之外,韓國最大的百貨業者「新世界集團」;跨足食品、物流、影視跟生物科技的「CJ集團」;以及韓國三大報業的《中央日報》,也都曾
是三星集團的一份子。

因此韓國有句話說,韓國人一生離不開三件事:死亡、繳稅、買三星。光是三星一個集團的營收,就超過不少國家國家的收入,真的是字面意義上的富可敵國!不過除了商業上的成就,長期掌握這個集團的「李氏家族」,他們的故事也一直都非常受到關注。


-
【三星的繼承者們】
以李健熙的例子來說,他其實是家中的第三個兒子,但後來卻打敗哥哥們繼承家業,引發很多的揣測。像是根據韓聯社的報導,其實大兒子李孟熙,原本才是李秉喆培養的接班人。但在1966年,三星的肥料公司發生了糖精走私事件,李健熙的兩位哥哥都被捲入案件,最後老二李昌熙被捕入獄。

當時李秉喆為了平息事件,忍痛捐出肥料公司51%的股權,並且引咎辭職,把職位交給老大李孟熙。但沒想到老大李孟熙才接管三星不到半年,集團就陷入一片混亂,逼得爸爸本人不得不重出江湖,重新接管三星集團。那老大不行,老二總可以吧?

嗯⋯⋯好像也不太行。老二李昌熙因為走私案入獄後,一直都覺非常不滿,覺得明明走私案大家都有份,為什麼只有我要背黑鍋?因此他在假釋出獄後,竟然大義滅親,向青瓦台檢舉老爸在海外有非法財產。

這件事爆發之後,李秉喆氣到把李昌熙直接趕出韓國,最後才讓老三李健熙繼承了家業。等等,又是走私案又是非法財產的,三星集團怎麼會有那麼多官司纏身?這其實,都只是冰山一角
【三星集團爭議不斷?】
像是李健熙本人,其實就因為跟前總統「盧泰愚」有不正當的資金往來,而被判緩刑的紀錄。2007年,三星前法務長金勇哲又踢爆說,集團有一筆兩億美金的秘密基金,專門用來賄絡檢察官、政府官員,引起韓國輿論沸騰。

然而調查後,檢察官認為李健熙行賄的證據不足;但他確實有逃稅嫌疑,涉及金額高達一千一百多億韓元。如果幾項罪刑確定,李健熙可能會面臨最少五年,最高終身監禁的刑責。

在2009年八月判決出爐,李健熙只被輕判刑3年、緩刑5年。不只不用坐牢,四個月後,總統李明博還用「需要李健熙協助舉辦冬奧」的理由,特赦了李健熙。而且不只是李健熙這樣喔,他的小孩李在鎔,也就是現在的三星集團會長,又用同樣的方式再來了一次!



-
【特赦了又特赦?!】
2016年的時候,李在鎔被爆出用430億韓元,去賄絡當時總統朴槿惠的密友。這案件在當時獲得很大的關注,最後李在鎔也被認定有罪,判刑30個月。但他才服刑207天,就獲得假釋,期間還跟著總統出國訪問。當時就有很多風聲說,李在鎔很可能會跟著他爸的模式,再次被總統特赦。

果然在去年的八月,新上任的總統尹錫悅,就表示李在鎔如果繼續被關,會害韓國在半導體戰爭中輸掉,所以決定要特赦他!所以三星父子兩代都犯案判刑,竟然都可以這樣「赦了又赦」!而且這個套路,在韓國財閥中也並不罕見。


-
【韓國財閥 大到不能倒?】
韓國「財閥治國」的問題,可以回溯到1961年。當時的總統朴正熙,為了要讓韓國成為全球的製造強國,開始強力扶植特定企業,不只有稅收水電的優惠,還幫忙壓制工會運動。那麼多年過去,韓國確實成功地扶植出很多強大的產業,但也養出一個個「大到不能倒」的財團巨獸。

比如說光是四大財閥的年營業額,就超過韓國GDP的一半,而三星自己一家,就佔了全國的五分之一。這數字有多誇張呢?台灣所謂「護國神山」台積電,年營收也只佔台灣GDP的4到6%!也因為這樣,韓國的財閥們擁有很大的話語權,甚至可以說是無法無天。

韓國還有一個專有名詞「甲乙關係(갑을관계)」,來形容財閥仗勢欺人的現象。像是SK集團旗下公司的社長崔哲源,曾經拿球棒毆打抗議的員工。員工被打到求饒,崔哲源還說:「那從現在開始,我打一下就給你三百萬韓元。」繼續打下去。

而韓國民眾對於這樣的現象,心情可能也是有點矛盾的。像是李在鎔入獄的時候,輿論就擔心他沒辦法好好管理三星集團,可能會對整個南韓的經濟造成衝擊。

雖然有些專家認為,李在鎔入獄,對三星的營運並不會造成那麼嚴重的影響,不應該當成特赦的理由。但是當時有民調顯示,高達62%的民意,都支持特赦李在鎔,反對的人不到三成!另外,雖然很多的韓國民眾,也都對財閥官商勾結感到不滿,但根據調查,「三星電子」卻仍然是,最多韓國人想要進的企業。
【我們的觀點】
在研究這集的時候,我們也有好幾次,都被財閥的無法無天嚇到吃手手。很難想像在這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有那麼多比韓劇還扯的故事。

當然我們也知道說,每個社會都會面對自己的問題,像是台灣本身的高科技產業雖然很強,但勞工問題、居住、交通等等,也是問題一籮筐。可是多看外國的案例,或許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鑑!


像其實韓國的政府和民眾,當然也知道「財閥治國」的問題很大。但這有點像是跟魔鬼的交易,因為財閥帶來的經濟利益,也實在是大到無法無視,如果真的要狠下心去大改革,最後傷害到的,又可能還是自己。所以不管怎麼選,整個社會都勢必要做出很大的犧牲,真的非常兩難。

-

最後,我們也想來問問大家,如果有一家企業給的薪水高發展好,但是卻風評不佳,你會考慮應徵嗎?

A 會啊!錢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B 不會,覺得跟別人自我介紹時,會有點丟臉。
C 會選擇當跳板,待一下就趕快離開!
D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三星集團」的故事!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李在鎔特赦案」以及「Yamaha」的故事;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超徵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