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開場
00:49 台灣的祭品文化
02:32 雞排為什麼這麼夯?
05:29 雞排產業鏈大揭密
07:23 我們的觀點
09:19 掰比+留言花絮
(註)本文末含有資訊勘誤/補充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在台灣,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發願,如果某件事成真了,那我就要請多少份的雞排。但你知道,為什麼大家許願、發祭品文的時候,都是請雞排嗎?
今天就我們一起來聊聊「發雞排的祭品文文化」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不少政治人物和網紅,在大選之前就發了祭品文,說如果選舉結果如果符合他們的預期,就會發雞排請客。上禮拜大選結果出爐之後,就有很多網友就開始敲碗,要他們兌現那些祭品文。像是館長就找了幾位立委幫忙兌現他的承諾,這幾天要在六都各發2000份的雞排。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祭品文通常都是請雞排?請吃其他東西的例子卻很少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部分吧!
-
【台灣的祭品文化】
要討論為什麼祭品文都是發雞排,那就要先來聊聊為什麼會有這種「祭品文化」了。這其實在本質上是一種「許願」的概念。這樣的「許願」的行為,在台灣各地的傳統文化中,其實都還滿常見的。大家常常去廟裡拜拜,向神明許願,希望神明可以幫忙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最後願望真的實現了,那大家通常就會帶著水果、牲禮等等的貢品,回去廟裡拜拜還願,來謝謝神明的幫忙;通常,如果許的願望越難達成,最後還願的祭品就要更盛大、更浮誇,一方面是表達對於神明的感謝,另一方面也可以彰顯神明的厲害。例如辦一場酬神的廟會祭典,甚至在廟會中殺一隻豬公來祭祀等等。
這樣子「許願再還願」的文化,也延伸到網路上,產生了「祭品文」這樣的說法。
原本「祭品文」是鄉民們會在 PTT發文或推文說,如果某個事情成真之後,就會去做某件事,最常見的是就請雞排或珍奶了。後來祭品文的用法也漸漸不侷限在PTT上,只要是公開說過,無論是在媒體上講的,還是公開的社群貼文,都可以被稱為「祭品文」。
大家常常會開玩笑的說,這些「祭品」就跟向神明許願一樣,如果承諾越猛、越強大的祭品,就越有可能達成效果,比方說免費發放超多的雞排;當然,有時候祭品文的效果不只是用來許願,還可能是一種創造話題與聲量的工具,例如「選輸就要跳蓮池潭」,或是「只要大家都去投票我就公布英文指考成績」等等。
話說回來,雖然我們大概都能理解這些許願、還願的習慣,但為什麼每次祭品文的首選都是雞排,卻眾說紛紜。
【雞排為什麼這麼夯?】
這就要從「請雞排的人」和「被請雞排的人」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討論了。對於發祭品文、要請客的人來說,許願的祭品這種東西,最重要的就是誠意和氣魄的問題,要怎麼創造出震撼的排場,但同時又讓預算不會爆表,這時候雞排就是很好的選擇。現在一份雞排,了不起五六十塊錢就能解決,如果請個100份,感覺還不算是太大的負擔;相對來說,請100份牛排雖然也是氣勢磅礡,但這個預算肯定會高很多很多,而且說真的,要找到有間店能一口氣供應你100塊牛排,恐怕也不太容易!
所以我們接下來就進入第二個選擇雞排的優勢,那就是「選擇方便」。
畢竟雞排店到處都有,所以要找到大量的雞排相對比較容易,而且它能做的變化也不多,大概就是要不要辣,所以你訂餐打電話的時候,只要跟店家說要幾份雞排、幾個要辣幾個不要辣就好,整個訂餐程序真的很簡單的。但如果是請飲料的話,那個光是誰要少冰、誰要去冰,糖要加多少,再配上各種不同的飲料,處理起來真的超麻煩。
接下來我們換從被請客的角度來看,許願、還願這種事情,比較像是人跟神明之間的互動,但祭品文則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所以選擇什麼樣的祭品,就不能不考量到大眾的喜好。就算撇除預算和批貨難度的問題,如果我今天選擇請豬排、牛排或羊排,大家的接受度,就很有可能會因為宗教信仰、口味喜好等等原因而跟著降低。
相較來說,雞排在台灣真的是大家都很愛的國民美食。想像一下,你拿到一份剛炸好的雞排,那個酥酥脆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去「卡ㄘ卡ㄘ」的聲音,同時還能感覺得到那個肉汁流出來,整個在嘴巴裡面的紮實感,哇~這真的是很難拒絕的美味!每次有人說要請吃雞排的時候,我聽過拒吃雞排的理由,最多就是因為覺得它熱量很高,要減肥才不吃,好像⋯⋯幾乎沒聽過有人說,不吃雞排是因為雞排不好吃。
對看熱鬧的鄉民來說,另一個好處就是雞排只需要單手就能吃,不管你是在用電腦、滑手機、看電視、走路、騎腳踏車⋯⋯欸不是啦,建議在路上騎車還是專心不要吃雞排,但總之,只需要一支手的這個部分,我個人是覺得很方便,左手拿雞排、右手拿珍奶,有什麼比這更完美的搭配呢?
相較來說,如果是要吃牛排啦、蛋糕啦、馬卡龍之類比較精緻的東西,那個感覺好像就沒這麼對味。畢竟,我們印象中的祭品文,除了數量要夠大以外,一定也要選擇那種「俗擱有力」、吃起來又爽又過癮的東西,才對味!所以囉,不管從請客的人的角度來看,還是饕客的角度來看,雞排都是這麼一個無懈可擊、最能讓大家賓主盡歡的祭品,也難怪它總是各種祭品的首選。
不過,雖然雞排超級夯,但我知道,其實有很多人都有個疑問,通常去市場買一隻全雞,都要好幾百塊,但為什麼雞排可以這麼便宜啊?難道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
【雞排產業鏈大揭密】
為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跑去問了一個雞肉大盤商的朋友,為什麼雞排會這麼便宜?他告訴我們,通常我們在傳統市場買得到的大多都是「土雞」,而我們常吃的雞排,還有速食店的炸雞,還有量販店的肌肉,其實用的是「白肉雞」的肉,兩種是不一樣的品種。
雞排用的白肉雞,從小雞開始只要養30到35天,不分公母,在還沒性成熟之前,就會被殺來吃;而土雞就要養比較久,大約至少要8、90天的時間,前面30幾天,它也跟白肉雞一樣養在養雞場裡面就好,但之後就必須要把土雞放到戶外去,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活動。加上雞有一種本能,就是很喜歡在地上啄來啄去,所以放出去的土雞會比白肉雞更容易生病死掉。所以整個算下來,土雞要養比較久、需要比較大的土地,還容易生病死掉,所以成本才會比較高。
那以雞排的白肉雞來算,一隻雞的左右胸呢,可以各切出一片雞胸肉,那雞排店拿到這些生的雞胸肉之後,還會需要去皮、切塊等等加工作業,1公斤處理起來的成本大約會落在70-80元之間。假設一份雞排的重量是250克,那這樣估算起來,一片生雞排肉的成本大概是20元,再加上店租、水電和人事成本來算,五六十塊的雞排,其實還算是合理的價格。
另外,他還跟我們附加補充,有很多人懷疑,這些「白肉雞」這麼便宜又長這麼快,是不是有打生長激素?
他說,養雞場的雞隻確實都有打針,但打的東西並不是生長激素,而是一些疫苗和抗生素。而且政府也有設定藥物殘留的安全標準值,養雞場為了通過標準,通常在宰殺前兩周就會停藥。此外,屠宰場也有獸醫和品管人員在把關,雞隻的健康狀況和藥物殘留的狀況,都要確認過,符合標準才可以屠宰跟出貨。
所以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吃太多雞排會性早熟,或其他相關的藥物殘留問題啦!
【我們的觀點】
在研究這個主題的時候,看到有些在選前發下豪語的人,最後沒有打算兌現承諾,這讓我們不禁想到,祭品文發出去之後可以反悔嗎?我們發現有律師超認真的在幫大家分析,這樣「反悔、不兌現」會不會有法律責任。在法律上,發祭品文算是一種「有附加條件的贈與行為」,只要在條件還沒達成之前,贈與都不會生效。換句話說,只要是結果還沒出來,如果你覺得沒勝算的話,要突然反悔說「我不玩了!」,當然是沒關係的。
而且就算祭品文的條件有達成,只要雞排還沒送出去,當事人也有權選擇撤銷不送;但如果他已經把雞排送出去了,臨時想要反悔、想要求別人把東西還回來,那這樣就不行。當然,以實際情況來說,應該是不太可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啦。但以文化上來看,「兌現祭品文承諾」這件事呢,其實就是一種還願的概念!最大的差別在於,傳統文化的還願,是對神明;但現在兌現祭品文,則是一種人際與社群之間的互動行為。
所以說,如果你之前有發任何祭品文,例如裸奔啦、跳潭啦、請雞排之類的,最後關頭如果反悔了,雖然不會有法律上的問題,但你個人的誠信,可能就會被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所以我們這邊還是建議大家,發祭品文之前,記得量力而為、三思而後行;不管你願不願意,事情兌現之後,還是多少意思意思「概念性」的去實踐一下吧!
-
好的,我們剛剛說到很多選雞排當祭品的優勢,當然那些優勢也不是只有雞排才有的,所以今天想要問問大家,如果今天沒有了雞排,你可以接受哪個替代選項呢?
A. 烤香腸
B. 烤地瓜
C. 麥當勞大薯
D. 不行,一定要雞排!
E.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祭品文都要請雞排」!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其他「台灣荒誕現象大集合」的影片;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補充資訊】
哈囉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企劃 #宇軒,這裡跟大家補充一點影片沒講到的內容。很多人好奇,究竟選後一堆請雞排的祭品文要兌現,會不會導致雞的宰殺量突然暴增,肉雞們都大難臨頭?
事實上,台灣一週的殺雞量,平均約430萬隻,所以說以最近的雞排祭品文來看,大概也是只是多需要數千到數萬隻雞,屠宰量可能也只是多了零頭而已,再加上農曆春節快到了,以往只要接近過年,肉類需求都會上升,而使得屠宰量變多,用之前的數據來估計,屠宰量可以增加到480-490萬隻,因此也很不容易判斷最近的雞肉需求增加,到底有多少是雞排祭品文貢獻的。
詳細統計數據可以在「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的網站查得到 ?? 傳送門:http://www.poultry.org.tw
?? 關於祭品文反悔會不會有法律問題的詳細討論: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116/1627004.htm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雷皓明/「一人一雞排」 選後祭品文可以不算數嗎 | ETtoday法律 | ETtoday新聞雲:https://bit.ly/2RxMn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