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2.21

華航罷工落幕總整理!機師工會在輿論戰中節節敗退的 2 大原因,竟然是這個!?|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57 【訴求的結果】
03:47 【這些訴求,合理嗎?】
04:57 【用勞資衝突以外的角度,來解讀這次的協商過程】
06:40 【機師工會在輿論戰中落敗的原因】
08:47 【我們的觀點】
10:05 提問與結尾
10:25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7又2分之7分鐘的時間,來跟大家一起來聊聊「華航機師罷工」的後續討論吧!

-

上禮拜情人節晚間10點25分,台灣史上第一次機師罷工終於宣告落幕,在這長達160個小時的時間內,總計有622名機師參與罷工、華航取消了214個班次,影響2萬7100人次的旅客,幾乎可說是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事件。隨著首開先例的網路直播,我們不僅第一次見證到「勞資集體協商的談判過程」,也一起體驗了所謂的「紅眼時段」。

那麼,在罷工落幕的現在,就讓我們帶大家一起來回顧看看,機師工會當初所提出的5大訴求,最後有什麼結果?我們又可以用什麼樣的角度,來回顧這一個歷史時刻吧!


-

【訴求的結果】

情人節晚間,勞資雙方在交通部和勞動部的共同見證下,簽署了「團體協約」,為期7天的罷工終於宣告落幕。所謂的團體協約,對勞工來說,是一種以工會為單位,來跟雇主簽訂的書面契約,比起一般的協約,它對資方有更強的法律約束力。

根據《團體協約法》,一次團體協約最長的有效期限是3年,超過3年的,就算3年。但這次簽署的工會卻同意未來3.5年內,都不會再提罷工。至於為什麼可以簽到3年半,這個我們也不太清楚,可能要麻煩瑩真律師留言幫忙解答了,謝謝妳~

好的,那我們回到協商內容,第一點「改善疲勞航班」的部分,工會原本希望是8小時以上的長程航班,出勤機師可以從2人改為3人;12小時以上,改為4位機師。

在協商剛開始的時候,雙方對於「工時」認定標準有極大的落差,工會提的是「行前準備+飛航+落地任務」的「總值勤時間」FDP(Flight Duty Period),但華航公司用的卻是只計算中間的「飛航時間」FT(Flight Time)。簡單來說,勞方認為應該也要把飛航之外的時間納入工時的考量,因為如果工時太長,將會影響機師的專注力,然後減低飛航安全

不過,在第一次協商後,雙方就確定之後的談判標準,將以華航的「飛航時間」為準。也由於機師工會在這個部分已經落居下風,他們又進一步想把8小時降低成7小時,並另外提出10條「飛時低於8小時、但工時卻比較高」的特殊航班,希望多增加1位機師。

最後,華航同意其中5條路線的訴求,也同意飛行時間8小時以上的航班,改為3人派遣;12小時以上,出4位機師。

第二點,工會希望升訓制度透明化,並減聘外籍機師、保障本土機師的工作權。協商後華航承諾,日後升訓會議前會先公告缺額,相關規定將會公開在公司內部網站,如果條件分數相同的情況下,會以本土機師優先,並在2年內,研議出不直接聘用外籍正駕駛的相關辦法。

第三點,工會要求華航不得施壓工會幹部、不能秋後算帳,罷工的協議結果也只能給會員專屬,也就是所謂的「禁搭便車條款」。對此,華航承諾他們將會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不會對罷工的人要求賠償、也不會祭出懲處;但在「禁搭便車條款」的部分,工會讓步,就算不是會員的機師,也可以享有罷工的成果。

第四點,工會希望華航「撤換破壞勞資關係的不稱職主管」,對此,華航的回應是之後會改善公司管理制度,並加強與工會的溝通協商。

第五點,比照長榮「保證第13個月全薪」的部分,兩邊則是決定改成「飛安獎金」的形式發放,但要等到2/21才會再次討論相關細節。

【這些訴求,合理嗎?】

第一個跟飛安相關的訴求,是雙方在協商初期進展緩慢的主因,華航現行的做法,並沒有違反《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所以在這個部分,工會方就需要其他客觀的指標或科學化證據,證實目前的制度確實是容易造成機師過勞。

此外,工會所要求的「總值勤時間」,還包含了飛機落地後的其他工作時間,這是英美飛航標準裡沒有計算到的部分,主觀上,這樣看似「超英趕美」的訴求,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有一種獅子大開口的感覺。

但仔細跟其他國家比較,比較先進的制度通常還會考量到「生理時鐘、單次飛行起降次數、報到時間,時差」等因素。這樣看來,其實工會提的「總值勤時間」,似乎是比較接近這些標準的,就算是只看飛行時間的計算方式,如果加入這些考量,或許就能比較安全。

至於其他的四點訴求,幾乎都是內部管理的問題,在這個部分,我們認為就比較偏向單純的勞資爭議了!這種東西,以雙方的角度來看呢,一定都有他們各自的道理,對不了解實際情況的外部人士來說,真的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客觀的角度去評論。


-

【用勞資衝突以外的角度,來解讀這次的協商過程】

有些人覺得,機師的薪資待遇已經很好了,為什麼還要繼續提出這麼多貪心的要求呢?但就像我們上一集所提到,其實「罷工」本來就是屬於政府賦予勞工可以向雇主爭取「更好待遇」的一種手段,因此只要一切合法,雙方都有權利去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訴求。

所以這裡,我們要稍微跳脫出「罷工」或「勞資衝突」的框架,改以商業的角度來看這一次的協商。由於我們自己接設計案,時常都要面對類似的預算拔河過程,所以我們觀察到,某些看似「超乎規格或市場行情」的訴求,其實都是很常見談判的手法而已。

就像我們在菜市場殺價,原價100塊的東西,有些人會乖乖接受,有些人就會直接對半砍成50塊才要買,當然,老闆也不是省油的燈,怎麼可能虧這麼多咧?所以通常兩邊還會再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的拉鋸,在雙方各有讓步之下,才達成最後的協議。

因此,對工會來說,把訴求拉高一點,還是有道理的,要是他們不這樣做,那協商完兩邊各退一步之後,他們得到的回饋很有可能就會不如預期。當然,如果一次要求太高,也會有被「拉倒不談」、甚至遭到民眾譴責「貪心、自私」的風險。

所以在這次的談判過程,我們就能看到各種風向混亂的「專家解讀」或「新聞報導」,因為兩邊都試圖想要藉由各種輿論的力量,去打擊對方的聲勢,藉此讓自己在混戰中取得上風。也就是說,我們從網路或電視上看到的訊息,應該有一些就是為了影響我們的觀感,而被人特別設計出來的。例如,對工會有質疑的就被認為是資方奴隸、華航高層假扮地勤說他們反對機師罷工,或某些新聞台扭曲受訪者的語意,試圖讓民眾感覺旅客也對機師感覺超不爽等等


-

【機師工會在輿論戰中落敗的原因】

從結果看來,機師工會顯然是輿論混戰中落敗的一方,我們這邊彙整了「訴求不佳、手段不當」這2個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首先來談談訴求,雖然分開來看,每個訴求都有合理的地方,但問題就在於,這裡面既有飛安議題,也有公司內部的管理問題,而且華航剛好是一個官股民營的公司,對一般民眾來說,向華航爭取加薪,就等於是要他多掏錢出來,即使大家都想要加強飛安,但工會把這些性質差異很大的訴求弄成同捆包,結果就是很容易讓民眾有被「綁架」的感覺。

在目前對於罷工運動還不熟悉的社會氛圍中,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冒險的。更不用說,勞方在談判的過程中,還幾度改變談判策略與訴求內容,就會讓人對這場這場抗爭的目標產生疑問。對於資源相對弱勢的工會來說,民眾的輿論支持,其實是他們唯一能拿來跟政府或資方抗衡的最重要力量。但如果勞方沒辦法提出一套具有明顯共感又強而有力的訴求,真的是很難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

此外,在手段的部分,機師工會過於強調傳統罷工的路線,選擇用「影響旅客權益」的方式來當作談判籌碼,卻忽略這龐大的外部成本,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由於受害人明確,但相關資訊混亂,一般民眾要理解這些訴求、參與討論,都非常不容易。

大家都很希望事情及早落幕,或至少看清楚哪一邊比較值得支持,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可想而知,在情緒找不到出口的情況下,這肯定會引發廣泛的社會焦慮。那就像剛剛分析的,即使工會已經嘗試用更專業的角度來說明目前飛安的確有所不足,但這樣的觀點,卻還是很難打進大眾的認知內,成為一槌定音的論證。

整體來看,一般民眾很容易用「直覺」就找到要反對罷工的理由;反觀,要讓大家願意公開支持的理由,好像就只有「勞權提升」或「對抗資方」這些看起來比較抽象的概念而已,但支持了這次罷工,就能對勞權帶來什麼正向的改變嗎?這其實也沒人說得準,最後就導致,支持工會的聲量難以凝聚成普遍的社會共識。

【我們的觀點】

雖然事件已經落幕,但延續剛剛的討論,我們認為,罷工雖然是勞權進步的象徵,卻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成功的社會運動,還得考量到社會現況,提出最適切的策略。以飛安問題的改革為例,如果工會當初是選擇先向政府爭取以「修法」的方式處理,或許社會觀感就會好很多。

因為這樣不只是能有效改善全台的飛安問題,也能擺脫掉「用飛安來包裝個人利益」的自私疑慮,為工會累積良好的社會形象,這也有助於後續的其他行動。

平心而論,我們肯定這次罷工帶來的廣大討論聲量,但很可惜的,在這次的事件中,因為種種複雜因素的糾葛,導致大部分的討論其實都沒有很深入,不管支持罷工、或反對罷工的人,都有大量不理性的互相謾罵,但這些聲音,並無助於凝聚共識。

另一方面,這次罷工過後,台灣整體的勞動權益究竟能不能有效提升?其實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驗證。最後,就讓我引用上一集某個觀眾的留言,來做個總結吧!他說:「罷工不是為了判定是資方錯、還是勞方錯,而是讓社會大眾有機會檢視某個產業有什麼結構性的問題」。

所以,我個人覺得,只要這次罷工,能讓我們發現航空業的某些重大問題,那整體來說就算是一個有意義的事情吧!

-

最後來問問大家,你肯定這次的罷工運動嗎?
A. 肯定
B. 不好說
C.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罷工落幕的完整分析」!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看「合法罷工的SOP」;當然別忘了按下logo,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Facebook:https://bit.ly/2EmOqKI
→ 台灣首次機師罷工落幕:工會承諾3年半不罷工,華航答應哪些「請求」?:https://bit.ly/2TduF0E
→ 【圖解】華航罷工爭的「疲勞駕駛」是什麼?歐美航空法令怎麼做?:https://bit.ly/2NgYKH0
→ 160h25m歷史時刻──台灣首次機師罷工,華航勞資協商全記錄:https://bit.ly/2XairF7
→ 五個角度分析華航機師罷工,到底是「爭取權利」還是「爭權奪利」?:https://bit.ly/2IrOAog
→ 團體協約法:https://bit.ly/2BFIjj1
→ 團體協約法 第 28 條:https://bit.ly/2EmyqZc
→ 2019 機師工會爭議 Q&A:https://bit.ly/2E1k670


【 延伸閱讀 】

→ 華航機師罷工全記錄:https://bit.ly/2tpxTiZ
→ 國際大風吹|改變美、英、法的三場大罷工|EP40:https://bit.ly/2DQPncS
→ 勞資協商不應是座談會:從華航罷工爭議看「團體協約」為什麼重要:https://bit.ly/2NjIoNI
→ 律師談吉他【華航機師罷工,旅客可不可以請求機師賠償?】:https://bit.ly/2Nk0JKw
→ 台灣機師過勞駕駛早已全球聞名:下墜9000公尺的華航006班機事件:https://bit.ly/2IsTwcn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8+9」來了!那些在新聞標題中看不到的分析討論全都在這啦!《 台味七七 》EP 002|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