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1.06.16

剛結束70年大旱,卻又馬上大淹水!這種極端的氣候,會越來越常見嗎?《 大自然的逆襲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3「On the Ground 路邊攤計畫」廣告段落
02:37 為什麼今年一開始缺水這麼嚴重?
04:08 水情吃緊之下,會出現哪些調度?
05:44 正在面臨「氣候變遷」的台灣
07:02 正在進行中的「抗旱2.0」
08:09 正在討論中的方案
09:15 我們的觀點
10:28 提問
10:52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今年上半年,有好長一段的時間,台灣都處於缺水的狀態。六月初,好不容易等到梅雨鋒面到來,結果很多地方卻接連出現水災。老天爺為什麼這麼心意難測?真的是因為氣候變遷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缺水」吧!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年年初,一直到五月底,台灣面臨了 70 年大旱,多處水庫見底,中南部多個縣市的水情,也非常吃緊,開始進入分區限水、減量供水的窘境。結果沒想到,大家殷殷期盼的梅雨終於大駕光臨,但很多地方卻傳出淹水的災情,台北信義區甚至出現「老鼠玩SUP」的奇景,而隔沒幾天,高雄也跟著淹大水。

好消息是,經過這次的大雨,原本水情進入危急狀態的中南部,像是分區限水的苗栗、台中等地區,都陸續宣布水情好轉,暫時脫離險境,不用再分區供水。但壞消息是,像今年這種,要不沒水、要不水太多的「極端氣候」,以後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常見。

今天,我們會先從這次的「缺水」開始,帶大家聊聊為什麼這次會特別嚴重?政府可以做什麼?要是這樣的極端氣候越來越常見,我們又能怎麼辦?


-

【 為什麼今年一開始缺水這麼嚴重? 】

雖然對一般民眾來說,水情吃緊的狀況,好像是今年比較有感,但其實這個旱象是從去年就一路延續過來的。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去年6月,我們就已經做過一支討論缺水的影片了。那今年的狀況之所以會更加嚴重,有幾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個是,氣候特別。2020年雖然有好幾個颱風,都有來到台灣附近,但非常碰巧的,他們都還是跟台灣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社交距離」,讓我們下不了什麼雨。因此,從 2020的年中到年底,台灣中南部的降雨量,都比平均來得少很多。再加上今年受到了地球「反聖嬰」氣候的影響,三、四月的春雨非常少。而這個春雨雨量的多寡呢,往往也是台灣能不能避免乾旱的重要關鍵。

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台灣的地理環境。我們之前的這支影片有說過,雖然跟世界上的許多地方比起來,我們降雨量算是滿多的,但台灣的地勢山多水急,並沒有辦法留住太多的水,甚至有高達8成的水,都是留不住的。更糟糕的是,在這樣山高水急的環境裡,水庫也會更容易淤積,導致它的儲水量變少,直接影響到它儲水的效率。以台灣的用水需求和整體水庫狀況來看,每年大概都會需要4次的補充,才足以應付大家的用水。

但就像剛剛說的,這兩年因為遇到比較特殊的氣候狀況,所以這一切就無法像平常一樣順利運作。而根據氣象預報,其實去年大概就能看得出來,今年可能會有用水吃緊的危機,所以從去年開始,政府就有進行一些相關調度。


【 水情吃緊之下,會出現哪些調度? 】

由於限水的做法,對民生的衝擊很大,所以通常政府都會先從其他方向,想辦法避免出現大家都沒水可用的窘境。

第一個是「提早停灌」:去年10月、11月的時候,大家就注意到下半年的降雨量,比往年來得少,因此農委會就宣布,部分地區停灌,並且補貼新竹、苗栗、嘉義、台南這些停灌的農田。全台灣的灌區,大約是 31 公頃,最後有停灌的面積,累計差不多 7.4 公頃,占了將近四分之一。

第二個則是「北水南送」:在水情最緊急的時候,台北翡翠水庫每天都會支援 81萬噸的水,給桃園的石門水庫;而桃園的石門水庫,每天又會支援新竹20多萬噸,達成「北水南送」的效果。

那除了提前省水、從有水的地方調水來用之外,我們也可以從水庫這端,來做一些事情。像剛剛講到,水庫如果有淤積,那它的蓄水量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像這次乾旱、水庫幾乎見底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派挖土機下去「陸挖」,讓水庫在之後可以有更多的儲水空間。那最後最後,如果真的還是都不下雨,就會再根據各地的水情狀況,進行不同階段的減壓、減量、分區限水供水措施,盡可能讓僅有的水慢慢用、慢慢用,撐到終於降雨的那一天。

那雖然今年已經做了這麼多調度、節水的措施,也都算是有達到一定的效果,但這整個過程其實還是非常驚險,差點就要GG。而且有不少專家都預估,這樣的情況,未來很有可能會再重演,因為氣候變遷的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

【 正在面臨「氣候變遷」的台灣 】

根據中研院的「氣候模式」推估,未來台灣再次遇到像今年這樣,乾季缺水、勉強撐很久、結果一下雨就淹大水的狀況,應該會越來越常見。一般來說,冬天都是台灣西半部的「乾季」,因此春雨或梅雨,一直都是西岸解渴的關鍵。但以氣候變遷的長期趨勢來看,臺灣春雨的雨量,正在越來越少。這就代表說,以後每到春夏之間,這個水資源青黃不接的過渡期,我們越來越有可能會再遇到缺水的窘境。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噢幸好北台灣冬天雨下很多,可以順利逃過一劫。沒有!你錯了!在氣候變遷的情境之下,北台灣也會也越來越容易會受影響。因為就像剛剛講的,南部如果缺水,我們也需要靠北部來幫補。要是哪天連北部都缺水,那區域調度的幫助,就會非常有限。此外,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以後來到台灣的颱風,都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風雨。一下子太多的降水,不只會像前陣子一樣造成淹水,因為地形的關係,這些水也很難順利留住,甚至會讓水庫更容易淤積。這對台灣的水資源來說,就完全不是什麼好消息。"

總而言之,在氣候變遷之下,無論是乾旱或缺水,我們都很有可能會更常遇到、更加嚴重。那麼,我們有趁早做出相關的「超前部署」了嗎?


-

【 正在進行中的「抗旱2.0」】

針對缺水的危機,我們可以做出來的準備就還蠻多的。以現階段來說,政府單位已經有著手在做一些水資源的調整,像是正在進行中的「抗旱2.0」計畫,就包括了:

1. 省水:針對工業區的用水,開始進行省水的盤點,並推出針對工業用水大戶的「耗水費」徵收辦法,要這些用戶投入更大的資源,來幫忙省水。

2. 調水:剛剛我們有說到,之所以這次可以順利「北水南送」,是因為在今年初,我們蓋好了連接桃園到新竹的「送水幹道」,完成「大北部調度水網」。而未來水利署也有在規劃,要讓整個西部都可以互相連通、支援調度。

3.找水:大家可能聽說過像是鑿井增加水源、利用地下水、伏流等做法;除此之外,水利署也有討論要調整水庫的集水區,像是將蘭陽溪的上游,納入石門水庫的範圍,都是增加水源的辦法。

不過,要執行這些計畫,其實都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才能看到成效。於是有些人認為,除了這些以外,也可以考慮從民生更貼近的角度,來進行一些相關準備。


-

【正在討論中的方案】

很多人都認為,跟很多國家相比,台灣的水費真的太便宜了,所以如果直接調高水費,可能大家就會更有動機要幫忙省水。但......,你也知道的,這種有點不討好的改革,真的不太好推。所以有些人覺得,或許增加「輸送用水」的效率,也是一個方向。因為有些地方因為管線老舊,所以在送水的過程中,有一些水就會漏出來、浪費掉,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清查出這些管線,修好他們、減少漏水,也是開源節流的一個方法。

此外,像有些部隊單位,平常就會有個集水的大桶子,專門接收從屋頂留下來的雨水,然後等需要澆花、拖地、洗車的時候,就能把這些平常收集到的水拿來用。而這樣重複利用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更廣的地方。像有些人就認為,我們應該更加逐步落實「海綿城市」的概念,讓整個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把水好好留住,等需要的時候再把它擠出來用。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能更有效率的運用現有的這些水資源、減少浪費,讓水庫的負擔比較小,也就有更大的機會可以撐到梅雨來臨,不用常常要擔心限水。


【我們的觀點】

雖然我們今天好像講到很多「為什麼缺水」以及「可以做的事情」,但實際上呢,想靠建設或人為手段,就讓災害完全不發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人力終究比不上,大自然忽然之間放出的能量。雖然這樣講好像有點悲觀,但未來「氣候變遷」的幅度、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很有可能會越來越清晰。過去這類型的議題,在台灣都比較沒有討論度,但這次的停水和淹水,相信很多人應該都非常有感,某種程度上也像是在提醒大家,其實那些衝擊跟我們之間的距離,真的一點也不遠。

那往好的方面像,我們覺得,意識到這個問題、了解相關的狀況,至少可以讓大家更有機會去提前做好預警或準備。而且現在天氣預報的速度跟準度都有提高,我們也更有機會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另外,我們之前也有做影片講過,現在物聯網技術,也常常會被運用在「智慧」防災。像之前就有報導,很容易淹水的台南將軍區,就裝設了淹水感測器,來確保里民的安全。那對我們一般民眾來說,除了等氣象預報之外,如果平常沒事,也可以多多看看「淹水潛勢圖」等等的資料,了解一下自家附近,哪些地方容易有災害,這樣就有機會預先做點準備。

-

好的,那今天的影片就先說到這邊,最後想問問大家,在氣候變遷之下,台灣有幾個面向的衝擊可能會特別明顯,以下哪一個,你覺得最受不了呢?

A: 缺水,水情吃緊,我連要洗手都不方便,很難保持衛生
B: 淹水,暴漲的溪水可能衝斷道路,連要叫外送都沒人要接單
C: 熱浪,以後夏天變長,只剩熱跟超熱兩種天氣,不開冷氣會很痛苦
D: 其他,請分享你的想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今年為什麼會遭遇70年大旱」!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氣候緊急時代」以及「熱浪來襲」的相關影片;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台灣未來的乾旱問題與因應:https://bit.ly/3iCtkg2
→一年淹水10次卻不用搬家 這個台南偏鄉的防災做法,國際正夯:https://bit.ly/3xsCVKF
→經濟部水利署:https://bit.ly/2SqRz6h


【 延伸閱讀 】

→當春雨、颱風都減少的旱時代來到|台灣水資源的挑戰 《專訪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許晃雄》:https://bit.ly/3vkfTUI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選美比賽不只是「選美」?為什麼菲律賓人特別熱衷參加選美比賽?|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