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8.11.21

從「搶攻男廁」到「不分性別」,「性別友善廁所」是怎麼出現的?|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37 男女分廁的歷史
01:26 「搶攻男廁」與「尿尿比賽」
02:12 葉永鋕事件
03:02 複習一下「跨性別」!
03:31 性別友善廁所問世
04:02 反方意見
04:28 正方意見
05:41 我們的觀點
06:30 提問
06:42 結尾
06:53 掰比!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從前陣子的「紐約身分證開放第三性選項」事件,來跟大家延伸聊聊「性別友善廁所」吧!

前陣子我們在「紐約第三性」這一集聊過「身份證上面到底應不應該要增加第三性」的話題,有不少聰明的朋友就開始舉一反三,透過留言或私訊的方式順便討論到公共廁所的性別問題,你們的聲音我都聽到了!所以呢,今天我們就要順著這個話題,繼續來談談性別友善廁所的歷史和相關反思。

其實性別廁所的問題已經不是這幾年才有,台灣在這方面的公眾討論也已經有超過20年的時間了!不過在這之前,你知道人類歷史上最早開始男女分廁是什麼時候嗎?其實沒有想像中久喔!

【男女分廁的歷史】

在歐美國家,這差不多是19世紀中期之後才陸續出現的設施。在那之前,公共廁所多半是蓋在路邊,講好聽一點是沒有分性別,但實際上通常是以男性使用為主。這一部份是因為當時女性社會地位低不被重視,一部份是女生比較少出門在外,所以如果女性要在外面上廁所就會很不方便,要不就是憋到回家再處理,不然就是穿長裙,直接在裙下解放。

後來經過啟蒙時代跟工業革命,女性開始大量走出家庭、進入工廠,開始有政府立法保障應該要在公共空間設置女廁,而這個「男女分廁」的政策延續了快200年,漸漸地大家就習以為常,變成「文明時代」的標準配備。

不過,隨著時代繼續演進,人們又開始意識到另一個問題,其實1比1的男女廁數量一直都是不太夠的。1996年,台大城鄉所、台大學學生會和全國大專女生行動聯盟共同發起「搶攻男廁」以及「尿尿比賽」等活動。「搶攻男廁」希望在女廁數量不夠的時候,可以適度開放男廁給女生使用;而「尿尿比賽」則是訴求男女廁的比例,應該要考量到上廁所的時間,而不是直觀的1:1的配置。

這些活動成功引起社會大眾和媒體的高度關注,還促使立委召開公聽會來討論這件事,此後,男女廁數量的合理配置成為政策追求的目標,10月政府通過《建築技術規則》,把男女廁的比例改成1:2,2006年又改成1:5。


【葉永鋕事件】
2000年,屏東縣的高樹國中發生了一件震驚社會的大事,當時就讀三年級的15歲少年葉永鋕,因為性別氣質陰柔的關係,在學校常常遭到同學欺負,甚至會被人強迫要脫褲子證明自己是「男生」,導致他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有一天,他又在課堂上舉手請求去上廁所,結果這一去就沒有再回來了,他後來被發現倒臥在廁所中,大量出血身亡。

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但校園中的性別霸凌問題也的確因此浮上檯面,教育部把原本的「兩性教育」政策,延伸轉化成「性別多元」教育,拍攝《玫瑰少年》紀錄片作為高中教材。除此之外,關於跨性別廁所的議題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大家注意到傳統的兩性框架,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壓迫了「跨性別族群」的權益。


【複習一下「跨性別」】
好的,我們再複習一次,「跨性別」並不是變性人,而是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不相符的人,例如覺得自己是女生的男生、覺得自己是男生的女生,或自認同時屬於兩種性別的人等等。他們在家上廁所的時候都不會有問題,但如果場景換成公共空間,常常就會陷入「不知道要上男廁或女廁」的困擾,因為不管選擇哪一個,很容易就會遭到旁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是言語或實質行動上的污辱。


-

【性別友善廁所問世】

2011年,世新大學把兩間男廁改成有小便斗、坐式馬桶、蹲式馬桶與無障礙空間的「性別友善廁所」,也可以稱為無性別廁所、性別中立廁所等等。到今年為止,已經有不少大專院校紛紛跟進,台大甚至把這寫入校園規章當中,而政府也陸續開始在各級學校和公家單位推動性別友善廁所,這背後除了多元性別平等的教育意義以外,也可以增加廁所使用的彈性,像是女廁爆滿的時候多了一個選擇,或是親子廁所的用途。


【反方意見】
然而,任何政策的推動一定都會存在不同的意見。性別友善廁所雖然立意良善,但也引發不少疑慮,像是尷尬、不習慣、有安全跟隱私的問題、會被貼標籤等等。

有媒體訪問曾用過性別友善廁所的國中生,他覺得男女使用廁所的習慣不同,一起用很不衛生,而且尿尿的時候有異性經過會感覺很彆扭,很怕聲音被聽到;也有一些人認為,無性別廁所開放男女生都可以自由進出,會增加性騷擾或偷拍之類的安全問題;另外,也有人擔心,自己如果走進無性別廁所,會不會被貼上「跨性別」或「雙性人」的標籤等等。



【正方意見】
面對這些觀點,支持方當然也有所回應。在隱私和尷尬的部分,其實可以從設計面來直接避免,例如不管是小便斗或馬桶,一律都用完整的隔間分開,這樣就可以保有完整的隱蔽性,不用跟人對到眼而感到尷尬;而在安全的部分,也一樣可以從設計面下手,只要避免把廁所蓋在陰暗的角落,再搭配充足的照明、設置緊急按鈕,都可以讓廁所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此外,像是安全性、習慣或標籤化的問題,其實最終都可以回歸到教育面上來解決。因為「可能會被偷窺」就剝奪跨性別自在上廁所的權利,是本末倒置的,廁所的安全跟設置方式比較有關,而不是性別條件。

另一方面,大家不妨也可以思考看看:為什麼被貼上標籤,會讓人感到難為情呢?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對這個標籤有些負面的觀感。其實,「標籤」是中性的,但「觀感」卻是主觀的,透過教育,我們或許可以慢慢調整這樣的負面觀感,了解這些與生俱來的差異其實就跟膚色一樣,沒有優劣之分。而性別友善廁所的出現,正好是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讓大家正視不同需求族群的存在,透過看見每個人的差異,我們才有機會理解差異,甚至擁抱差異。


【我們的觀點】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關於廁所的這個議題其實是滿歷久彌新的,從「沒有分性別」到「分性別」又到「沒有分性別」,從「公共廁所要有女廁」到「女廁要變多」再到「增設跨性別友善的廁所」,光是廁所的功能和意義就一直不斷在改變。

一直改來改去,討論這些有的沒的,實在是很煩很累沒錯!但我覺得,其實這就是人類文明的縮影,進步本來就需要代價。那些我們過去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像是男女同工不同酬、種族隔離等等,都是透過長期的社會討論之後,才能慢慢讓世人意識到,其實那些習慣都未必合理,如果我們沒有去討論,或許就不會知道有些人其實一直都深陷在苦痛之中。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總是安於現狀、放棄思考和改變的機會,那這個世界就很難變得更好!

-

最後來問問大家,關於性別友善廁所的疑慮,你最在乎哪個部分呢?
A.安全或隱私
B.不習慣會尷尬
C.怕被貼標籤
D.其他,留言說說看囉!

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歡迎留言並分享出去給所有人知道!
此外,也別忘記點擊下方的紅色按鈕,按下小鈴鐺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下次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廁所的性別論戰:我們該分男廁女廁嗎?https://bit.ly/2QKa7bw
→ 為什麼我們需要性別友善廁所:如果我們沒有看見,不會知道有些人正深陷苦痛之中:https://bit.ly/2OKBzUz
→ 什麼是性別自由廁所:https://bit.ly/2T7ZUqZ
→ 【當期主題】無性別廁所/性別友善廁所的流變與簡介:https://bit.ly/2DFsNGn
→ 「性別友善廁所」為何?從政大通過設置辦法談起:https://bit.ly/2K4yAFL
→ 廁所需要男女有別嗎?https://bit.ly/2FoWeOO
→ 上廁所就上廁所,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性別友善」廁所:https://bit.ly/2qM0QEl
→ 【國內新聞】性別友善廁所《青春發言人》https://bit.ly/2zRXHXP
→ 什麼是性別友善廁所?為什麼人人都需要它?https://bit.ly/2PqQM2m
→ 你還記得15年前的「玫瑰少年」葉永鋕,是怎麼死的嗎?https://bit.ly/2eWLCFB
→ 廁所不分男女!世新推性別友善廁所:https://bit.ly/2DGGF3j
→ 【影片 思辨180】性別友善廁所,友善嗎?《青春發言人》https://bit.ly/2qPzGwd


【 延伸閱讀 】
→ 跨不過的「欄」——性/別社會中隱藏的跨性別者:https://bit.ly/2EKsT0H
→ 雷倩/性別友善廁所真對性別友善嗎?https://bit.ly/2FkU7LP
→ 潘柏翰/什麼是「性別友善廁所」的通用設計精神?https://bit.ly/2RVdvAi
→ 大學性別友善廁所 多半做表面:https://bit.ly/2QKIxL1
→ 從葉永鋕的死檢視男性特質:https://bit.ly/2FmpTrN
→ 作為一名設計師,我如何協助推動台大「性別友善廁所」?https://bit.ly/2FnKdZW
→ 新女廁運動與廁所空間:https://bit.ly/2DFmYZM
→ 性別友善廁所未落實 民眾如廁不如意:https://bit.ly/2DnJNzT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政府說日本核食把關絕對沒問題?我們要怎麼看反核食公投議題?《 七七公投指南 》EP 006|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