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0.06.13

你有買「募資商品」卻被雷到的經驗嗎?5大原因與「避雷法則」大公開!|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預告
00:41 從幾個經典的雷案例說起
02:42 為什麼募資品質與出貨時間常出問題?
04:30 怎樣的解決方式才能化險為夷?
07:32 募資平台會替出事的團隊負起責任嗎?
08:29 贊助之前,你可以先想想⋯⋯
10:12 我們的觀點
11:07 提問
11:43 犀牛盾介紹影片✨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你有在募資平台上買過東西嗎?你當初贊助了什麼、經驗又是如何呢?
說到募資產品,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除了新奇、有趣之外,可能馬上就會覺得「那些產品好像有點不可信賴」、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有種「雷雷的」印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說到「募資」,你也有剛剛說到的那種感覺嗎?
今天這集,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為什麼大家的印象中,會覺得募資產品容易雷?」


-

【從幾個經典的雷案例說起】

首先,先讓我們來分享兩個「募資時很有名,最後卻雷到很經典」的案例。

第一個是叫做「Coolest Cooler」的「超酷冰箱」。它是一台為了野餐、露營而設計的多功能冰箱,而它酷得點就在於,它不只能保冷,還可以同時充當果汁攪拌器、餐盤收納盒,而且附 LED 照明、USB充電器,還內建藍芽喇叭!

在 2014 年募資時,「超酷冰箱」順利得到「6萬人」贊助,金額超過台幣「4億」元;但是後來,超酷冰箱的出貨狀況卻一點也不酷,因為一直到去年為止,都已經過了5年了,還有 2/3 的人沒有收到他們的冰箱。去年底,團隊發起人才寄了一封信給當初的贊助者,說:「因為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超酷冰箱的開發成本過高,所以我們決定全面停止生產。如果你還沒收到產品,我們將會退還你 20 塊美金——差不多台幣600,當作補償。」,這個結尾,讓大家氣到甚至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要告他們詐欺。

而另一個案例,是掌上型無人機「ZANO」。這台無人機在 2014 年底推出,因為輕薄短小、畫質高、價格卻不貴,所以在募資平台順利募到 8000 多萬台幣。

但是,這台無人機的後續生產卻很不順利,因為在募資的時候,它樣品的飛行狀況,其實還沒有很穩定,而募資團隊後來為了趕出貨時間,決定跳過修調樣本的步驟,直接進入工廠量產,導致做出來的成品,無法達到他們自己宣稱的飛行效果。在這種狀況下,團隊因為需要得到預購的資金,竟然就這樣直接把瑕疵品寄給第一批贊助者,引發了大量的不滿跟退款要求;而 ZANO 團隊最後甚至因為後續處理做得太差,而被募資平台設為黑名單。

我們發現,這兩個案例的雷點,就是「延遲出貨」、跟「品質不如預期」,而這也幾乎是大家最容易遇到的兩個問題。那麼,這兩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常發生?

【為什麼募資品質與出貨時間常出問題?】

根據網路上一些曾經募資失敗的團隊的經驗分享,導致贊助者覺得「品質」跟期待的不一樣,可能有兩個面向的原因:

第一是募資團隊沒有意識到「打樣」跟「量產」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模式。有些打樣能做得到的事,量產卻不一定可以;例如說有些功能因為只打樣一兩個、所以可以額外花時間用人力手工做到;但是到了工廠要量產的時候,就不能再用這樣的邏輯去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找到適合生產線的方法,就會出現產品達不到要求的狀況。

第二則是募資團隊的敏銳度不夠,對現在市面上跟自己類似的產品不夠瞭解,或是沒有好好分析消費者使用的狀況,以至於做出「並沒有比別人厲害多少」的產品。這種狀況下,可能團隊有達成自己大方向上設定的效果,但在細節上,容易讓收到的人覺得「等這麼久不值得」、「跟一般外面看到的差不多」⋯⋯等等,出現期待落差。

至於容易延遲出貨的原因,則是包含三點:

一是錯估了開發產品所需要的時間、二是找不到願意生產的工廠、三是因為訂單量不足所以常被插單;尤其是第一次開發產品的團隊,最容易三個問題都一次碰到。當連生產都有困難的時候,那幾千、甚至幾萬個商品的訂單,會延遲也是可以想像的事。根據報告,國外最大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上,有史以來募資金額前 50 名的專案裡面,有 84% 都出現過延遲交貨的狀況,其中甚至還有 9% 是從來沒出貨過,比例比想像中的還要高。

不過當然啦,不是說因為 delay 很常見,所以贊助者就應該摸摸鼻子自認倒霉;就算出問題情有可原,團隊也還是有解決問題的責任義務。


-

【怎樣的解決方式才能化險為夷?】

其實,不是所有中途卡關的募資,都像前面這兩個案例一樣只能以失敗收場,還是有一些專案,最後能度過難關,成為在市場上獲得信賴的品牌;例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犀牛盾,就是個好例子。犀牛盾的第一個募資產品是螢幕保護貼。雖然現在我們可能不覺得防摔保護貼很稀奇,但在 2012 年,那卻可以說是市場上的新發明。

當時 apple 剛推出 iphone4,也第一次把手機的正背面都改成玻璃材質;結果越來越多人開始摔破螢幕,但市面上卻沒有配套的產品。犀牛盾的創辦人在材料學的背景下,發現了一個新配方,可以防止玻璃螢幕摔破,於是,他們就把自己開發的玻璃保護貼放上募資平台,開始創業。但就像前幾個案例一樣,募資金額成功達標之後,困難才正要開始。

因為那是市面上沒出現過的產品、沒做過的材質,所以很難找到工廠願意生產;為了找到人願意投資,據說當時他們還曾經靠 「買檳榔請工廠警衛吃」 ,來試著跟工廠老闆牽上線。等到終於有工廠願意接單之後,他們卻又發現第一次要預付的資金很多、自己又沒辦法以量制價,導致初始成本跟預想的差距很大。同時也因為量不多、不夠重要,所以又一直被別的更大單的商品插隊,導致時程不斷往後推延。

這些累積起來,最後就出現了前面說到的常見狀況:產品無法如期出貨。不過,犀牛盾最後之所以能成功完成募資,就是因為他們願意好好負起責任處理問題。在發現時程 delay 之後,他們很快就發了公告說明,並且積極的回覆每一個在平台上的留言,還有每一封寄到信箱的信;甚至有人直接打電話詢問,他們也會花一兩個小時努力解決對方疑慮。另一方面,他們也沒有因為趕時間就降低品質要求,反而因為這個延遲,更謹慎地確認產品絕對有跟募資頁面寫的一樣的品質。

因為有解決問題的誠意,所以他們先得到了贊助者的信任、以及更多的緩衝時間,而之後寄出的產品,也確實有達成品質要求,於是,即使他們大約延遲了3~6個月,大多數的贊助者還是對這個募資感到很滿意。犀牛盾的創辦人曾經表示,他們認為面對客戶的最重要原則,就是誠實;而面對自己的產品,品質到位只是基本,除此之外更應該不斷追求進步。那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們現在在市場上的品質形象,幾乎沒有印象中,募資商品不可信賴的原因吧!

其實,說到這裡,這概念跟我們一般買東西也是有幾分類似。我們對一個團隊的評價,很大程度其實是來自於處理問題的態度。如果處理態度不好,大家就會有被激怒的感覺,留下「很雷」的印象;如果態度非常誠懇,積極地為客戶解決問題,那就有可能可以挽回信任。

話說回來,從贊助者的角度來看,這是在「募資團隊有出面解決」的前提下,才有處理得好、處理不好的問題。如果一個募資團隊在出問題之後完全不讀不回,我們又可以怎麼辦呢?


-

【募資平台會替出事的團隊負起責任嗎?】

如果募資團隊出問題後找不到人,那人之常情就是會改為找募資平台負責;但是,募資平台可以做到什麼呢?

按照法律來看,募資平台提供的只是一個空間,所以出事的時候,法律其實並不會要求平台代替募資團隊負起賠償之類的責任;而大部分的募資平台,一開始也都有在網站上清楚的寫出他們的免責聲明。

不過,經過幾次募資的糾紛之後,因為想要讓募資市場可以更好地運作,於是就有團隊開始自發性地做一些把關,例如群眾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去年底開始了一項《群眾集資透明化計畫》:藉由分析並公開專案「提案者的身份」、產品的「原創性」、「樣品的狀態」、「材質檢驗與驗證狀況」還有「資金的流向」,來讓有興趣贊助的人可以獲得基礎的資訊、進而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糾紛。

那麼,除了被動地等「募資平台」分析之外,身為贊助者,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避雷」呢?


-

【贊助之前,你可以先想想⋯⋯】

其實,要避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觀察提案團隊的募資經驗。

在贊助前,我們可以先上網查一下自己想要贊助的提案,是來自很有經驗的團隊、還是沒有經驗的團隊。如果這個團隊是第二次以上提案、或者是知名公司品牌,那麼產品跟時程可能就會比較有保障;但如果你想贊助的這個團隊是第一次提案,那麼就表示品質與時程不精準的風險可能會比較高。

不過另外,一個東西「雷不雷」,好像也跟我們對它的「期待」是什麼有蠻大的關係。

現在在募資平台上佔據最多募資金額與贊助人次的專案,大多都是經驗豐富的團隊、或者是市場上知名的品牌;他們推出的募資品,常常都是已經可以直接「預購」的現成品。這樣的狀況,容易讓大家誤以為,募資就是「用便宜的價格預購一個新產品」,像買網拍一樣;但其實,募資的本質並不是這樣的。

募資平台一開始的概念,其實是要讓有好點子但需要資金的團隊,可以得到大眾的贊助與投資,讓他們「未來有機會達成目標」。換句話說,我們也會看到,如果你「贊助」一個專案,可以得到的東西叫做「回饋品」,是團隊在執行自己的專案之外,表達感謝的小心意;只不過產品類的募資案,常常也會傾向用產品本身來當作回饋而已。

或許,除了判斷一個團隊有沒有經驗之外,我們也可以因應各個團隊經驗值的不同,而稍微調整不同的期待值,避免自己無意間用「購買市面上商品」的標準,去看待新手開發團隊的提案。釐清自己是比較想要「嘗試新鮮的東西」、還是比較想要得到一個「確定好用、有用的產品」,也是贊助前可以好好思考的點喔!

【我們的觀點】

我自己其實是一個蠻常購買募資產品的人,看到很多努力要開發新奇有趣的產品的團隊,就會想要贊助一下他們,希望他們真的能把理想實現;那這種時候,我就會稍微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用一種「理性但保持樂觀」的態度,告訴自己是用「支持」、「鼓勵」的出發點去花這個錢,不會單純把它想成一個「買東西」的行為。

我想,雖然新創團隊容易失誤,但好的執行團隊仍然有機會做出改變市場的產品;很多現在很成熟的市場品牌,曾經也是透過募資來跨出創業的第一步。就像嘖嘖的創辦人徐震曾經說過,他認為「群眾募資就是一個「給予勇氣」的過程。募資平台與社會大眾如果鼓勵這些團隊,無形中就是在幫助台灣未來創業創意產業的發展。」

這些提案的人,可能很多都不是專業背景出身,所以不容易一下就達成期待,但我們適度的支持,卻能讓他們知道「機會不會否定你」。

-

好的,又到了影片最後的提問時間,今天想要來問問大家,你自己對募資的想法是什麼呢?
A. 勇於嘗試,常常贊助各類型專案
B. 不太贊助產品,但會贊助議題、活動型的專案
C. 持保留態度,不太相信募資平台上的東西
D. 其它,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我們常覺得募資產品容易雷?」
此外,也可以點這,看看「靠募資成功做出火箭的台灣團隊」以及「靠募資成功復刻的台灣古早味色情唱片」!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群眾募資亮點觀測站】2019台灣群募趨勢觀測:https://bit.ly/3fkg4aK
→ 群眾觀點|2019 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https://bit.ly/3cRQN6t
→ 科技報橘|群眾募資在台灣如何發展演變?圖文數據大公開讓你一次就懂:https://bit.ly/3cRQN6t
→ 交不了貨?群眾募資夢醒時分的哀愁:https://bit.ly/2MP8HvN
→ 倒閉、負評、被併購⋯⋯ 細數那些年 Kickstarter 上曾風光一時的「失敗者聯盟」:https://bit.ly/2XS7x9c
→ 科技報橘|無人機 Zano 募資爛尾,其實反應 Kickstarter 營運機制根本有瑕疵:https://bit.ly/2XUMGSM
→ 科技報橘|Kickstarter 是夢想國還是騙局圈?歐洲最成功眾籌 Zano 破產,爛尾再添一樁:https://bit.ly/2XWkDCg
→ 群眾觀點|【2019 年報】你贊助的錢被用到哪裡?從幾個爭議案例看群眾集資風險所在:https://bit.ly/3cX2NDJ
→ 群眾集資透明化計畫 003:雲米洗脫烘智慧滾筒洗衣機 、Bendong 便當組、淨對流口罩:https://bit.ly/2MTkkSK
→ Inside|年金額翻倍!台灣 2019 群眾集資總額到達 16.7億元:https://bit.ly/2UE7lIH
→ 創業小聚|群眾募資過氣了?剖析三個原因,嘖嘖創辦人徐震這樣說:https://bit.ly/30AQAlm
→ 有物觀點|名之所在,謗之所歸:群眾募資失敗變多,是因為邁向主流:https://bit.ly/3cX7wVK
→ 群眾募資的現實面貌:不是集資,而是行銷:https://bit.ly/2AXNOvU
→ 募資成功,然後呢?在把產品推進市場之前,這些功課要先做!:https://bit.ly/3cX7wVK
→ 有物觀點|創業者的修煉 — 拿了錢卻無法交貨時,該怎麼辦?:https://bit.ly/3hhDKhY
→ 數位時代|募資是場籃球賽,想成功出貨就不能掉球:https://bit.ly/3e8jFsF
→ 【2019 年報】這些你聽過的知名品牌,2019 年都進入群眾集資市場參戰了:https://bit.ly/3cX6fOq
→ 【群眾募資亮點觀測站】2019台灣群募趨勢觀測:https://bit.ly/3fkg4aK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再見了市長!93萬高雄人共同舉辦的畢業典禮!韓國瑜炫風如何由盛轉衰?|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