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7.18

「職業倦怠」也是一種病?帶你認識台灣法律中的「心理過勞」!《 從?反觀? 》EP 009|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48 職業倦怠的定義
01:59 台灣的過勞認定是?
03:51 困難重重的精神疾病認定
05:21 我們的觀點
07:24 提問
07:4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和大家一起來聊聊「職業倦怠與過勞」吧!

-

你知道嗎?「職業倦怠」現在是一種被 WHO 認證的「疾病」喔!

在今年五月的世界衛生大會之後,WHO 正式的把「職業倦怠」列入了「全球疾病與傷害分類」裡面。這個職業倦怠的英文是 '' burnout '',在中文裡也會解釋成「過勞」,而 WHO 強調,這次列入的這種 '' burnout '',專門指的是在職場上,因為長期沒辦法處理壓力而導致的一種症候群。

究竟這個職業倦怠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在台灣,如果我覺得很職業倦怠的話,可以算是得到職業病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

【 職業倦怠的定義 】

根據 WHO 的說法,他們認為職業倦怠的診斷標準有三個,一、覺得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二、覺得自己跟工作的心理距離拉長,或者是對工作感到消極與憤世嫉俗;三、專業效能降低。未來,這些標準將會成為職場上,醫師臨床診斷與醫療保險理賠的指標。

從 80 年代到現在,三十年來,「職業倦怠到底算不算一種疾病」這個問題一直充滿爭議,因為它很難有一個具體的診斷標準來判斷,所以這次 WHO 算是階段性的用三個定義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因為這三個判斷標準也還是偏向主觀,所以實際上那些診斷跟理賠會怎麼執行,也都還充滿不確定性、也仍然有人在質疑。

一般來說,我們對過勞的想像,大多都是身體健康出了問題、是某種「看得見」的東西,不過其實,人的心理也是會過勞的;職業倦怠就偏向是一種心理過勞的前兆,如果沒有好好處理,之後就很有可能演變成真正的心理與精神疾病。

那~如果我覺得職業倦怠的話,可以請公司幫我處理問題嗎?
這就要看看台灣對於過勞與職災的認定是什麼了。

【 台灣的過勞認定是? 】

根據《 職業職災勞工保護法 》,所謂的職業災害包含了「職業傷害」與「職業病」兩種。

職業傷害指的是工作過程中因為發生意外而出現的立即性傷害,例如從工地的鷹架上摔下來骨折;而職業病則是因為長期暴露在不利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中,所導致的各種疾病,例如因為吸入過多工廠粉塵所帶來的呼吸道疾病等等⋯⋯。我們一般常說的「過勞」,就是被分類在職業病底下,指的是因為長期高工時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而「心理過勞」,在台灣最接近的分類叫做「職業性精神疾病」,而它同樣也算是職業病的一種。

所以,假設你因為職場霸凌而罹患憂鬱症的話,依法是可以申請職業災害賠償的。
ㄟ?但是為什麼我們以前好像從來都不知道有這件事?這真的是可以成立的嗎?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有位女士叫做陳巧蓮,她曾經是一間電子公司的作業員,工作了許多年後,因為表現良好被升遷做品管,但之後卻因為公司要求她品管放水而她不願意、加上公司內部的人事角力被不當降職,不只被減薪還被罵「垃圾」。當時她求助無門,最後在多重的壓力之下,在 2007 年被診斷出憂鬱症。她在工傷協會的協助之下爭取職災認定、和公司打訴訟官司,期間病情也持續惡化;最後,陳巧蓮的狀況終於被高等法院裁定是職業災害,不過那也是十年後的事了。

陳巧蓮的案子,是台灣第一次有精神疾病被裁定為職業災害,但這個第一次,一直到 2016 年才出現。以數據來看,台灣在 2009 年訂定了《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參考指引》,正式將精神疾病納入職業病的範圍,但是十年來,卻只有 25 個通過職業病的認定,數字少得不可思議。這是為什麼呢?


-

【 困難重重的精神疾病認定 】

如果要申請職災賠償,首先必須先診斷勞工確實有得病,再來則必須確認,這個病確實是工作環境導致的。但是,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其實並不容易。

萬芳醫院職業醫學科的主任黃百粲就曾經在講座中提到,實務上精神疾病要被認定成職災,會面臨許多判斷上的困難。例如說精神疾病的確是病,但是並沒有確切的判斷指標來衡量多嚴重才算是病了?又或者是每個人能承受的壓力程度不同,所感覺到的壓力大小也都是主觀認定,那麼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的職業傷害呢?更困難的是,我們很難區分精神疾病的壓力來源是否就是工作,還是其實還有其他的壓力來源?

最後再加上人的情緒其實是雙向互動的,員工覺得主管給他壓力、主管也可能反而才覺得是員工給他壓力,兩個人都覺得自己壓力超大,這種主觀感受讓證詞很難發揮作用。總體來說,我們缺乏了許多可以被客觀判斷的標準,所以就變成非常難去做責任歸屬。

這樣的困境,再加上在剛才的案例中,陳巧蓮花了十年才得到職災的判決結果,這麼耗費時間、金錢、精神、體力的過程,可以想像大部分人一定是打從一開始,就直接放棄去申請職災;而少數去申請的人,又因為台灣的職業病認定其實還滿狹隘的,最後就變成了十年只有 25 個案例的結果。

【 我們的觀點 】

其實不只是職業性精神疾病,台灣所有的職業病認定率都很低,而這其實是一連串原因造成的結果。其中想特別提出來跟大家分享的,是對職業病的污名化以及看輕他人的心態。

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當有人說出自己的病痛的時候,常常也會有人跟著說出「每個人都嘛有病痛,這哪算職業傷害」、「我看這根本只是裝出來的吧」或者「明明就是自己抗壓性太低,還怪東怪西」這類的言論,甚至這不需要發生在職場上,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

這樣的想法,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隱形卻又龐大的壓力,因為外在環境給的不是包容而是質疑,所以你不敢「發覺」自己其實過得不好,但忍耐的結果,卻可能只會讓狀況變得更嚴重;惡性循環之下,我們的社會對於照顧身心健康的意識就會一直很低落,表面上大家看起來都沒事,實際上也許早就已經在崩潰的邊緣。而且跟身體的過勞比起來,心理過勞的狀況又更容易被忽視。

從個人層面來看,這是對健康生命的危害;從國家勞動力的層面來看,這也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實際的兢爭力與產值。台灣目前的法律,比較著重在「已經生病」的狀況,但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要判定精神疾病很不容易,那麼我們是不是能轉個方向,變成注重要怎麼事先預防呢?如果政府能投入更多資源在這上面,而我們大家也都意識到心理過勞的嚴重性、更重要的是,不要再認為其他人都只是在無病呻吟、或者把過勞當正常,那麼或許我們大家面對工作的心態,某種程度上也會變得更正向。

希望大家看完這集之後,都能常常記得關心身邊的人、當然也別忘了照顧自己喔!

如果你看完影片突然發覺自己好像有某些職業病的症狀,可以去下方的資訊欄,看看勞動部職業安全署的職業病認定規範,或者諮詢各個地區的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的醫師;如果你需要申請職災的協助,也可以諮詢「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連結一樣在下面喔!

-

那麼最後的提問就來問問大家,你覺得依照 WHO 給的三個定義,你有「職業倦怠」的症狀嗎?
A. 全中!工作真的讓我很痛苦。
B. 中兩個!差不多該規劃休長假了QQ
C. 中一個!每天都在期待禮拜五~~~
D. 都沒中!我熱愛我的工作!。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心理過勞」!
此外也可以點擊這個地方,看看在精神疾病中很常被誤會的「憂鬱症」,
以及更多的《 從地球反觀地瓜 》系列,然後當然也別忘了按下 LOGO 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給可能有職業傷病的你 
→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業病鑑定:https://reurl.cc/6nW0y
→ 勞動部職安署|各科職業性疾病診斷準則:https://reurl.cc/bKMEl
→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https://reurl.cc/eKqOM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關鍵評論網|WHO首度把「工作倦怠」視為疾病,但台灣如何認定「過勞」 的?:https://reurl.cc/aKQGY
→ 風傳媒|職業倦怠也是一種病!世衛組織認證:有這3種症狀,表示你已經工作過勞了:https://reurl.cc/ZLDbp
→ TechNews|憂鬱症也是職業災害!精神疾病成現代職場新難題:https://reurl.cc/6nWLy
→ 商周|每7人有1人過勞、因「工作倦怠症」請假達242天...這真的是勞工、社福制度完善的荷蘭嗎?:https://reurl.cc/G27Xp
→ 關鍵|過勞現象舉世皆然,但歐洲和亞洲的「職業病」卻大不相同:https://reurl.cc/9mM1a
→ 關鍵評論網|心靈也可能「過勞」 別輕忽職場精神傷害:https://reurl.cc/VbKRA
→ 華人健康網|學者:職場心理壓力應列職災補償:https://reurl.cc/7zORy
→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精神疾病也是職災!:https://reurl.cc/59eMM
→ 維基|職業過勞(心理學家赫伯特·弗洛登伯格和蓋爾貝利論,工作倦怠的12個階段):https://reurl.cc/Drame
→ 維基|Herbert Freudenberger:https://reurl.cc/qWykE
→ 報導者|台灣勞工職業病圖譜:新興的風險與隱藏的黑數:https://reurl.cc/8xQj4
→ 關鍵|《職災之後》:缺乏勞工參與及社會信任的「職災保險」,如何去污名?:https://reurl.cc/pe76x
→ 〈邊陲案例:心理壓力職災工作坊〉現場筆記:https://reurl.cc/1ND1X
→ 壹週刊|《壹號人物》傷後人生:https://reurl.cc/3qGx9
【 延伸閱讀 】
→ 台灣職業健康安全連線|【職安講座.過勞系列2】工作讓你不開心嗎?:https://reurl.cc/VbKLA
→ 台灣職業健康安全連線|台灣職業傷病的樣貌:https://reurl.cc/NK3y6
→ CUP|城市隱性「流行病」:Burnout:https://reurl.cc/y926D
→ BBC NEWS|職場健康:如何知道自己「過勞」身心快要被掏空:https://reurl.cc/2RXEv
→ TechNews|人資專家警告,美國企業應正視勞工倦怠危機:https://reurl.cc/gX9ab
→ 《 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參考指引 》:https://reurl.cc/4VEWK
→ 報橘|血汗的醫療體系殺死了無數個「陳怡君」,你還接受「訓練期」這種剝削的謊言嗎?:https://reurl.cc/eKqdj
→ 報導者|#職業災害:https://reurl.cc/nGkr1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天賦一定要跟工作結合嗎?如果發現自己根本沒天賦,又要怎麼辦?《 心靈七湯 》EP 013| 心靈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