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1.29

你是否也覺得「政治正確」很煩?追求公平正義錯了嗎?《 生難字彙大辭海 》EP 006|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1:05 【「政治(不)正確」到底是什麼意思?】
01:54【「政治(不)正確」的例子】
03:01 【為什麼要「政治正確」?】
03:31 【對「政治正確」的反對意見】
05:23 【我們的觀點】
06:28 提問
06:36 掰比~別忘了訂閱ㄡ!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來跟大家一起來聊聊什麼是「政治正確」吧!

-

歡迎回到《 生難字彙大辭海 》!神秘名詞大解析,獻給有聽沒有懂的你!今天我們要講解的字彙是「政治正確」

你還記得自己上一次聽到人家脫口說出「政治正確」是什麼時候嗎?當某個人因為玩笑開過頭而被旁邊的朋友提醒「這樣很政治不正確欸」的時候,你是不是也覺得這個人實在管太多、很莫名其妙?

事實上,「政治正確」這個詞,它的使用情境曾經轉變過好幾輪,在川普上任之後的美國,漸漸的又再度變成一句拿來消遣別人的話;有些人在講述自己觀點之前,一定會先把「我知道這樣講很政治不正確,但是blahblahblah」當成他的萬用起手式,好像只要先把這幾個字端出來,之後講什麼都可以免責或是加分。

那麼,這一組神秘的用詞,當初究竟是怎麼出現的?現在如果聽到有人講出這句話,我們又應該怎麼解讀它?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政治(不)正確」到底是什麼意思?】


「政治正確」是一種有點抽象的概念,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追朔,1934年《紐約時報》在敘述「納粹德國」要求媒體必須「照著政府的立場」來報新聞的時候,第一次使用了「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這個詞,後來30年間,這個詞的用法都差不多。

也就是說,最一開始大家在講「政治正確」,其實是在強調要「貫徹極權政府的統治意識」,方便控制人民的思想;不過從1980年代開始,「政治正確」的用法就開始不一樣了!雖然概念上都是強調要「追求某種特定的規範」,但後來追求的目標變成了「社會公義」,或是某種道德標準。

大致上來說,當代「政治正確」在強調的,就是要尊重弱勢或少數群體,藉由進一步的「反思與同理」,來避免對別人造成有形無形的「壓迫或歧視」。

【「政治(不)正確」的例子】

以前在聖誕節假期,大家都會說「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但2005年,白宮發出的官方賀卡改成了「假期快樂Happy Holidays!」,因為在美國,還是有大約3成的人不是基督徒,為了避免讓其他信仰的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官方於是就換成一個比較「中立」的措辭。

這邊要補充一點,因為「政治正確」追求的是一種準則或立場,所以除了口語或文字的「措辭」之外,像是觀點、政策或任何人類行為也可以適用。

舉例來說,在全球都努力要減碳的時候,還堅持使用塑膠袋塑膠吸管,就是一種「政治不正確」的行為;當社會大眾已經逐漸了解原住民其實就是「比較早來到台灣」的南島語族的時候,你還去叫人家「山胞、番仔」,就是一種「政治不正確」;或是像美國德國這種先進大國的總統,提出「拒收難民」的政策,可能也是一種「政治不正確」。

其他像是「外勞、瞎子、聾子」這種長期有貶低意義的用詞,在台灣的一些官方或媒體上,也因為要避免繼續加深這些負面印象,逐漸被「移工、視障、聽障人士」給取代。


-

【為什麼要「政治正確」?】

研究證實,一個人使用的語言和語彙,都會影響到他自身的思考模式。因此,如果我們長期使用一個具有負面觀感的字詞來描述一個群體的人,的確有可能會持續加深一些負面的刻板印象,而這正是支持「政治正確」的基本理論之一。

此外,他們也認為,有些反對者喜歡用「政治正確」或「左膠」這種字眼來調侃對方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要「另闢戰場」來轉移焦點,藉此反對改變,或是合理化自己的歧視行為。


-

【對「政治正確」的反對意見】

剛剛「聖誕快樂」的例子,在美國引起不少基督教團體的抗議,對很多人來說,每年爭論要「聖誕快樂」還是「節日快樂」,根本就是無聊的矯枉過正。舉例來說,當一個黑人說「我為自己是一個黑人而感到驕傲」的時候,大家可能不會說什麼,或許還會稱讚他很有自信;但如果一個白人説「我為自己能是一個白人而感到驕傲」的時候,可能就會被輿論抨擊說是「種族主義者」。

這種「看起來」像雙重標準的感覺,就是「政治正確」常被人詬病的地方。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就是這派陣營的代表人物之一,雖然他的發言聽起來都超級「政治不正確」,但確實打中很多人心裡面的痛點,因為他們覺得「政治正確」根本就是一個虛偽的面具。

我們整理出「反對政治正確」的意見,主要有三種:
1. 難以定義
2. 侵害言論自由
3. 可能構成逆向歧視

有人覺得,「政治正確」這個概念實在太虛無飄渺了,因為每個人心裡面的定義都不同,到底什麼樣的人算弱勢?有沒有冒犯到誰說的算?什麼價值是正確的?這實在很容易變成各說各話。

在糾正別人「不正確」的時候,其實就隱含「自我優越」的感覺,好像自己就是比較聰明、比較有道德,所以你要照做,無形之間的「道德綁架」也壓迫到他人的言論自由。

也有人覺得,只是追求政治正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有可能會創造新的問題。他們認為,對大部分的人而言,追求政治正確的好處其實很無感,但困擾卻顯而易見,如果沒有好好溝通,只是在人家講到某些字詞的時候就一味禁止,其實也無助於消彌歧視,反而可能帶來新的矛盾。

此外,像「原住民無差別加分、性別比例保障的職缺」這種超・政治正確的政策,可能會變向壓迫到其他邊緣族群的權益。而且,原住民或女性,就一定都是弱勢嗎?「主動幻想某族群」的人都是弱勢,其實就是一種歧視。

【我們的觀點】

大致上來說,我們認同追求政治正確的初衷,但時代在走,不要說哲學或科學理論可能會被推翻,就連文字的意思也是一樣。所以「正確」或「不正確」也很難一口氣就蓋棺論定。因此我們覺得,政治正確也好、不正確也罷,重點是要透過更多的對話交流和思考,來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持有現在這樣的觀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剛剛在舉那些「塑膠吸管、番仔」之類的例子的時候,通常都會先列舉一個情境,然後才說blahblah行為或用詞是「政治不正確」?

這是因為,我們認為,政治正確不應該只是一種很直覺的標籤,而是一種「讓更多人活得更舒服」的精神。它必須要被放在特定的脈絡下再來討論才有意義,就像如果今天我們都習慣用「瞎子」這個詞來稱讚人的話,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去改成什麼「視障人士」。

這些思辨過程,可以讓人反思自己有沒有在無意之間「成為壓迫的共犯」而不自知,形成一種「有意義的政治正確」。相對來說,人云亦云、沒有思考又去脈絡化的「政治正確」,其實就跟專制社會的言論控制差不多,非常危險。

-

好的,最後來問問大家,你曾經因為追求「政治正確」而糾正過別人的用語嗎?
A. 有
B. 沒有
C.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政治正確其實不只是一個標籤而已」!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什麼是「左膠」以及其他的「生難字彙解析」!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政治正確維基百科:https://bit.ly/2x3eMNT
→ 政治正確之死:https://bit.ly/2S434hR
→ 你的語言如何影響了你的「思考」?https://bit.ly/2sL7HPT
→ 談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 PC):https://bit.ly/2B7vr4Z


【 延伸閱讀 】

→ 美國人愛川普不是瘋狂,而是愛他戳破希拉蕊「政治正確」的謊言:https://bit.ly/2TdHpRs
→ 「白雪公主跟七位高度受到挑戰的人」——政治正確應該到什麼程度?https://bit.ly/2G6Hgvp
→ [觀點] 政治正確,讓人好累?走出傳統思維的意義。https://bit.ly/2Wx5BR0
→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政治正確」太方便使用的一種壞後果:https://bit.ly/2HxJlmx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買肉圓沒加辣就家暴,這種人就是欠打?鄉民的「私刑正義」真的是正義嗎?|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