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8.10.07

到底什麼是「階級複製」?階級複製的現象一定是不好的嗎?|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30 從BBC經典紀錄片《56UP》的實驗開始
01:57 紀錄片證實階級複製是真的存在
02:07 暴雷ㄉ志祺
02:27 階級複製是生物本能?
03:18 3個影響家庭教育成果的資本
04:28 階級複製也有好處?
05:10 階級複製的問題
06:09 我們的觀點
06:53 掰比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
和大家從之前談過的「門當戶對」來延伸聊聊「什麼是階級複製」以及「階級複製可能會有什麼問題」吧!

-

前幾天我們在講「到底門當戶對的婚姻會不會比較幸福」的時候,曾經提到「門當戶對」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階級複製」,就像那天推薦的電影《瘋狂亞洲富豪》,今天,我們也要來推薦一部紀錄片給大家喔!


-

【從BBC經典紀錄片《56UP》的實驗開始】

2012年英國BBC完成了一部叫做《56UP》的偉大紀錄片,他們找來14個不同社會階層的小孩進行定期追蹤拍攝。每7年一次,從他們7歲一路拍到56歲,藉此觀察他們的人生歷程故事。導演Michael Apted橫跨了49年的時間,最後用150分鐘的畫面把一份極具震撼力的社會學研究報告,呈現給世人。

7歲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天真可愛,但心裡在想的事情很不一樣。為了要成為頂尖人物,來自上流階層的孩子已經開始每天都在看財經書籍;中產階級的人則期望自己可以出人頭地、然後去幫助弱勢、改善種族歧視的問題;但居住在貧民窟的小孩卻幾乎沒辦法有什麼夢想,他們的願望可能就只是可以見到自己的親身父親、去學校不會挨揍、可以三餐都有飯吃。

那幾個家境優渥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成為人生勝利組,讀私立學校、上牛津大學、做了律師,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而他們的小孩也全部都上了好學校、得到好工作;中產階級的主角們有些發展不錯,考上一流大學成為教授,晉升上流社會,但大多數的都還是在這個階層內流動;至於出身社會底層的孩子,沒能受到良好教育,早早就出社會,從事比較技術性或服務類型的工作,生了很多孩子,他們的小孩幾乎沒辦法上大學,常常就會失業,必須靠著政府的救濟才能勉強過活。

【紀錄片證實階級複製是真的存在】
這部紀錄片驗證了導演的假設,一個人的成就如何,出身在什麼樣的家庭佔了非常大的重要性,而且,階級真的是可以複製的。這也難怪,《瘋狂亞洲富豪》裡面非常嚴守東方傳統的家庭,會強調一定要門當戶對了,因為門當戶對其中一個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要延續家族的名聲地位,甚至把兩個原本就強勢的家族擴展成一個更大的家庭,「階級複製」的同時還強化這個力量。(謎之聲:不要爆雷!)什麼我爆雷了嗎?

【階級複製是生物本能? 】

好,那上流社會的人想要階級複製的原因,其實很有可能只是一個生物本能,當人們發現自己經過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一些成就之後,就會很想要用各種方式維持、強化這個優勢,而且只要讓自己的後代贏在起跑點,就有利於傳宗接代。

不過,階級複製有時候並不是刻意的結果,就像剛剛的紀錄片,雖然上流階級的人刻意為他們的孩子在他出生前就先鋪好了路,但底層的人卻連路在哪裡都不知道,就算他們很想要脫離這個階級,但其實翻轉的機會微乎其微,然後下一代就繼續繼承父母輩的貧窮。

不過,無論是什麼階級的人,他的教育程度都跟收入、社會地位息息相關。不少研究指出,在台灣就讀頂尖國立大學的人,家裡平均年收入都比較高,換句話說,家裡越有錢的人,就有越高的機會可以進入台大。


-

【 3個影響家庭教育成果的資本】

在一個家庭裡,教育成果深受三種資本影響:1.財務資本 2.文化資本 3.社會資本。簡單來說,錢、知識、人脈這三種東西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與教育結果。其中,財務資本顯然是最重要的部分,有錢的家庭可以提供充沛的資源給孩子,讓他不需要去打工貼補家用,可以把專注力放在學習上面,也讓他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補習、上才藝班,認識其他同樣來自優渥家庭的同學朋友們。

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小孩,當然就有更高的機會進入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編織一個美滿的人生。但相對來說,出身貧窮的小孩,每一個階段、每一步都是困難。在台灣,排名越前面的頂尖國立大學,不只學費比後段學校便宜,每個學生獲得的資源也同樣占盡優勢,因為政府會給予更多補助,這個情況讓階級複製變得更容易發生,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同時也讓階級翻轉變得更加困難。


-

【階級複製也有好處?】

說到這裡,不知不覺間,我們討論的內容已經從「什麼是階級複製」慢慢聊到階級複製會產生的一些問題了。簡單來說,「階級複製」指的就是下一代複製上一代階級的現象,那麼,這個現象一定是不好的嗎?其實不一定,可能要看從什麼樣的角度來理解。

例如今天如果我出生在一個政治世家,父親跟家族內許多人都有擔任多年高官的經歷,這樣我幾乎從小就能確認這輩子可以承接家裡的各種資源,如果「剛好」我也滿懷抱負,想要進入政治圈為人民服務,那我就可以「贏在起跑點」,不用像一般政治素人一樣還要經過一番廝殺才能站上那個位置,可以很早就學習相關的知識跟經驗。

這樣在人才養成的效率來說,不管是對我個人或對整體社會,階級複製就是一個正面的現象,它確保了資源跟時間都可以被有效利用。但這畢竟是一個比較少見的特例情形,如果今天第二代的我剛好志不在此,那階級複製這件事反而就成為了一個限制,比如說,我其實很想當饒舌歌手啊完全不想選立委,那來自於家庭的安排就會變成是一種壓力,這時候我就沒有什麼贏在起跑點的優勢,我甚至是完全站錯跑道了。


-

【階級複製的問題】

另一方面,若是把視角放得更寬,有錢人的後代一定有錢,窮人的小孩一定貧窮,「階級複製」成為一種廣泛的常態的話,那這個社會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灘死水,沒有任何流動性跟希望,這樣人就會失去努力的動力,因為再怎麼努力都還是一樣貧窮。

就像原本籃球架的高度是3公尺,因為人人都有機會投進,所以很多人會去玩;但如果把籃框高度變成30公尺這麼高,我知道再怎麼丟都是白費力氣,最後連拿球都懶了。所以這樣的社會其實是很危險的,既然階級永遠無法翻身,那這個明顯到難以跨越的貧富差距可能就會驅使人去鋌而走險,造成麻煩的社會問題。

【我們的觀點】

說到這裡,也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我覺得階級複製是一件有點殘酷的事情,它說明了機會其實並不是平等的,某種程度上,它也限制了人的自由發展,誰說王子就一定要當王子呢?比起做那些別人幫我安排好的,我更願意去做那些我自己真正喜歡、而且也適合我的事情

-

那麼,在螢幕前的你,又是怎麼看階級複製的呢?你認同「富不過三代」這句俗諺嗎?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歡迎留言並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知道!
我們將在每週七天,每天七點,用七分鐘的時間,跟大家聊聊各式各樣有趣的生活議題!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下次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BBC用49年拍攝紀錄片,告訴我們階級是否可能「翻轉」:https://bit.ly/1OwuwMp
→門當戶對的婚姻擴大着美國貧富差距:https://nyti.ms/2ya6VxL
→ 怎樣打破階級複製?:https://bit.ly/2y1NVCh
→社會階級與教育成就:比較家庭資本之運用與成效:https://bit.ly/2xTMNk4


【 延伸閱讀 】

→ 性別、財富、身分——談《東京女子圖鑑》中的階級複製:https://bit.ly/2DMfcOg
→【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https://bit.ly/2IAgDOB
→曾世杰/解決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契機,並不在高等教育階段:https://bit.ly/2x4lL9g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你被「無縫接軌」過嗎?帶你了解5個無縫接軌的可能原因!|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