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1.10.18

明明是外國人,為什麼要叫「僑生」?僑生是怎麼來的?《生難字彙大辭海》EP 047|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2:13 什麼是僑生
03:45 冷戰下的僑生
04:29 僑生讀書,美國埋單?
05:26 僑生對台灣人不公平!
06:41 大家都是中國人?
07:35 廢除僑生?
08:50 僑生已經不加分了?
09:53 我們的觀點
11:32 問題
11:50 結尾

(註)本文末含有資訊勘誤/補充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很多人在上大學的時候,身邊應該都會遇到「僑生」同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僑生」到底跟一般外國學生有什麼差?網路上有些「僑生加分上大學」的傳聞,是真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僑生」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歡迎回到《生難字彙大辭海》,神秘名詞大解析,獻給有聽沒有懂的你!

說到「僑生」,有的人可能會想到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或是越南的同學。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明明他們跟美國、加拿大或日本的學生一樣都是外國人,為什麼要特別分出來叫「僑生」呢?

另外,在一些論壇粉專上面,也常常會看到有人質疑說,僑生都是靠加分上大學、拿一堆福利和獎學金在吃香喝辣;甚至有人提到一種「假僑生」,是台灣有錢人家的小孩,用來洗學歷的管道。這些關於「僑生」的都市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僑生是怎來的?這個制度對台灣人公平嗎?
不過在開始討論之前,先讓我們進一段工商服務時間。"


-

【什麼是僑生】

從字面上來看,「僑」指是「旅居、寄居外地」的意思,而所謂僑民,就是旅居在國外的國民;那當這些僑民想回來台灣唸書當學生,就會被稱為「僑生」。舉例來說,林書豪人在美國出生長大,但他有中華民國國籍,那他就是「僑民」。那如果林書豪今天想要回到台灣唸大學,那他就是「僑生」。所以照理來說,僑生應該都是中華民國國民,但實際上「僑生」的認定比我們想像得要寬鬆很多。

根據《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僑生的定義只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至少要在國外住六到八年;第二,必須是「華裔」。這裡沒有規定說一定要有中華民國國籍,只要你是住在國外的「華裔」,就可以當僑生。但是「華裔」又要怎麼確認呢?難道要驗DNA嗎?嗯⋯⋯這裡法規並沒有定義清楚,只要你自己說是,管理華僑事務的單位「僑委會」也同意你是,恭喜你,你就是僑生了。"

因為僑生的定義非常模糊,有些人可能是泰裔、印度裔、馬來裔,理論上只要他說自己有華人血統,就一樣可以當「僑生」;而且不少人明明沒有中華民國國籍,幾代人都住在國外,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還是一樣可以被僑委會認定是「僑生」。

最後這就形成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但「僑委會」,卻宣稱說我們有4000萬海外僑民,比全國人口還多了快一倍!為什麼會發生這個荒誕現象?答案和美國有關。

【冷戰下的僑生】

1950年代的冷戰時期,世界被分成兩大陣營,一邊是蘇聯帶領的共產主義陣營,而另一邊是美國帶頭的「自由世界」陣營。在東亞,屬於共產陣營的中共打敗了國民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很多住在國外,尤其是東南亞的華人青年,都被新中國的號召吸引,到中國去唸大學。那自由陣營的美國,擔心這些海外的華人青年念完書回到家鄉,會把共產主義擴散到新馬、印尼、泰國等等東南亞國家。所以美國決定出錢出力,跟蔣介石合作,把這些華僑拉攏到台灣來。

這個拉攏華僑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藉由文化歷史的號召,二是經濟的吸引力。


-

【僑生讀書,美國埋單?】

先講文化的號召。蔣政府大力強調中華民國才是「正統中國」,強調「華僑為革命之母」,用民族情感號召海外華人一起到台灣來,參與反共復國的行動。第二個更有力的方法,是經濟上誘因。當時台灣公立大學每收到一個僑生,美國就給一筆錢學校。這些錢一部分用來補貼僑生的學雜費和生活費,另一部分就給大學自己使用。

對僑生來說,有了這筆津貼之後,到台灣唸書的成本就變得很便宜,所以很多人就會放棄到中國的念頭,轉到台灣來升學。而對學校來說,這筆美援僑生經費也非常重要。因為1950年代,很多公立大學都很窮,所以台大、政大、師大、成大等學校,都開始很積極招收僑生,用這些錢蓋了很多校舍。像是台大現在的舊體育館、男一宿舍;政大四維堂、成大的芸青軒(原僑生宿舍),到今天都還存在。


-

【僑生對台灣人不公平!】

在美援僑生12年裡,美國總共投下超過三億台幣和一百多萬美金,成功讓來台僑生數量一路向上井噴。1965年美援停止,但蔣介石政府為了維持反共大業,還是繼續用大中華論述和經費補助來拉攏華僑。

不過,因為僑生高度集中在國立大學,還享有各種福利,讓本土的台灣學生覺得越來越不公平。像當時大學聯考競爭非常激烈,大家為了考大學擠破頭,但僑生卻有加分優待,錄取率高達30%;入學之後,還有獎學金、優先住宿權、比較低的退學門檻等種種福利。

甚至還有傳聞說,一些有錢人為了讓小孩考上名校,會故意先把小孩送到國外住幾年,再用僑生的身份回來考大學,以增加進入前段學校的機會,變成所謂的「假僑生」。這邊岔個題,其實所謂「假僑生」才是具有中華民國籍的「真華僑」,反而是「真僑生」很多才是沒有國籍的「假華僑」……嗯,這個定義實在是有夠錯亂。

好,那話說回來,無論是真僑生還是假僑生,在1980年代末期,僑生的特權讓台灣民眾越來越不滿,反對僑生制度的聲音也越來越激烈。誒不過,那些看起來拿盡好處的僑生,其實也面對一些問題。


-

【大家都是中國人?】

雖然僑生制度讓很多家庭清寒的海外學生,有機會一圓大學夢,但他們也常常變成國民黨的「統戰」對象。為了把這些實際上是外國人的學生「再中國化」,早期僑生必須接受反共教育、出席國慶大典、向國父國旗敬禮、參加「祭祖」活動,甚至是參與軍訓。

那因為當時的資訊不透明,很多人只是剛剛畢業的中學生,聽到台灣學費便宜就來唸大學,來到這裡才知道自己「被僑生」。當時也有僑生和他們的母國,向國民黨政府提出抗議,認為國民黨這種做法就是侵犯他國主權,可是這個狀況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改善。而對僑生來說,更不能接受的是,因為國民黨政府認定他們都是「中國人」,所以宣稱自己對僑生有管轄權,去追查這些僑生「勾結匪諜」的活動。

很多僑生就這樣無辜被捲進白色恐怖,遭遇到酷刑和牢獄之災,甚至在台灣喪失性命。


-

【廢除僑生?】

那因為僑生制度的種種問題,廢除僑生的呼籲也越來越強烈。2000年民進黨上台之後,大家本來期待陳水扁會「僑委會」廢除,但最後卻換來「保障不裁撤」的說法。誒,照理來說民進黨沒有「反攻大陸」的需要,為什麼還需要留下僑生呢?

原因可能有幾個,首先是因為「僑社的影響力」。因為台灣非常需要國際認可,但又缺乏正常的外交管道,因此經營多年的海外僑生和華僑社群,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資源。

不少海外華僑在當地社會有很強大的影響力,能夠直接聯繫到當地政要,或是有辦法募到很大筆的錢。所以有人就擔心,萬一裁撤僑委會,有可能會得罪僑社,更加削弱台灣的外交能力。第二個不廢除僑生的原因,跟招生需求有關。在近十年來,台灣大學開始面對少子化危機,大學新生數量不斷下滑,很多研究所還面臨收不到學生的窘境。


那因為僑生在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台灣招收外國學生最重要的管道,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大學,也都不想要輕易切斷這個重要的招生來源。不過面對各方的反彈聲浪,從陳水扁、馬英九到現在的蔡英文政府,也還是有對僑生制度,做出一些調整。



-

【僑生已經不加分了?】

首先關於最受爭議的「加分」制度,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就已經逐年下調。那按照目前的制度,部分僑生還是有加25%分數的權利,不過很關鍵的一點是,僑生入學名額是各個科系在原定名額外,另外再開放的,跟台灣學生沒有競爭關係。

另外從1990年代開始,部分地區的華裔學生,也開始能像其他國家的人一樣,選擇用「外籍生」的方式入學,不一定要當僑生。不過因為早期僑生的福利相對好,像是學費比較便宜,有比較多的獎學金等等;而第一手接觸海外學生的僑委會,為了拚業績,也會大力鼓勵學生用僑生管道入學。在經濟誘因和資訊落差的情況下,不少海外學生還是用「僑生」的身份來到台灣。

可是這個狀況,在這幾年開始有了改變。因為僑委會的經費逐年下滑,讓外籍生在入學機會、獎學金數量和各種津貼上,都已經超過了僑生;而且加上網路普及後,海外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到大學端,不需要靠僑委會當中間人,導致僑生的數量,每年都在持續下滑中。

【我們的觀點】

對我們來說,「僑生」是個很常聽到的,但又很陌生的名詞。其實不只是我們,在蒐集資料的過程裡面,我們也看到不少「僑生」也表示說,自己來到台灣之前,也根本不知道「僑生」所代表的意義。這些所謂的僑生,可能世世代代都生長在國外,認同另一個國家和國籍,來台灣唸個書卻莫名其妙「被回國」。

而且就算他們後來發現不對勁,想要改回外籍生的身份也不行,因為政府規定「一日僑生,終生僑生」,要是被發現轉換身份還會退學處分,讓他們覺得非常不滿。

所以這幾年也不斷有僑生出面抗議,要求讓沒有中華民國籍的「僑生」都正名為「外籍生」,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太多的成果。那我們覺得,其實「僑生」不想要被叫「僑生」,跟台灣人不想被中國人叫「台胞」的心情是很類似的。就算有些人為了換取某些福利,甘心被叫僑生或台胞,我們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做這種用福利換認同、吃別人國家主權豆腐的做法,也非常不妥當。

當然我們也理解說,關於「要不要廢僑生」的議題,在僑社和台灣都有很多不同的立場。但我們覺得,不管抱持什麼立場,應該都能夠同意說,這種用模糊的「華裔血統」來定義僑生的做法,早就已經不合時宜了。就連中國,都已經在1955年就廢除了以血統定義華僑的規定。

所以我們覺得,如果繼續沿用現有的「僑生」論述和制度,只會為外國學生、台灣人和真正的華僑都帶來困擾,「僑生」轉型是有必要的。不過,這也是我們團隊自己的觀點,今天的討論因為篇幅的關係,沒辦法討論像台僑、港澳僑生、海青班學生等等不同的爭議。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或補充,也很歡迎在留言跟我們說!

-

好,最後想要問問大家,你覺得台灣應該要廢除僑生制度嗎?

A. 應該,要尊重別人的主權,把僑生全部改成外籍學生。
B. 不應該廢除,台灣的國際地位特殊,多一點彈性沒什麼不好。
C. 可以保留,但是對「僑生」的定義要更嚴格,集中資源照顧中華民國僑民。
D.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僑生」!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教官退出校園」以及「男女混宿」的討論;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https://bit.ly/3AS7SZY
→《1950年代臺灣最摩登的學生餐廳臺灣省立工學院第三餐廳》:https://bit.ly/3aMbBxp
→當「優待」與「僑生」捆綁 海外華人赴臺就讀如何抉擇:https://bit.ly/3jcaewu
→因70年前韓戰而得救的台灣,是否該為僑生解嚴了?:https://bit.ly/3FV8Xnw
→台大校友會創立及在港發展的足跡:https://bit.ly/3vj23na
→政大校園最後的美援建築──四維堂:https://bit.ly/3AP5Zx1
→教育部統計:大專院校境外學生概況:https://bit.ly/3n2ne99
→林昶佐:服務4千萬僑胞很畸型:https://bit.ly/3j76qNh
→還會有「華僑節」嗎?談蔡英文政府行政院組織改造中,被遺忘的「僑委會」:https://bit.ly/3B2B3K1
→中正E報:我是誰?僑生自我認同:https://bit.ly/2YTKFt0
→國民黨的「海外華僑」和民進黨的「華人世界」,到底孰高孰低?:https://bit.ly/3paODZc
→先求台灣跳脫「華僑」思維,才更能以「人」為核心看待東南亞政策:https://bit.ly/3vokZAJ
→台灣僑委會把“華僑”改為“僑民”在美國台灣人社區引發強烈反響:https://bit.ly/3lR046p
→在台僑生的身分探討:時空背景不在,為何僑委會的「華僑」身分認定仍採「泛血統主義」?:https://bit.ly/2YX7oVB
→台灣來鴻:"光輝十月"遭遇"僑胞認同問題:https://bbc.in/3DPlPtp
→吳子文,〈僑生教育與中華民國:台灣國族想像的轉變(1951-2008)〉,《文化研究》第10期(2010年3月),頁103-138。:https://bit.ly/3BSPstm

【 延伸閱讀 】
→杜晉軒《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https://bit.ly/3mXbeFS
→ 最該整併的政府機關,為何藍綠都改不了?:https://bit.ly/3AXeUwE 

-
【補充資訊】

嗨嗨大家,我是負責這集影片的企劃關節,因為看到很多人詢問「僑生加分」的問題,這邊來補充一下影片裡面沒辦法仔細談的資訊:

--
【一、僑生加分制度還存在嗎?】

僑生加分的制度確實還存在,這點可以參考《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第十條:(連結附在最下方)

「依第六條或前條規定回國就讀國民中學以上之僑生,於畢業當年參加下一學程新生入學者,其優待方式,依下列規定辦理;其入學各校之名額採外加方式辦理,不占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原核定各校(系、科)招生名額:」

因為內容比較多,我這邊只把提到大學的部分挑出來:

「三、大學:

(一)參加考試分發入學者,依其採計考試科目成績,以加原始總分百分之二十五計算;其未達各學系最低錄取標準者,得進入臺師大僑生先修部就讀,錄取標準由臺師大僑生先修部定之。
(二)參加考試分發入學以外之其他方式入學者,由各校酌予考量優待。」

----
【二、所以誰可以加分?】

這裡加分的對象是指「參加考試分發入學者」,也就是像海外台灣學校、日本、韓國、緬甸等地方的僑生。不過目前絕大部分的僑生都屬於「免試入學地區」,不適用+25%的加分優待。

至於哪些地區和身份是免試,可以參考《海外聯合招生規定》(連結同樣附在最後)。


----
【三、僑生加分有什麼意義?】

既然考試的僑生都只跟僑生競爭,大家都加分的話,那加分有什麼意義?

答案是因為:僑生加分優待,一輩子只能用一次。有的人如果在高中用過加分,大學就不能再用加分,這樣比起來就有差了。(這部分可以參考《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第十條第四項。)

以上,希望能夠解答大家的疑惑~

---
《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第十條:
https://bit.ly/3lU2gKx
《海外聯合招生規定》:
https://bit.ly/3nlXbu3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印度聖雄甘地曾經絕食力挺種姓制度?各種種姓最底下還有一個「賤民」階級?《生難字彙大辭海》EP046|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