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3 有沒有比讀書更重要的事?
05:00 當「單幹王」碰上「強者我朋友」
08:32 如果世界可以更好,為什麼要讓它爛掉?
12:19 真心推薦時間
13:06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你曾經對自己失去信心嗎?
你曾經害怕跟別人溝通嗎?
你曾經疑惑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價值是什麼嗎?
剛剛的這些提問,曾經都是困擾我好久的問題,但我現在回頭看看,
卻發現這些困擾,也是幫助我成長的重要關鍵。
所以今天這一集,就是要跟大家來聊聊「我的故事」!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應該有一些觀眾知道,我最近出書了,那書裡面其實就是講了很多,讓「我之所以為我」的故事。
那這些故事,在書中被分為了三大區塊,分別是「我跟自己的關係」、「我跟工作的關係」、以及「我跟社會的關係」,這三大區塊其實也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三大面向。我想除了我以外,應該也有很多人,會對怎麼跟自己、工作、社會相處感到很困擾,因此這本書也是希望,讓有困擾的大家可以參考我是怎麼在跌倒中,一路摸索過來,或許大家就能獲得一些靈感,甚至有力量能再繼續探索自己的下一步。所以今天這一集,就會在這三大區塊裡,各挑一個故事跟大家分享。
首先,就是大家可能在讀書時都會遇到的疑惑「那就是身為學生的我,我可不可以擁有比讀書更重要的事」?
-
【有沒有比讀書更重要的事?】
老實說,就算是現在要把我高中時的段考分數,講出來真的還是有點尷尬,因為分數真的太爛了!我在高二那年的段考平均分數是 37 分,在四十三人的班上,排四十一名,但那時的我,對於這樣的成績沒有太多的「感覺」,因為那時我腦中想的都是「為什麼一定要把時間拿來讀書?」、「當學生難道就沒有比讀書更重的事嗎?」。而我實際上,也真的沒在讀書,我都把時間拿來做了一堆我覺得「很好玩」的事,例如玩社團,或是帶著全班贏得每一個校內競賽的冠軍!但當時間來到了高二下,大家都漸漸進入了大考的備戰模式後,我也得回來面對我滿是紅字的成績單,那時,一向對我採取放養制的父母,也罕見地決定找我「聊一聊」。不過,我爸開口之後,居然不是罵我,而是問我說:「你要不要乾脆去學音樂?」,我爸很認真的跟我說:「我知道你很認真的在參加吉他社,如果你真的不喜歡唸書,你要不要考慮專心玩音樂」,聽到我爸這樣說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可能會覺得鬆一口氣,甚至開心,但沒想到,這些情緒都沒有出現,我反而開始問自己說「我真的不喜歡讀書嗎?」
我回想起,小時候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跟我哥一起讀各式各樣的書,甚至會因為發現簡單的物理現象而開心,我也因此開始問自己,我是真的不喜歡讀書的嗎?最後,我終於開口跟父母說出了我的真心話,那就是「我不喜歡讀書,其實是因為,找不到讀書的理由......」,我不懂就算我把那些超爆難的公式都背起來了,甚至考到好成績,但這到底代表了什麼?
所以我寧願把這些時間拿來看漫畫或玩社團,跟我喜歡的人做好玩、厲害的事。而我爸聽到了我的理由之後,想了一下,跟我說:「祺祺,你不是喜歡認識很多厲害的朋友,跟大家一起完成好玩的事嗎?對這些厲害的人來說,考進好大學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你要不要考慮從這個角度去努力看看,到好的大學裡,去認識那些很棒的人呢?」
我爸這句話有點像是「敲醒了我」,讓我發現原來「好好念書」可以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認識更多有趣的「強者我朋友」。得到屬於我自己的「讀書的意義」之後,讀書這件事,就變得沒有那麼無聊了,我的成績也開始進步,並幸運的在最後考上了成大。我也真的如願地認識了很多有趣的強者。當初那張滿江紅的成績單,讓我被迫正面迎擊「為什麼要讀書?」,也讓我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我來說,這個答案本身,遠比讀書更重要得多,一直到今天都還很受用。
所以現在如果要我回過頭,跟還在跟考試奮鬥的學生說些什麼的話,我會想跟你們說:「試著透過校園生活來理解自己吧!」。體制內的教育,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讓學生快速且系統性地接觸到不同領域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樂趣,但也會有挫折。我自己也慢慢從我喜歡的事情裡,釐清了自己的屬性,例如「我喜歡朋友,喜歡認識不同領域很厲害的人。」、「 我喜歡探索,常常需要新的刺激。」、「我想把生活中覺得卡卡的地方,變成一個新局,讓事情變好玩。」
這些對自己的理解,也讓我開發出自己的「使用說明書」,讓我一路走到現在,這就是我如何跟我自己相處的故事。那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另一個大課題了,那就是「工作中的我應該長什麼樣子?」
【當「單幹王」碰上「強者我朋友」】
會在團隊中成為領導者,或是會跑出來創業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可以「一個人」完成很多事。包括「自學能力很強」、「很容易不小心長出新技能」、「什麼都可以自己來」等等。這些擅長一手包辦一切的「斜槓單幹王」,在形成團隊的初期通常會很吃香,成就很容易被看到,也常常會進而成為團隊領袖;但真的走進團隊之後,過去單打獨鬥的優點,反而常常會成為阻礙團隊的大問題。而剛剛說的這個「斜槓單幹王」aka. 團隊的大問題,其實就是我本人。有一天,在一個加班的晚上,我的合夥人轟天雷,突然跟我說:「志祺,你要不要考慮不要再做設計了。」,那個時候,公司成立四、五個月了,雖然我一開始是用設計師的身份跟成祥組隊,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我身上AM,也就是客戶經理的角色愈來愈重,常常要花很多時間在外洽談新的合作機會。因此公司後來也決定開職缺,找設計師夥伴加入團隊,那時找到的第一位設計師夥伴是 Dyin ,公司的分工也開始有了變化。
以前我常常做兩、三週才能搞定的東西,Dyin 可能兩、三天就完成了,而且還做得又快又好,讓我能安心地把大部分的設計工作交給她。但畢竟很多案子都是我帶回來的,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想參與,不論是在企劃或設計的部分,都會有手癢的時候。我總是想說「少睡一點,應該做得完吧!」「這個拚一點的話,沒問題啦!」只不過,心裡雖然這麼想,但每次打開電腦要工作的時候,總會有重要客戶打電話進來,於是,手邊的進度就一再地拖延……。
而那天,綽號轟天雷的成祥,就像是把雷劈在我身上地跟我說:「你如果一直堅持你想做的事,不交給專業的來,會害到團隊的」,為什麼轟天雷會這麼說呢?原來是因為,我一個人可以當兩個人用的特質,在公司還是五人小團隊的時期,很~有用,但到了十人團隊的時候,我「加一的效果」就不再那麼有用,甚至還帶來了副作用,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我手上的工作,常常是關乎全公司的進度, 只要我慢了一點點,就會變成大家都在等我回應。假設每週拖到一天,就等於有兩成的工作被我卡住,九個人的空轉,加起來就有一.八個人力被我消耗掉。就算我一樣可以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有加一的效果,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個人對公司的貢獻,最終還是負的。
在知道這個事實之後,真的滿受傷的,儘管我理性上知道這個事情很正常,但感性上還是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好像不被需要了,但身為一個領導者,勢必得接受這個從「我」到「我們」的過程。我在成祥的提醒下,釐清了「要成就一個更大的目標,就得要學會放下一些事」。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對我來說,「效能的提升」已經不是「我自己的產值上升多少」的問題,而是變成「思考如何幫助大家,可以在自己的位子上正常運作」的問題。
那後來在公司的經營中,我如何到處接奇奇怪怪的案子,又為團隊帶來了什麼困擾,導致轟天雷必須為了束縛我,而設立防範措施,同時又因為這些案子而設計出公司一個一個產品線的故事,就讓有買書的觀眾自己去找來看囉。
最後,我們要來講的是「我跟社會的關係」!
-
【如果世界可以更好,為什麼要讓它爛掉?】
我自己在創業的前幾年一直覺得,這個世界是被商業推動的,要把能讓世界變更好的事, 和商業綁在一起,它才會一直滾動下去。不過,這幾年觀察下來,我發現這個世界更多時候,是被笨蛋所推動的!2020 年 4 月 10 日,是寶可夢預購卡牌、第四彈傳說交鋒繁體中文版可以取貨的日子,也是太空戰士七的正式發售日。沒想到這天凌晨,等著我的不是蒂法, 也不是小霞和竹蘭,而是熬全夜趕一個集資頁面。而這是因為,WHO 的祕書長譚德塞在 4 月 8 日對全世界的記者會上,公開針對台灣發表長達三分鐘的不實發言,指責台灣政府默許這三個月來,對他個人進行種族歧視的人身攻擊,甚至發出死亡威脅。面對這個世界級的假資訊,台灣人必須做出回應。所以當我接到好友的電話,問我要不要參與這次行動時,我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而我們也在不到一天的集資期間內就達成了預定的目標,甚至還超出了原訂目標的四倍,募到了一千九百多萬元。
不過,募資成功才是挑戰的開始:廣告主軸該怎麼走?立場如何設定?設計如何呈現?文案該如何表達?為什麼選《紐約時報》?紙媒廣告的效益在哪裡?剩下來的錢又該怎麼花?等等的問題馬上落在我們的頭上,雖然我們本來就預期會有不認同的聲音。但當時的「逆風」的程度還是有超出我們的想像,在面對各種質疑與批評,大家都很崩潰。特別是阿滴,因為他原本只以為自己是來幫忙翻譯的、但沒想到最後卻站上了浪頭,當時我心中就意識到「這個人是我的夥伴,我要撐住他!」,這個事情一定要有好的收尾,讓未來每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都還敢、還願意為整個社會站出來,唯有如此,才能為台灣的未來帶來更多好的改變。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漸漸清楚自己必須背負的責任,認知到錯誤後,緊急找來熟悉國際關係的專家共同協作。我也開始私訊一些批評得很有建設性的朋友,邀請大家來加入我們,很快的組成了一個「文案小組」,共同消化網友們的批評與建議,大幅修改公開信,最後產出兩個版本給參與集資的大家票選。而最後的成果除了被總統蔡英文與外交部的轉發之外,也有很多的國際知名人士主動響應。甚至連 WHO 也列出十三點來回應,這讓我們的政府得以公開回應 WHO 那些與事實不符的指控,也強調 WHO 該讓台灣「完整參與」衛生交流,我想這樣的結果,對我們來說,真的是最甜美的果實。
而我也想起,我在最崩潰的時候,曾經跟夥伴說:「很多事就是個屎缺,但屎缺總要有人來做。如果連我們都不願意試的話,那就很可能沒人來做了。」看看那個時候,再看看最後的結果,我真的覺得值得了,就算我們很像笨蛋,也還是值得,因為「如果這些行動有可能讓世界更好的話,我為什麼不做呢?」,能夠在這個社會上擁有一些資源的我,其實是很幸運的,因此無論是有關台灣民主或公民意識的行動,我都覺得我有辦法的話,就應該多嘗試一些。
而且,我在這些年來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失敗後,我真的覺得行動就是最重要的。因為無論行動的結果是失敗或成功,我們一定都留下了足跡,當大家知道我們是怎麽做的之後,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去採取行動,讓後面的人可以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往下走。
在這次行動以前,我其實不太懂得如何處理失敗或挫折的情緒,但在這個事件之後, 我開始有辦法把「挫折」視為成功路上的一個過路點,當我能夠把最終要達到成功的單位,變成「我們」,而不是「我」的話,我就能把「體會挫折」這件事,當成是一個學習,而未來如果有別人受挫時,我就有辦法能夠撐住他!
【真心推薦時間】
在看完上面三個故事之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這些故事,都在講「我是如何改變的」,我如何給自己動力去改變,改變的方法是什麼,我實際上做了哪些行動去改變。而這一個一個都是我人生中的體悟,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在還不到 30 歲的年紀裡,因為有一點資源,因為有一點機會,所以能夠遇到以及參與很多很多的事情,也累積了很多屬於我自己的經驗。
那如果這些經驗,能幫助到一些,跟我有過同樣困惑的人,我想我會覺得很開心,那書裡面還有很多想分享給大家的,雖然是自賣自誇,但真的覺得大家如果對剛剛分享的內容覺得有興趣或是有收穫的話,這本書應該會滿值得你買來看看的,那購買的詳細資訊我們都有放在資訊欄,大家可以去看看。
-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志祺的跌倒學」!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大學生的心裡話」以及「我死了也要帶走的 10 部漫畫」;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