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8.11.23

為何各國語言的「爸」「媽」發音都很像?我們又是怎麼學會母語的?|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40 各國爸媽發音相似原因一
01:16 各國爸媽發音相似原因二
02:11 兩個語言學習時期
02:23 「咕咕期」
02:37 「呀語期」
03:22 「父母語」
03:36 宛如把拔的志祺
04:05 嬰兒的「統計學習」能力
05:05 我們的觀點
00:00 提問TIME
00:00 掰比~記得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7分鐘的時間,
和大家一起聊聊「為什麼各國『爸爸』『媽媽』的發音會這麼像」!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疑惑?

有時候看外國電影,即使不看中文翻譯字幕,也不懂那個語言,但是聽到叫「爸爸」「媽媽」的時候,還是能意會過來。以前年紀還小的時候,我還想說是不是我外語能力超強,竟然聽懂他們在講什麼,後來發覺我太天真了,其實是很多國家的「爸爸」「媽媽」發音,確實有點類似。

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查了一下資料,發覺可以歸類為兩個原因。

-

【各國爸媽發音相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爸」「媽」的聲音組成,是嬰兒最容易發出的聲音

爸媽的聲音組成,可以拆解為母音「a」 和子音「m」和「b」「p」。而母音「a」就跟嬰兒在哭的聲音很類似,是最容易發出的聲音;子音「b」「p」則是嬰兒最容易發聲的子音。而嬰兒在練習發聲的階段,就會從這三種元素中排列組合,開始嘗試發出各種聲音。於是,當爸媽聽到嬰兒發出「mama」和「papa」的聲音,當下並不知道其實只是小孩在練習發聲,反而以為是在叫他們。

-

而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嬰兒喝奶的聲音,很接近ma和pa。

嬰兒在用力喝奶時候,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就很像「mama」和「papa」,是他們第一次學會發出的聲音。而這個聲音也會引起爸媽注意,認為小孩在呼喚他們來餵食了。

-

但不論是出於原因一還是原因二,藉由嬰兒的反饋,以及爸媽在旁邊不斷的發出「papa」「mama」的聲音引導,時間一久,就會讓「mama」和「papa」這兩組聲音,跟「爸」、「媽」這兩個人產生意義聯結,接著,mama和papa這兩個詞的意義會開始擴展。怎麼說呢?

事實上,當爸媽開始將小孩會講「mama」「papa」這件事,跟其他人口述,並且讓這兩個詞被越來越多人使用,就開始進入意義擴展的過程。這時候「爸爸」「媽媽」這兩個詞語,才算是正式進入語言的系統裡,變成是廣義上的「爸爸」「媽媽」,而不只是專指某個小孩的爸爸媽媽而已,這就形成了意義的擴展。

【兩個語言學習時期】

然而,如果我們再更聚焦去看這個產生意義連結的過程,實際上是先後經過兩個時期,「咕咕期」和「呀語期」,才能嬰兒從無意義的「發聲」,演變成有意義的「說話」。

首先來看什麼是「咕咕期」。「咕咕期」差不多發生在嬰兒一個月大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嬰兒開始會練習發出各種聲音,但這些聲音還無法判別語意,所以爸媽不會認為嬰兒是在「說話」。

到了下一個階段,「呀語期」,這個階段的嬰兒差不多在三到四個月大,他們終於可以發出一些大人可以聽得懂的聲音了。包含一些「a」母音和基本子音,而且開始會發出一些重複音節的聲音。

其中呀語期,跟「爸媽」的發聲和意義建立,甚至是母語學習,都有重要關聯。當嬰兒開始進入「呀語期」,開始能夠發出一些爸媽熟悉、而且能辨識意義的聲音,爸媽這時候也會下意識的會認為「天啊~我的寶貝在跟我說話!」。

但實際上,嬰兒這個時候發出的聲音,離真正能表達意義的「正確發音」,還有一小段距離。


-

【「父母語」】

他們還得要再花上無數個小時,去聽爸媽各種誇張聲調的「父母語」,才能清楚的叫出「爸爸」「媽嗎」。父母語,意思就是「拉長語尾、語氣有誇張起伏」的說話方式,大多是父母對「嬰兒」說話的時候使用,但有些時候也會在「情侶」之間出現,比如說麵麵加辣辣這種。

常見的父母語,像是「寶寶!我是~把拔哦~」,這種說話方式,雖然旁人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有點誇張,但卻可以幫助嬰兒在每天聆聽爸媽說話的過程中,藉由誇張的語調,可以很容易的捕捉到母語的「語調」和「音節規律」,建立詞語的聲音和意義聯結。

這樣看下來,mama和 papa這兩個聲音與「爸」、「媽」的意義連結,很有可能是爸媽跟嬰兒的互動過程中,嬰兒透過「聆聽」和「模仿」來加強印象,而逐漸建立的。


-

【嬰兒的「統計學習」能力】

此外,mama和 papa與爸媽的意義連結,也跟嬰兒的「統計學習」能力有關。

前面提到的語言學習歷程,主要是透過「社會互動」,也就是讓嬰兒藉由和爸媽的互動,學會掌握語言的聲音和意義。但除此之外,嬰兒其實還透過基礎的「心智運算」,來學習語言。研究發現,為了學會怎麼說話,嬰兒至少需要從800種語音元素中,找出大約40種構成母語的基本語音元素,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語言的「心智運算」。

簡單說呢,語言的心智運算,指的是嬰兒透過偵測語音中的細微差異,並且藉由每天和爸媽一來一往的父母語互動,找出個別聲音出現的次數。單一聲音出現頻率高的,就容易觀察到這個聲音和意義的連結。漸漸的,藉由嬰兒多次嘗試叫出「爸爸」「媽媽」、再加上爸媽反覆叫喚加強印象,嬰兒開始能夠把mama和papa跟爸媽這兩個角色聯結在一起,並且產生「照顧者」「提供食物」的意義聯結。

【我們的觀點】

好,那說到這,最後也來聊聊我對「爸爸」「媽媽」這兩個詞的看法吧~

我們在開頭介紹「mama」和「papa」如何跟「爸爸」、「媽媽」產生意義聯結,這樣感覺起來,每個詞語應該放到句子裡,就如同「爸爸」「媽媽」一樣,應該都有它專屬的意義,但,實際上好像不是這樣。比如說,前陣子常被提出來詬病的「現代語言癌」名句:「待會餐點的部份,將為您進行一個上菜的動作」。

像這種把「動作」這個動詞轉為名詞使用的句型,使原本「動作」的意義產生改變,變成一個無意義的句尾。看起來也許是很累贅的作法,但也有語言學家認為,這也有可能是在用餐情境下,為了展現整個用餐服務流程的專業,而產生新的詞語用法。

從上述轉變過程似乎也可以驗證,詞語的意義可能會根據人們的使用習慣和情境,而逐漸改變其意義。換句話說,未來「爸爸」「媽媽」這兩個詞,說不定也會產生意義改變。比如說,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開放,也有越來越多同性戀組成家庭,搞不好他們就不會太刻意區分到底誰是「爸爸」或是「媽媽」,那小孩子學習稱呼「照顧者」的過程和稱呼方式,可能就會跟一般人不太一樣,搞不好就會讓「爸爸」「媽媽」這兩個詞的分野慢慢地模糊,也許還會產生新的意義。

這樣看起來,語言的發展,似乎也會跟社會的發展相互影響,或許大家也可以更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是不是他們的意義也悄悄產生改變了呢~

-

說到這,也來問問大家,是否還記得小時候開口說的第一個詞是什麼呢?
A:爸爸
B:媽媽
C:其他
歡迎跟我們分享~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為什麼各國語言的爸媽發音會這麼像!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更多有點無關的生活議題;也別忘了按這裡,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Mama and papa:https://bit.ly/2POdIJ5
→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語言都叫母親為 Mama,父親為 Papa?:https://bit.ly/2BqyXbc
→ 寶寶怎麼學說話?:https://bit.ly/2OY505V
→ 我們怎麼學會母語的?-語音篇:https://bit.ly/2DRgMh7"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從「搶攻男廁」到「不分性別」,「性別友善廁所」是怎麼出現的?|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