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6.17

其實讓你覺得尷尬的不是出糗本身,而是內心中的虛幻觀眾?沒有ft博恩、蔡哥|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51 為什麼人會有尷尬情緒?
02:03 別人出糗,你幹嘛也尷尬?
03:16 為什麼尷尬情緒讓人特別不自在?
04:19 尷尬情緒跟「超我」的關係密不可分?
05:42 我們的觀點
06:46 提問Time
07:0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7分鐘的時間,來和大家聊聊「為什麼會有尷尬情緒」吧!

-

我朋友就跟我聊過,他某天下班在捷運上戴耳機聽音樂,結果聽到一半,突然旁邊乘客對他揮手示意,他問乘客說「怎麼了嗎?」,結果乘客說「先生你的耳機沒插好,音樂都放出來了。」接著旁邊其他乘客也忍不住偷笑出來。當時他連續聽了兩首twice的「Fancy」和「Hot」,再加上因為太好聽忍不住跟著節奏打拍子,完全沒發現整個車廂也一起跟著沈浸在twice的少女氛圍裡。okay,有點尬齁,類似的出糗經驗大家或許都有過,我覺得現在回想起來很可能還是會覺得一陣尷尬吧~

到底~為什麼會有尷尬這種感覺呢?


-

【為什麼人會有尷尬情緒?】

尷尬這個詞,在心理學中最早是出現在「夢」的討論當中。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就提到,讓人產生尷尬情緒的夢境,常常是以夢到「自己裸體」的情境出現。在夢中我們意識到自己沒穿衣服受到眾人的注視,而且一時之間好害羞又逃離不了,因此產生了「尷尬」情緒。

有趣的是,我們小時候其實並不會因為裸體而覺得自己奇怪,裸體原本就是自然的本能;反而是等我們長大一點後,在大人「給我去穿衣服!你這樣羞羞臉哦」的告誡下,我們才開始穿上衣服。但想要把衣服通通脫掉的裸體慾望,有時還是會夢中出現,但偏偏夢中還是有其他人在場,這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尷尬情緒來壓抑想要裸體的慾望。很玄吧。

總之,在佛洛伊德的描述中,這種壓抑行為,可能也跟社會規範有關。社會規範包含了習俗、道德、法律、社會期望等等,為了融入社會,我們會想辦法適應這些規範。也因此當我們出現違反常規的舉動而出現尷尬情緒,其實就是一個保護機制,告訴自己趕快回來正軌,不要太超過了。

但是,有時候明明是別人出糗,但我們不知道怎麼的,自己也覺得一陣尷尬,這又是為什麼呢?

【別人出糗,你幹嘛也尷尬?】

剛剛提到這種看著別人出糗,我們自己也跟著尷尬的情形,叫做「共情尷尬」

舉個例子好了,我以前就碰過,有朋友在聚會上很興奮的講完一個「公蝦母蝦哪個大」的笑話後,原本還期待我們會捧場笑個兩下,但沒有,實在太乾太難笑了連笑一下都很難,我只能給他一個尷尬但不失禮貌的微笑,接著假裝去上廁所結束這個超囧的場面。啊,如果你不知道的話,答案是母蝦大,因為公蝦小...

你有感覺到我心中的尷尬嗎?人類好像天生有感受別人情緒的能力,能站在對方的處境,並感覺到對方有什麼情緒。比方說看到朋友失戀,我們可能也會心情有點低落;而共情尷尬也有點類似,差別在於出糗的當事人不一定覺得自己出糗,也就是當事人「不一定有尷尬感受」。這會讓我們覺得:「天啊你剛剛在幹嘛啊!你不知道這樣很糗嗎!」於是直接「替他」感到一陣尷尬。

感覺我們人類很忙,不只自己會尷尬,看到別人出糗也會跟著尷尬。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尷尬」比起其他類型的情緒,似乎特別會讓人覺得「不自在」,這又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尷尬情緒讓人特別不自在?】

德國的馬爾堡飛利浦大學研究發現,當我們處在尷尬情境時,會觸發大腦中的「痛苦」中樞,在大腦中產生類似疼痛的感受;同時大腦的次集體感覺皮質區和腦島背後側,也會讓我們產生生理反應,比如說臉紅、出汗、心跳加速等等。

這種讓人不自在的狀態,會讓神經傳遞物質「催產素」開始發揮作用,想要緩解這種不舒服的感受。催產素主要是被用來調節像是「恐懼」「焦慮」「羞怯」等等的負面社交情緒,比方說講錯話想逃離現場的感覺,就是催產素開始發會作用,想調節這種尷尬感受,保護自己免於承受更多的負面社交情緒。

好,講到這大家應該可以發現,尷尬情緒其實是一連串大腦運作下的結果。但你知道嗎?每個人對於「尷尬」的敏感程度其實不太一樣。有些人光是不小心說錯話就尷尬到不行,但同樣的情形有些人則是完全沒有感覺。

有一種說法是說,這個差異可能跟一個叫做「超我」的東西有關。


-

【尷尬情緒跟「超我」的關係密不可分?】

「超我」也是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概念,簡化來講,就是象徵著那些被我們內化到心中的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

有時「超我」會變成「想像中的觀眾」,躲在旁邊監看著自己,避免自己有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出現。等到我們出糗的時候,大腦可能就會冒出聲音說「剛剛也太囧了吧!大家一定會笑我!」,這種murmur也是「超我」正在發揮觀眾功能,提醒自己不要再幹這種尷尬的事了。而「容易尷尬」的人,可能是有比較強的共感能力,能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情緒影響。

但從「超我」的角度來看,他們可能是擁有一個「施虐型的超我」。精神分析學者克萊恩,它延伸了佛洛伊德的研究,提出了超我的「施虐」特性。通常有這種特性的人,小時候可能受到比較多來自父母、老師的指責和批判,導致他們從小到大幾乎都處在負面的自我評價中,難以接受自己的出糗,產生更強烈的尷尬情緒。其次,如果小孩在一個父母性格相對拘謹、也不太表達情感的家庭中長大,可能也會在「感性」的場合,因為「超我」開始發揮作用,不想要自己有太感性的行為,結果一陣尷尬想逃走。

嗯...其實我對這些心理學的理論沒有很熟悉,如果有專家要補充的話,歡迎在這邊留言。
但不管怎麼看,大概這輩子我們都會跟我們的尷尬共存亡。既然逃不掉,那我們可以怎麼面對它呢?

【我們的觀點】

就我的看法會覺得,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尷尬處境,至少可以改變看待它的方式。

比起安慰自己說:「剛剛」打嗝其實沒那麼糗啦!」,不如先認同自己當下的尷尬情緒,試著對自己說:「對,你剛剛打嗝真的是超級糗的啦!」。否定自己的情緒造成的結果,要嘛是讓人過度壓抑,不然就是讓人麻木,這些其實都不是很健康。

等到接受當下的尷尬情緒後,接著問問自己為什麼覺得尷尬?或許是因為擔心別人會怎麼看待你,但他們真的有在注意你嗎?尷尬情緒僅管揮之不去,但它沒有辦法去影響事實。我們處在尷尬的情境下會覺得有點不舒服,多半也是因為腦中開始腦補各種與事實無關的情節,導致我們越想越覺得很尬,想找個時光機重來一次改變歷史。

在釐清的過程中,我們慢慢會開始分清楚「情緒」和「事實」其實是兩件不同的事。就算你覺得很尷尬,但在別人的眼中就只有接收到一個資訊「你打嗝了」,這並不等於你就是一個「很粗魯」、「很噁心」的人。但如果你剛剛吃的是臭豆腐和韭菜...嗯...

-

好啦,那最後也來問問大家,下面哪個情境讓你覺得比較尷尬呢?
A:看著現任男女朋友,卻叫出前任的名字。
B:搭大眾運輸工具打瞌睡,睡到別人肩膀上。
C:別人生氣破口大罵,你卻很想笑。
D:其他,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讓更多人知道『產生尷尬情緒的不是出糗本身,而是內心的「想像觀眾」』!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更多七七心理學;也別忘了按這裡,訂閱我們的頻道!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夢的解析:http://bit.ly/2Wrl1oG
→ Vicarious Embarrassment: Awkward Moments Trigger Pain Centers in the Brain:http://bit.ly/31eVXEO
→ 老是無法坦人接受稱讚,你也是尷尬病的一員嗎?:http://bit.ly/31p3kcK
→ 兒童精神分析先驅《閱讀克萊恩》選摘 :兒童的焦慮與求知本能:http://bit.ly/31p3kcK
→ 腦神經學家認為,失戀和被熱咖啡潑到差不多痛:http://bit.ly/2WvcMN4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劇透」真的屬於言論自由嗎?爆雷一時爽,全家___|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