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1.06.27

想靠著科學證據來溝通或說服別人,為什麼總是沒效?《 七七說書 》EP 015|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59 抗拒科學是人的生存本能?
04:06 情感的作用太強
05:42 科學家也不理性?那怎麼辦?
07:31 對於不相信科學的人,該怎麼辦?
08:26 我們的觀點
09:50 提問
10:15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你有沒有遇過,明明證據就擺在眼前,就是有人不願意相信,而且通常還可以找出一堆理由來反駁你?今天,就讓我們透過《拒絕真相的人》這本書,了解人們為什麼不相信科學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你有沒有發現,社會上很多議題明明都跟科學有關,但大家討論起來的時候,卻很少從科學的角度在討論?

甚至,很多時候明明有人出來用科學解釋了,但還是很多人聽不進去,一下喊你造假,一下說你是收錢護航。又或者是親朋好友寧願相信網路上的謠言,卻不相信你提供的科學說法?這些狀況常常讓很多人非常苦惱,既然都拿出了有公信力的證據了,為什麼還可以吵成這樣呢?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拒絕真相的人》這本書,將會告訴大家,為什麼用科學溝通會這麼困難?而這樣的困難,又有哪些解法呢?


-

【抗拒科學是人的生存本能?】


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第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他說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只不過它的運作機制,跟現代科學或理性思考的模式不太合。想像一下,在以前處處充滿危機的原始生活中,當人類看到了草叢中好像有黑黑黃黃的東西,大腦必須根據經驗,很快判斷出那是老虎,才可能有比較充足的逃跑時間。

這種快速的思考又叫「捷思」,也有人會說那是「直覺」。總之,它是人類很重要的生存本能,讓我們可以根據過去的經驗,在生活中「快速地」做出判斷然後行動。

雖然草叢裡那個黑黑黃黃的東西,並不見得是老虎,但先假設它是老虎然後趕快逃跑,至少能提升我們活下來的機會。這樣的「捷思」並不會太準確,也無法快速處理太複雜的問題,但能幫助我們避開許多危險,所以人類的大腦演化至今,還是把它保留下來了。

但現代人類的生活,已經大不相同,我們不太需要再擔心被老虎吃掉,卻得多面對很多新的問題。比方說,核能到底安不安全?瘦肉精吃了會不會怎樣?疫苗的副作用到底多嚴重?

這些問題其實都很複雜,需要許多的科學研究才有辦法判斷。可是,如果我們去問專家,他們通常會告訴你要考量這個、考量那個,然後某些部分還沒有發現證據,所以現階段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這種「有模糊空間」的思考,就不是捷思能處理的部分了。而一旦遇到這些沒有辦法快速掌握因果關係的狀況,人就會感到很不安。

所以,當有人跳出來說,吃這個就是會死、打那個疫苗很危險,或者是編了一個「直覺上很合理」的說法,來解釋這一切,大家反而會比較容易接受。因為人類大腦天生喜歡簡單、直覺的因果關係,不論它是不是真的,只要能說得通,我們就可以感覺到自己好像掌握了因果關係,就會變得比較安心。或許你會很疑惑,雖然現代人面對的問題不一樣,但大家也有受過教育,知道什麼叫理性思考,怎麼還是很多人會用這種模式去想事情呢?



【情感的作用太強】


作者接著告訴你,雖然透過學習和訓練,人們的理性思考能力是能夠變強的;但就算你有理性,它也不一定能夠一直好好運作。這是因為人類「情感」的作用真的太強烈了。例如,人們很容易因為「熟悉程度」,而大大影響到對一件事情的風險評估。

比方說,根據統計,一個人遇到核災而死亡的機率,遠低於遇到車禍而死亡的機率。但大家在行車在用路的時候,卻未必會像面對核電廠一樣那麼謹慎。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開車很熟,但對核電就相對陌生。這時候,就算拿出數據打臉也未必有用。因為大家並不是看不懂數字,而是他不會只用這個來思考。

而會影響大家判斷的元素還有很多。比如:同理心。因為人類天生就有同理心,所以我們特別容易被「觸動人心的事件」所影響。另一個例子,就是最近大家也吵很兇的疫苗。大部分的人其實都知道,打疫苗很重要,而且也知道副作用致死的機率,遠低於染病死亡的機率。但疫情還沒爆發的時候,大家聽說國外有人打疫苗血栓過世,衝擊感很強,就沒什麼人敢率先去打。

等到疫情爆發,染疫的恐懼感漸漸提升之後,大家就開始相信科學數據,搶著要打疫苗。但其實從頭到尾,疫苗的效果、疫苗的副作用,並沒有改變,變的是人心。看到這邊你可能會想,欸!如果人們的情感這麼容易影響判斷,那科學家呢?難道他們就完全不會受到捷思或情感,而影響判斷嗎?答案是:當然也會。


-

【科學家也不理性?那怎麼辦?】


我們可能常會覺得,科學家都是一群非常理性的人,不過實際上,他們也很常受到捷思或情感的影響,導致在科學研究上誤判。但作者強調,這些都是「人」的問題,並不是「科學」的問題。正因為科學家知道,自己不一定理性,所以他們會透過邏輯嚴謹的「科學方法」,盡可能讓研究的過程和成果,不要被「人」的因素給影響。

比方說,科學家之間其實常常在互挑毛病,指出對方的錯誤;如果你的研究成果,想登上優秀的期刊,那一定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制度,獲得同樣領域中其他人的認可。

那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大家也都會非常重視「再現性」。假如你做出一個厲害的研究結果,那一定要把方法各種條件詳細記下來,讓其他人可以照著做;如果其他人照做卻沒得到一樣的結果,那這個研究就會被質疑是有問題的。這樣做並不只是為了審核考證,也是要讓大家可以站在彼此的肩膀上,試著多做點不一樣的事情。這種嚴謹又不斷累積的做法,正是科學可以快速發展的原因。

正是因為很嚴謹,所以能夠留下來的東西,大多數都是禁得起考驗的,而科學的發展之所以可以這麼快速,也是大家持續踩在巨人肩膀上,一直累積下來的成果。所以,或許有些科學家說的話,聽起來未必可信、也未必是真的;但透過長期驗證、累積下來的科學結論,基本上都相當可信。

但老實說,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我們其實很難去辨認,誰說的比較可信。而且這個時代,真假訊息太多,再加上剛剛講到的種種原因,要讓人完全相信科學、或是用科學根據來判斷該採取什麼行動,確實都是滿困難的。針對這個問題,作者也在書本的最後,分享了一些溝通指引。


-

【對於不相信科學的人,該怎麼辦?】


作者一共總結了 7 個指導原則,以及 6 個他覺得可能的解方,我們今天簡單各挑一個和大家分享,其他的部分,就留給大家自己找這本書來看了。

在原則的部分,他提醒我們,當我們發現身邊有人不相信科學時,我們要提醒自己,對方並不一定是「缺乏資訊」,而是還有很多東西在影響他的思考,所以只想靠著丟資料打臉他,是沒有用的。而解方的部分,作者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也就是「不應該讓無效的科學爭議,有太大的舞台」。

什麼意思呢?作者認為,在科學爭議的討論上,應該讓證據充足的論點有更多的曝光;而缺乏科學根據的爭議,就沒必要佔據一樣大的版面。因此他覺得,媒體應該要有更多的訓練,可以去判斷哪些科學論點合理、哪些不用給舞台,因為媒體是把科學傳達給大眾,最關鍵的角色之一。



【我們的觀點】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提醒,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重要,那就是人不相信科學,其實還滿正常的。很多時候就算事實擺在眼前,人還是無法接受,畢竟人都是感性的動物,情緒才是影響判斷的關鍵。

因此,當對方拒絕接受科學證據時,嘲笑、謾罵、批評、打臉,這些做法基本上都很難產生效果,甚至反而會破壞他對你的觀感,當他不喜歡的的時候,可能就更不會願意聽你的說法、接受你所提供的證據,甚至反而還更加固守自己原本的立場。

這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換個心境,試著先去了解對方在意的是什麼、情緒來源是什麼,或許會更有機會讓對方,比較願意接收你所提供的資訊。

那我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就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雖然他談了很多科學、也堅守科學的立場,但他並不會輕易批判不同立場的人。甚至是很努力去研究對方為什麼這樣想,試著同理他們。然後再透過簡單好懂的譬喻,讓對方就算不一定同意、也不一定了解研究的細節,至少還是能體會它所代表的意義。

我覺得,這種積極卻溫和的溝通技巧,不管是對科學家、科普作者、一般媒體,或是像我們這種,很努力想要傳遞資訊、促進溝通的頻道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醒。當然,他裡面還有很多有趣的觀點,這邊我們不方便爆雷,大家如果有空,不妨自己去找這本書來看看喔!

-

好的,今天最後想問問大家,你覺得討論科學相關的議題,最困難的是什麼?

A. 我覺得科學家提出的內容,跟我眼前看到的事實差很多,很難相信他說的是對的;
B. 我覺得很多科學家講的都很艱澀難懂,也不知道這些內容跟我或我在乎的事情有什麼關係;
C. 太多相關的資訊在網路上流竄,而且常常是互相矛盾的論點,不知道要相信哪一個;
D.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什麼會有人不相信科學」!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YouTuber講錯內容」以及「YouTuber分享有問題醫療資訊」的相關討論;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拒絕真相的人》 作者: Sara E. Gorman, Jack M. Gorma,出版社:八旗文化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台灣護理師有多血汗?天天加班、休假要待命,要照顧的病人數還世界第一高? |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