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21.08.14

明明是「男兒身」,卻要跟女生比舉重?「跨性別運動員」真的比較有優勢嗎?|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10 什麼是跨性別者
03:02 本屆奧運有哪些跨性別選手?
04:11 為什麼他們可以用「女性」身份參賽?
05:33 反對跨性別者參賽理由一:生理差異
06:32 反對跨性別者參賽理由二:睪固酮標準
07:18 贊成跨性別者參賽的理由一:不一定有真的優勢
08:09 贊成跨性別者參賽的理由二:人權
09:08 新增「跨性別組」,可行嗎?
10:11 我們的觀點
11:45 提問
12:10 結尾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你覺得一個生理男性,可以去參加女子組的舉重比賽嗎?前陣子剛落幕的東京奧運,就有像這樣的「跨性別」選手參賽,但被許多人批評是作弊、比賽不公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跨性別運動員」吧!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年的東京奧運中,第一次出現了「跨性別女性」的運動員,也就是原本出生時被認為男性,但性別認同其實是女性的選手。其中最引發討論的,就是來自紐西蘭的舉重好手「哈伯德(Laurel Hubbard)」。

很多人都抗議,哈伯德明明就是男兒身,力氣也本來就比女生大,為什麼可以參加女子組的比賽?就連美國前總統川普也砲轟,奧運讓跨性別者參賽,根本是在侵害女權。

不過也有人聲援跨性別者,除了認為參賽是一種人權之外,每個人先天條件不同,比賽本來就沒有什麼是真正公平的。那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支持和反對的人,到底有哪些說法?運動賽事用性別分組,真的公平嗎?國際奧會(IOC)又是怎麼認定,跨性別者可以參賽的?


-

【什麼是跨性別者】


討論這個議題之前,還是要快速介紹一下,什麼「跨性別(Transgender)」。

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性別認同」或「性別表現」,和他們出生時的「生理性別」不同。例如剛剛說到的哈伯德,出生時醫生可能根據他的性別特徵,來認定他是一名男性,這也就是他的「生理性別」。

不過當哈伯德認為自己是一名女性,又透過「性別轉換」從男跨到女,就可以稱為「跨性別女性」。這裡說的性別轉換,不一定是指變性手術,有可能是透過調整激素、荷爾蒙來達成。那相反的,如果女生跨到男生,就是「跨性別男性」。

不過,除了「男跨女」或「女跨男」以外,廣義上的跨性別,可能還會包含其他多元性別的狀況。

例如非二元性別、雙性別或無性別等等等等。那今天我們為了方便討論,主要還是會聚焦在男跨女、女跨男的例子。



【本屆奧運有哪些跨性別選手?】


今年參加奧運的跨性別選手一共有3位,而且都是「跨性別女性」,其中一位就是剛剛說的紐西蘭舉重選手哈伯德,今年43歲。雖然這是她是第一次參加奧運,但早在今年6月中,就引發各界討論。一來是因為她的身份特殊,是奧運史上第一個公開的跨性別參賽者,二來也是因為她過去在舉重的表現,真的非常優秀。

1998年,在哈伯德20歲、還是一名男性的時候,他就曾參加男子105公斤以上級的青少年舉重比賽,以抓舉135公斤、挺舉170公斤,總共305公斤的成績,打破紐西蘭紀錄。

2012年,哈伯德通過性別轉換改為女性後,開始參加女子舉重比賽,表現也更加出色。不但在2017年世界舉重錦標賽拿下銀牌,2019年太平洋運動會以及2020年舉重世界盃,也都在女子87公斤以上級的比賽中,拿下金牌。

所以當她這次決定參加東奧、同樣也是87公斤以上級的比賽時,立刻獲得許多關注。至於另外兩位跨性別選手,則是加拿大足球選手奎因(Rebecca Quinn)、以及美國自由式小輪車代表隊的替補隊員沃爾夫(Chelsea Wolfe)。


-

【為什麼他們可以用「女性」身份參賽?】


其實在2004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就允許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奧運,但當時規定比較嚴格,例如選手必須完成變性手術、至少接受2年荷爾蒙治療等等。直到2015年,標準才又放寬一些。其中針對「從男性變為女性」的運動員,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參賽者前一年血液中睪固酮的濃度,必須維持在每公升10奈米莫耳以下。根據研究,一般男性睪固酮濃度的平均值,大約在7.7到29.4奈米莫耳,女生則在0.06到1.68之間。通常越多,越可以提升人的肌肉量、骨質密度和耐力,所以奧委會認為,抑制跨性別者的睪固酮濃度,可以維持比賽的公平性。

第二,參賽者雖然不需要進行變性手術,但要做出「性別認同」,也就是聲明自己是女性,並且至少維持4年不得更改。至於女性轉變為男性的運動員,除了相對少數之外,奧委會也沒有特別規範,一律可以參賽。

那以哈伯德的例子來看,她除了早在2012年,就完成了性別轉換、聲明自己是女性;奧運前一年,也都有在服用抑制激素的藥物,好讓睪固酮濃度符合標準,所以這次就理所當然的,可以順利參賽。

雖然最後哈伯德意外提早被淘汰,沒有再和其他選手競爭奪牌,但關於她有參賽權的這件事,一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選手不滿,認為這樣根本不公平。


-

【反對跨性別者參賽理由一:生理差異】


有不少人認為,哈伯德已經是作弊,因為她在經歷過男性青春期成長後,不論是體型還是力量,都已經比一般女生更強大。而且,有學者也指出,男女在舉重上的表現,最多可能差了30到40%,因此如果我們現在要讓哈伯德,跟其他女性選手一起競爭、比賽,根本不公平。

像比利時舉重選手「范貝林亨(Anna Vanbellinghen)」就表示,哈伯德參賽這整件事,就像一個「惡劣的玩笑」。雖然她尊重跨性別人士,但這個包容也不應該「以犧牲他人為代價」。

以科學角度來看,男性先天在生理上,的確擁有很大優勢,尤其青春期開始後,和女性的差異又更明顯。所以許多青少年以上的運動比賽項目,都會將男女分組進行比賽。

尤其像舉重這種,會牽涉到許多「肌肉」和「力量使用」的競賽,男生和女生比的「重量級別」也不同。例如奧運男子舉重項目,最低是61公斤級,最高有109公斤以上級;女子最低則是49公斤級;最高87公斤以上級。


-

【反對跨性別者參賽理由二:睪固酮標準】


另一個反對跨性別者參賽的原因,是有人認為,用睪固酮的濃度,來決定選手的參賽權,也是不太合理。因為有研究人員發現,就算把跨性別女性的睪固酮濃度,降到符合奧運標準,她們原本具有的肌肉量,也不會跟著大幅下降,只減少了5%。

換句話說,就算大家都覺得參賽沒問題,但現階段奧委會的做法,還是沒辦法保障到最重要的平衡問題。因此只要讓跨性別者參賽,就一定還是會讓人感覺不公平。

有些人就會順著這個邏輯說,如果跨性別參賽的先例被打開,那如果有男子選手真的想拿金牌想瘋了,會不會就紛紛跑去變性,這樣女子組的比賽,還有公平性可言嗎?不過當然,贊成跨性別參賽權的另一個立場,也有不同的觀點。


-

【贊成跨性別者參賽的理由一:不一定有真的優勢】


首先,支持跨性別者參賽的人認為,跨性別女性不一定真的比其他「順性別女性」還要有優勢。像這次哈伯德的比賽,就是很好的例子。
很多人賽前覺得,她一定贏,這樣會破壞平衡,但她很早就被淘汰,最後金牌、銀牌、銅牌的選手,都是順性別的生理女,她們都打敗了男跨女的哈伯德。

當然,有人會說,欸!這可能只是一個特例,搞不好哈伯德前天生病,身體狀態失常,因為這樣就說她跨性別沒優勢,似乎說不過去吧!關於這點,有人從另一個角度來回應,那就是,其實跨性別選手可能會需要面臨,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到的劣勢。

像之前,義大利就有一名跨性別短跑選手「佩特里羅(Valentina Petrillo)」,在轉變性別後,體重暴增、貧血、體力下滑,運動能力反而比以前更糟。這時候,她們可能更需要靠「後天的努力」,才能克服艱難,回到場上。


-

【贊成跨性別者參賽的理由二:人權】


支持跨性別參賽的人還認為,如果我們平常支持性別平權、強調要尊重每個人的性別認同,不該有任何歧視,那在體育賽事當中,也應該要試著去實現這個價值。

尤其《奧會憲章》裡面也有清楚寫到,「體育是一種人權」,每個人應該都有參加體育競賽的權利。但最諷刺的是,就算我們不談跨性別選手,有些「女選手」的參賽權,也沒有被照顧到。

例如南非的長跑選手「賽曼雅(Caster Semenya)」,雖然出生時被認為是女生,她也沒有去更改性別認同,但因為有雙性人的特徵,睪固酮濃度比一般女生都還要高,所以這次就被禁止參加「400到1600公尺」的田徑比賽。

雖然很多人覺得,讓「賽曼雅」或「哈伯德」參加比賽,會對整個比賽造成不公平;但對她們來說,她們只是想要有個出賽的機會,可是現有的二元性別分組、或參賽標準制度,卻讓她們處處受限,這不也是另一種不公平嗎?因此,這時候有人就想到,欸!不然我們新增另一個「跨性別組」,是不是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

【新增「跨性別組」,可行嗎?】


從「大家都有參賽權」的角度來看,這個做法確實對跨性別者「相對友善」。一方面是大家狀況都比較特別,可能不用再接受額外的藥物治療;另一方面是,也不用被別人罵說,你要來破壞比賽平衡等等。看起來,這在性別平權的議題上,好像有邁出一大步,但實際上,可能沒這麼簡單!

因為如果真的要尊重到每個性別,那這個「跨性別組」的對象,也還要再細分成「跨性別男性」、「跨性別女性」、或是「跨第三性」等等。不過這樣一來,整個賽事也會變得更複雜,因為有些人除了是「跨性別」,也可能同時是「非二元性別」,或是覺得自己是「雙性人」,如何界定可能也是一個難題。

而且,一旦分這麼細,有可能導致某個組別的參賽人數很低,競爭力跟著下滑。那如果有些男性或女性選手,看到在這邊奪牌比較容易,搞不好也會故意跑去「跨性別」,好藉機加入這個競爭力比較低的組別?這樣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對跨性別者來說,他「只是想要跟一般人一樣」的願望,恐怕也是沒辦法達成。



【我們的觀點】


從剛剛的討論來說,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問題真的非常兩難。在運動賽場上,大家最在乎的就是公平。平常要公平就已經很不容易,現在想同時顧及人權,矛盾又會更多。但我們覺得,什麼樣算是公平,這個衡量的標準,也可能跟我們和選手之間的距離有關。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舉重女神郭婞淳很厲害、也很努力,出去比賽就是要鎖定金牌。但如果今天突然殺出一個程咬金,讓郭婞淳輸給國外的跨性別選手,我相信一定很多人會大喊「這樣不公平」!

不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假設今天台灣有一名生理男性的選手,從小家境貧窮,非常努力練習舉重,為台灣拿過很多男子組獎項,辛苦10幾年,就是為了擠進奧運殿堂。

但同時,他長期也因為自己的性別認同,覺得痛苦,最後鼓起勇氣公開自己是跨性別。而且,就算此遇各種質疑或嘲諷、身體狀況下滑,他還是不斷努力,最後終於有機會參加奧運,甚至衝擊金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可能就會用力去捍衛他的參賽權益。"

於是我們就發現,欸!在運動場上除了「公平」之外,其實大家也很在乎選手背後的故事。尤其混雜更多要素之後,我們對於公平的判斷也會越來越模糊。這次奧運制度鬆綁、哈伯德也順勢成為第一人,雖然過程中有很多爭議,但我們認為,這件事情真的非常、非常有意義。

因為在平權議題上,最難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別人的處境,其實很辛苦;而哈伯德的挑戰,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很不一樣的討論以及想像。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奧運的開放,還是非常有價值的!也希望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更多跨性別選手的故事,甚至是順利站上頒獎台,並獲得眾人的祝賀。

-

最後想問大家,你覺得奧運應該怎麼解決「跨性別女性」選手參賽的問題?

A.規定她們體內睪固酮的濃度,要降低到跟一般女生一樣,這樣才公平
B.我覺得限制高固酮濃度很傷身體,可能把她們的成績稍微打折,盡量達成平衡
C.我覺得現在的制度其實不用變,大家可以接納她們參加,就是最好的改變
D.我覺得像以前那樣就好,大費周章幫她們想辦法很麻煩
E. 其他,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最後,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影片,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跨性別運動員」!
此外也可以點這邊,看看「跨性別和同性戀一樣嗎?」以及「台灣的體育改革討論」
那麼,今天的志祺七七就到這邊告一段落,我們明晚再見囉!

-


【 本集參考資料 】

→LAUREL HUBBARD:https://bit.ly/2VMlYO9
→跨性別:https://bit.ly/3AHcXEJ
→至少163人…東奧多元性別選手 刷新奧運紀錄:https://bit.ly/3AGVJap
→東奧》加拿大女足中場 成為首位在奧運出賽的跨性別運動員        https://bit.ly/3lXov2y
→奧運跨性別女選手爭議:競賽公平與體育人權不可兼得?一文看懂科學證據與正反論述:https://bit.ly/3xGb89f
→力量的爭議:東京奧運許可的「跨性別舉重國手」...公平嗎?:https://bit.ly/3yHVOdo
→【東京奧運焦點選手】奧運跨性別首例 哈伯德難甩爭議: https://bit.ly/3lYHREt
→川普嗆東奧 批評跨性別選手參賽侵害女權:https://bit.ly/3AH4v8y
→《時事評析》公平?科學?反思跨性別運動員參賽爭議https://bit.ly/3g23srP
→奧林匹克精神宣揚人人平等,你如何看跨性別女子參加女子組比賽?:https://bit.ly/3xNpbJU
→從古希臘到今日東京 奧運精神一直都是「追求人類的卓越與德性」:https://bit.ly/3xLvrlA
→體育競賽若不區分「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生理女性運動員將會被全面扼殺:https://bit.ly/3iJlGA0
→東京奧運:位於話題中心的跨性別舉重選手哈伯德:https://bbc.in/3CMIzKN
→東奧嚴審跨性別和睪固酮濃度高的女性,為了多數排除少數權利,不是真正的正義:https://bit.ly/3AFBvOd

【 延伸閱讀 】

→睾酮過盛的女運動員參賽須受限 塞門亞案標誌性判決意味著什麼:https://bbc.in/2Ug0rMO
→王穎芝: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https://bit.ly/3iKCvKX 
→首位奪牌的跨性別奧運選手奎因:出櫃很難,我知道這是我在餘生中會不斷重複做的事情: https://bit.ly/3jWeQ9I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激進小粉紅是怎麼鍊成的?藝人一定要在「親中」跟「台獨」之間選邊站嗎?|志祺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