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
2019.01.09

「超徵稅收」到底是什麼?媒體又在做假新聞了嗎?《假新聞的逆襲》EP 005| 志祺七七

各節重點:
01:05 【什麼是「超徵稅收」?和「歲計賸餘」的差別是什麼?】
02:41 【政府可以怎麼使用這些錢?】
03:58 【所以政府到底要拿這386億元做什麼事?】
04:35 【所以,這次又是假新聞嗎?】
05:50 【我們的觀點】
06:29 提問TIME
06:41 掰比~別忘了訂閱



---【 影片口白逐字稿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今天就讓圖文不符用七分鐘的時間,來跟大家一起聊聊「超徵稅收發紅包事件」吧!

-

總統蔡英文在2019年元旦發表的新年談話中表示,今年將是拚民生、護民主、守主權的一年,除了備受矚目的「四個必須」和「三道防護網」之外,她也特別提到,由於過去兩年經濟成長,政府的稅收超乎預期,因此行政院已經在研擬相關的方案,希望讓收入比較低的民眾,可以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

但是我們都知道,新年談話過後的頭幾天,大部分媒體都還是把焦點放在「兩岸關係」上。不過,最近幾天新聞版面突然被「政府超徵稅收,擬發1萬元紅包」的新聞給取代,有些媒體甚至以「政策買票?」的標題做成系列報導,弄得大家民怨沸騰,在好意被罵翻之後,行政院又大動作聲明說這是不實新聞,讓人看了實在摸不著頭緒。究竟,到底什麼是「超徵稅收」?這次真的又是假新聞嗎?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

【什麼是「超徵稅收」?和「歲計賸餘」的差別是什麼?】

「超徵稅收」是一個財政名詞,它的意思就是「國家實際收到的稅>原本預期會收到的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稅收超徵」的確是一種行政疏漏,不過我們也必須理解,這是一種很難避免的技術問題,因為從編列預算到實際執行稅收,大概會需要2年的時間,這期間如果遇到什麼重大事件或景氣變動,稅收就會跟預期的有差距。

這裡要強調兩個重點,第一:「超徵稅收」並不是「違法超收」!這個過程一切都合乎法令,也沒有針對特定族群的人去多徵稅,所以並不是刻意在「劫富濟貧」,主要是預估失準的結果。

第二:「超徵稅收」並不能直接等於是「歲計賸餘」!剛剛說到,「超徵稅收=實際稅收>預估稅收」,至於「歲計賸餘」的概念,指的則是國家的「實際收入>實際支出」。從這個式子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只要實際收入越高、實際支出越低,自然就能產生越多的「歲計賸餘」。

所以這幾年來,台灣會產生大量歲計賸餘的原因,其實就是政府的「開源節流」奏效了。至於實際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當然就是稅收超徵,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景氣回溫、企業獲利變多之外,還有就是稅制改革和地價調整的結果,而超徵的稅收來源,主要是來自營業稅、營所稅和證交稅等,不是個人的所得稅。

至於蔡英文口中的「經濟紅利」,其實就是所謂的「歲計賸餘」。根據記者會公布的最新數字,行政院估算目前的「歲計賸餘」大約為386億。

【政府可以怎麼使用這些錢?】

如果政府「預計的支出>預計的稅收」時,就會因為「入不敷出」而需要準備「借錢舉債」。不過,如果政府有超徵稅收的情況時,就可以依照《預算法》來減少原定的舉債,或是依照《公共債務法》來償還債務。

舉例來說,假設預計支出為100億、預計能課徵到90億的稅收,這時候就需要舉債10億;但如果徵完稅之後發現實際稅收是92億,那就等於是超徵2億,這2億元就可以依法用來減少舉債,讓舉債變成只有8億,或是維持10億舉債,但拿這2億去還以前欠的債務。

台灣超徵稅收的歷史其實很久遠,因此累積好幾千億。過去幾年,政府都是用這些錢一邊降低舉債、一邊還錢。2018年,政府不僅零舉債,還一口氣償還792億。至於目前端出來的這386億「歲計賸餘」,其實已經是先減債、還債之後才剩下來的錢了。

根據《預算法》規定,如果政府要動用「歲計賸餘」,可以選擇追加預算、或是把它留在以後來使用,如果想做「追加預算之外」的其他用途,就得依法再去編列特別預算。過去的歲計賸餘,都是留在之後的年度來準備彌補財源的差距,一直到今年才終於開始討論「要怎麼實際運用」。


-

【所以政府到底要拿這386億元做什麼事?】

昨天的記者會,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現在訂出的主要方向有三:1促進經濟發展、2照顧弱勢、3為非洲豬瘟預防預留經費。具體措施將會遵循「不舉債、行政成本低廉、一次性的支出、受眾明確」的原則來進行,不會發放現金也不會發放消費卷

發言人Kolas Yotaka強調,雖然目前媒體有諸多揣測,但還沒有一個實際定案,一切都還在討論的階段而已。關於這點,有人批評,明明就是你們自己先放風聲出來試水溫的,發現苗頭不對趕緊切割,只要對你們不利的,就說是假新聞。


-

【所以,這次又是假新聞嗎?】

我們找到最早的幾則新聞,發現媒體的消息來源,多半都是使用「府院高層、據傳、據了解」等字眼來帶過,雖然可能保護了當事人,但同時也讓新聞可信度打上問號,因為我們無法找到確切的人士來核對事實,所以這個內容是真是假,當然也沒辦法證實。

在定案以前,這樣的下標方式和報導內容其實很容易就會傷害到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舉例來說,相關新聞出現之後,網路上的意見領袖馬上轉貼這則新聞,然後底下「只有5個朋友的帳號」就現身留言跟著罵。即便這些批評的內容都悖離事實、整則PO文也沒有引起廣大迴響,媒體還是馬上引用了,然而,在這樣的新聞內,我們並沒有看到平衡事實的說明。

就標題、內文論述方式和結果看來,這一系列的報導,的確容易讓人誤會「超徵稅收」的定義,覺得這是在惡意抽稅,某些資方代表或稅改團體,甚至刻意搞混它和「歲計賸餘」的差別,質疑好幾千億的「稅收」為什麼會只剩下386億的「賸餘」,然後就直接罵政府亂花錢、政策買票。目前 從這角度看來,如果把這一系列跟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假新聞產製流程」放在一起看的話,其實已經相去不遠了。

【我們的觀點】

姑且不論是不是假新聞,我們認為提前把政策拋上來讓社會大眾討論,其實是一件好事。但從「稅收財政」到後續要怎麼運用「歲計賸餘」的討論,其實都滿複雜的,它牽涉到財政、經濟、社會學知識,真要淺顯易懂的說明也不太容易。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認為媒體的報導更應該要好好謹慎處理,讓有心討論的民眾可以掌握足夠的背景知識、也方便大家可以做更有效率的公眾討論。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民眾對官方施政總是充滿誤解,就代表政府需要花上額外的成本來澄清、闢謠,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都沒有什麼好處。

-

最後來問問大家,你覺得這一系列的新聞報導,可以算是假新聞嗎?
A.算是,因為明顯誤導。
B.不算,因為內容不完全是錯誤訊息。
C.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最後,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其實政府沒有要發紅包也沒有在坑你的錢」!
此外可以點這邊,看看「假新聞與他們的產地」以及更多跟假新聞相關的討論,
相信我,這系列非常值得一看;那麼,我們明晚再見囉~掰比!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總統:2019年是拚民生、護民主、守主權的一年:https://bit.ly/2sqxX1z
→ 大紅包!政院高層證實:補助款400億、3萬元以下低薪族可望受惠:https://bit.ly/2CbJXIv
→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https://bit.ly/2Rgym5b
→ 稅收超徵補貼3萬以下低薪者?單身族怒:還我稅來:https://bit.ly/2Fll4NC
→ 蔡英文補助低薪族方案 網友怒嘆:怎把我的錢送給沒繳稅的?:https://bit.ly/2LXD7e3
→ 4年超徵5200億 稅改團體:怎只剩386億元:https://bit.ly/2LYiqPi
→ 【政策買票?/9】企業嗆政府有盈餘應降稅 「亂花錢太可怕了!」:https://bit.ly/2VGviOG
→ 政院:「月收3萬以下農曆年前領1萬」為不實報導:https://bit.ly/2sdttv5
→ 政院:三原則謹慎周延規劃歲計賸餘之運用:https://bit.ly/2FeX8wl
→ 3分鐘讓您瞭解 稅收超出預估的影響:https://bit.ly/2SJwSx7
→ 超出預估的稅收用去叨位 ?:https://bit.ly/2C98qy5
→ 「稅收超徵」為何不拿去還債?5個QA看懂蔡英文口中的「經濟紅利」:https://bit.ly/2LZoNlr
Share to: Facebook / Line
覺得自己的成就都是運氣好嗎?那你可能也有「冒名頂替症候群」!《七七心理學》EP 007| 志祺七七